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 第28章 颍川荀氏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第28章 颍川荀氏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5:30:57 来源:小说旗

暮春的晨雾还未散尽,袁绍的玄色车驾已碾过颍川城外的青石官道。三匹纯白骏马的銮铃叮当,惊起道旁垂柳间的黄鹂。

“荀氏门生遍布九州,今日之会...”袁绍的声音被车帘外渐近的喧嚣打断。

袁昊抬眼望去,朱漆门楼高悬\"积善传家\"的鎏金匾额,两排青衣僮仆自门内鱼贯而出,捧着铜盆丝帕垂首侍立。他注意到最末的小僮脚步虚浮,铜盆里的清水溅湿了青石台阶。

荀谌迎至中庭时,袁绍已换上他惯常的儒将风范。墨色直裾深衣裹着银鳞软甲,腰间玉具剑的剑首雕着睚眦,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袁昊落后半步,数着父亲踏过九级石阶时甲片相击的脆响——这是出发前特意换上的新甲,连护心镜都擦得能照见人影。

“使君远来,蓬荜生辉。”荀谌广袖如云,行的是最标准的揖礼,可袁昊分明看见他低垂的眼皮下眸光闪烁。回廊转角处,半幅藕荷色罗裙倏忽隐入竹帘之后,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杜若香。

荀绲跪坐堂前,看着茶釜里腾起的水雾在晨光中凝结成珠。这位太尉府长史的指尖在青瓷盏沿轻轻摩挲,釉面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昨夜观星时紫微垣的晦暗。

“荀公。”袁绍玄色深衣的下摆扫过门槛,腰间玉组佩竟未发出丝毫声响。

他身后跟着个总角少年,眉眼间三分肖似其母,倒比袁氏祖传的方颐阔口多了几分清秀。

荀绲的目光在那孩子腰间停留片刻——五色丝绦系着的羊脂玉佩分明是袁氏宗子的信物。

他抬手示意僮仆添席,铜雀衔环的熏炉里飘出沉水香,与庭院中经霜的菊气纠缠不清。

袁绍环顾四周,只见厅内摆放着各式古董珍玩,书香气息浓郁,不禁暗暗赞叹荀家的底蕴。

袁绍接过茶盏时,袖中落出一卷帛书,

“前几日得见令郎文若所作《九州论》,方知何为经天纬地之才。”羊脂玉般的指尖点在\"冀州\"二字上,墨迹被晨光映得发亮。

茶釜突然发出细碎的爆鸣。

荀绲用银匙挑起一撮青盐,慢悠悠搅动茶汤:“小儿戏笔,岂敢当本初谬赞。倒是听闻贵府近日收得焦尾琴,不知可比当年蔡中郎所制?”

袁绍抚掌而笑,廊下立即有侍从抬进樟木琴匣。当七弦在秋阳下泛出桐木特有的金纹时,跪坐在末席的荀彧突然轻咳一声。

袁昊正盯着琴尾的雷纹出神,闻言慌忙垂下头,发带上的明珠却在额前晃出一道流光。

“此子虽愚钝,于乐理倒是有些天赋。”袁绍的手指虚按在宫弦之上,

“若能得荀氏经学大家指点,或可免堕我袁氏武名。”他突然拨动商弦,裂帛之音惊起檐下寒鸦,一片银杏叶斜斜飘入茶汤。

“吾家童子辈正在习《急就篇》。”荀绲将茶盏推向袁绍,盏底银杏的倒影碎成金箔,

“文若,你带袁公子去书房看看昨日的课业。”

荀彧起身时广袖带起一阵风,熏炉里的香灰突然明灭。袁昊迟疑地望向父亲,见袁绍微微颔首,连忙捧着玉佩跟上去。两个少年的衣袂消失在回廊转角时,袁绍忽然按住正在沸腾的茶釜。

荀绲执壶的手在半空顿了片刻。温水注入建窑兔毫盏的声响突然变得震耳欲聋,他看见袁绍用指尖蘸着茶水,在紫檀案几上画出一道蜿蜒的曲线——那是黄河在冀州境内的走向。

廊外传来孩童的嬉闹声。

荀彧正在教袁昊用银杏叶编蝴蝶,金黄的叶脉在他掌心颤动如将醒的蛰龙。袁绍起身时,佩玉终于发出清越的碰撞声,惊飞了藏在屋脊上的灰鹊。

“袁公此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指教?”

“荀公,贵府人才济济,但我尤为看重令侄荀彧。”袁绍直言不讳,他的目光紧紧锁定荀彧,“我此行前来,便是希望荀彧能够随我北上冀州,共图大事。”

荀彧抬头,目光与袁绍交汇,那眼神中既有对袁绍赏识的感激,也有对未知未来的沉稳与期待。他手中的银杏叶蝴蝶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情,轻轻颤动,仿佛随时准备展翅高飞。

廊外孩童的嬉闹声依旧,与屋内的严肃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却也为这历史性的时刻增添了几分生活的烟火气。

荀绲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侄子的信任与骄傲。“彧儿自幼聪颖,才学过人,若能得袁公赏识,共谋大事,也是他的荣幸。”

袁绍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荀公放心,我定当以重任相托,让文若的才华得以施展。”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吹动了厅内的帷幕,也吹散了些许紧张的气氛。荀彧站起身,将手中的银杏叶蝴蝶轻轻放在案几上,仿佛在寓意着即将开启的新篇章。

“袁公厚爱,彧不敢辞。北上冀州,虽千里之遥,但为天下苍生,为汉室复兴,彧愿竭尽全力。”荀彧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他内心的决心与抱负。

袁绍听后,大笑而起,伸出手掌与荀彧紧紧相握。“好!有文若相助,我袁绍何惧天下大事!”

袁绍收回手,转身看向荀绲,语气诚恳地说道:“荀公,此次北上,路途艰险,但我相信有荀彧的辅佐,定能克服万难。还请荀公放心,我定会好好照顾彧弟。”

荀绲点头微笑,眼中满是信任与期待。“袁公客气了,彧儿能够得到袁公的赏识,是他的人生幸事。我荀家虽不及袁公世家显赫,但也会全力支持袁公,共谋大事。”

袁绍再次转向荀彧:“文若,明日我便启程返回冀州渤海郡。你在家中稍作准备,随后便来找我。我们将在冀州共同谋划未来。”

荀彧点头应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袁公放心,彧定会尽快北上,与袁公汇合。”

随后,袁绍在荀家的热情款待下,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餐后,他与荀绲、荀彧等人围坐在一起,继续深入探讨时局和未来的战略规划。

夜幕降临,袁绍起身告辞,荀家众人纷纷送至府邸门外。月光下,袁绍的身影渐行渐远,而荀彧则站在门口,目送着这位即将成为自己并肩作战的盟友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屋内,荀彧再次拿起那枚银杏叶蝴蝶,轻轻抚摸着它的翅膀。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都将从北上冀州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