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第75章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第75章

作者:困冬忆M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3:02:37 来源:小说旗

\"是不是都觉得清闲无事了?赶紧给我回各自的衙门去办公!”

朱标扫视全场,“羽林卫!”

“在!”

周围守候的数百羽林军齐刷刷地响应。

\"送各位大人回到衙门。”

朱标目光冰冷,“若有抵抗者——二十廷杖!”

“诺!”

羽林军应声而动。

顿时,几百名士兵蜂拥而上,将文官一个个抓住肩膀或腋下,强行拖走。

\"殿下……别这样啊!”

“放我下来吧,我们要好好说话啊!”

“殿下,请一定规劝陛下啊!”

看着那群一边被拖走,还一边叫嚷不停的老头子,朱标直翻白眼,心里暗暗感叹: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父皇平时对这群老家伙如此嫌弃。

果然,这群人要是没人管束,就会一直缠着你不放!

他叹了口气,心中感慨万分。

当皇太子,果然是千古艰难之事——上面有个威风凛凛、不容逆鳞的父亲;下面还有一群不停谏言、难以摆平的大臣,一群桀骜不驯、心思复杂的武将……

真是不易啊!

调整了一下心情,朱标抬头看向一旁静立的将领勋贵们:“你们还有事吗?”

那边一群人慌忙拱手道:“无事无事,告退告退!”

转眼间,众武将早已四散而去。

最终,奉天殿前恢复了寂静。

奉天殿与午门间的宽阔广场上,只剩下朱标孤独的身影。

那些服侍的太监,此刻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他静静地站了片刻,随即转身望向巍峨壮丽的奉天殿,视线落在殿内高高在上的龙椅上的身影。

心底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长叹。

虽然讨厌的文武大臣们都退去了,但还有个火爆脾气的老皇帝等着跟他算账呢。

这太子的位子啊,真是难当。

尽管心中烦恼,朱标还是无奈地走进大殿,来到中央对着上方的朱元璋行礼:“父皇,还请免去吴良的诏狱之罪吧。

他忠心为大明进言,若就如此让他惨死,恐怕……”

正在埋头批阅奏章的朱元璋听到这话,抬起头来不悦地看着朱标:“恐怕什么?难道那些读孔孟之书的人还敢造反不成?正好这几天心情不好,杀了他们正发泄。”

朱标一时无语,又暗暗叹了口气,恭敬说道:“儿臣并非此意。”

“那你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突然一声暴喝,随手把手中的毛笔狠狠朝朱标掷去。

好在朱标早有准备,见状急忙闪躲才没有被击中。

\"嘿!你小子还敢躲?好得很,咱们今天倒要看看你能躲到哪里去!”

朱元璋脾气一上来,把身边的奏折一本本连续扔向儿子。

朱标哭笑不得地左避右躲,嘴里连连喊着:“父皇,您听我说啊!”

朱元璋却根本不理会:“别给咱罗嗦!看样子你是越来越嚣张了,竟然还敢躲!”

边说边不停砸东西过来。

最终朱标忍无可忍,大声喝道:“父皇!”

话音未落就被一封飞来的奏折正中额头。

\"嘿嘿,看你还往哪躲?”

朱元璋得意地笑了。

可这时朱标也火了,捡起地上奏折就狠狠砸回去。

朱元璋哪会轻易被打中,轻轻一闪就避开了。

\"嘿!臭小子竟敢偷袭你老子!找打是不是?”

朱元璋怒目而视,又要去拿起身边剩下的奏折跟儿子斗下去。

朱标气得胸膛起伏不定,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吼道:“够了父皇!您闹够了吗?您的性子使够了吗?您是皇帝没错,更是开国之君。

然而上自先秦以降,两汉隋唐宋元诸朝皆称天子,可最终不都成了过往云烟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父皇当真明白今日您的旨意将对江山带来何等震荡?以前事事我都顺着您的意让您任性胡来,唯独今日这事,儿臣绝不能坐视不理!朱英该赏,自然可以赏,但这不是您这样的方法!倘若再执意妄为把好不容易才安定几年的大明重拉回前朝那样的乱世,那时莫怪儿臣不孝了!”

朱标抬起头,双眼坚定地注视着高座之上的父皇,语气刚毅且果断地说道。

朱元璋听了之后,不但没有愤怒,反而面上还浮现一丝饶有兴致的神情。

\"哦?咱们的好太子爷,你倒是说说看,怎么个不孝法?”

朱标闻言:……关键在于这个吗?老头子,你到底会不会认真听别人讲话?能不能抓重点?

其实呢,方才朱标不过是情绪一急下的无心口快,至于如何不孝顺,他根本从未细想过这个问题。

一方面觉得没有必要,毕竟从小他就被朱元璋选定为储君,并受到韩国公李善长、宋濂等文人贤臣教导熏陶。

加之武将如王常遇春成为其岳父,间接也让蓝玉与他成了亲属关系。

文武辅佐忠诚可靠,礼教规矩尽在他的支持中。

再加上朱元璋也全然不曾怀疑过自己的继承者会权力过大威胁自己的宝座,甚至还主动给予一些自主权限。

因此种种缘由汇聚于朱标身上,使他成为前不见古人、后亦难以比肩的历史第一太子,位置稳不可摇。

所以面对朱元璋的问询,朱标也只能暗皱眉头回应:

“儿臣……还没有具体思量。”

朱元璋听闻,“哼”

了一声,立时变了脸色。

随手从旁取出一份折子,再度朝朱标扔去。

后者忙躲避着,心想又来了。

朱元璋训道:“枉废之人!还以为你有所醒悟了呢,结果依旧是烂泥一堆,扶不上墙来!”

朱元璋猛然挥了挥衣袖,“滚出去吧!不成器的东西,老子看见你就来气!告诉你啊,英小子要封天策上将、一字并肩王是必然之事!看你有没有那个能耐来反抗!”

话毕再一声轻蔑之哼。

接着吐了一口唾沫,随即满脸阴沉愤愤离开奉天殿而去。

朱标则有些迷茫地看着对方离去,难道这老东西真的希望我这么做吗?

洪武十六年,春三月十八。

今日的应天北边江岸人群熙熙攘攘。

从达官显贵到庶民百姓,差不多全城过半的人都聚在此处。

他们是为迎接凯旋归来的将军,亦是为了等候远征归来仍旧存活的儿子、夫婿们齐聚于此。

与出征那天不一样的是,如今虽也有哭声,但人们脸上洋溢的是满腔荣誉感而非当初的忧虑。

因为他们明白,明朝胜了!他们的亲人以实际行动让明的国威响彻四野。

那可是摧毁了一个国家!

于大明的老百姓而言,当他们知晓消息时,内心的荣耀难以用语言描绘。

确实,我们有过衰败之时,我们被人奴役视如禽兽。

然而,这一切已成为过往。

自明朝开创建起,我们汉民族便重焕荣光屹立于天下之首。

向北逐驱鞑靼,复收燕云十六州;南下讨伐蛮夷,重新收回云南领地。

现而今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一举歼灭高丽王国。

明朝军威赫赫,所向披靡!

不少百姓开始想象明朝或许即将重现古代大唐盛期之辉煌景象,四周国家宾服,八方朝贡。

作为世界的核心霸主,无论任何敢犯天威之辈,统统斩杀!

高丽,恰是华夏重返霸权之第一步的起点石!

城墙上头,朱元璋凝视远方众多兴奋民众的脸,嘴角略微勾起一丝笑意,但转眼又严肃起来转向身边的儿子朱标。

怒叱道:

“你在这里愁眉苦脸做什么给谁看?若不想参与大可回去,没人逼你跟着。”

自小到大,朱标已习惯了老父突如其来的责骂,甚至可以说,近日挨骂的次数实在太多。

自从那日在奉天殿与父皇争执后,每次面圣,不论朱标因何事而来,明太祖总会先板起脸痛骂一顿才肯听他说正事。

\"父皇言重了,儿臣反对封朱英为天策上将、一字并肩王,实则是为大明江山着想。

\"朱标苦笑道,\"对于英弟在东征高丽之战中的功绩,儿臣甚感欣慰。

毕竟,说起来那小子也是儿臣的义子。

\"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当真如此?孩儿岂敢欺瞒父皇?\"

父子俩正欲继续争论,江畔忽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朱元璋转身望去,只见江面上黑影点点渐近。

\"父皇,是朱英他们凯旋了。

\"朱标喜道。

果然是自己心爱的大孙子归来了。

宝船上,朱英身披战甲傲立船头。

蓝玉在其身旁低声赞叹:\"都督威望果然不凡,江边迎者如云,只怕应天半数百姓都在此了。

\"

朱英微微一笑:\"他们等的是自己的亲人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