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 第167章 虎穴得子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第167章 虎穴得子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5:30:57 来源:小说旗

“李校尉,”他平静地说,“杀朝廷命官是诛九族的大罪。就算你背后有人撑腰,这些动手的弟兄们可就要当替死鬼了。”

他转向那些士兵,“各位家中可有老小?值得为一个克扣你们军饷的上司卖命吗?\"

士兵们的刀尖微微下垂,面面相觑。

李威见状大怒:“还不动手!杀了他,每人赏钱一万!”

“且慢!”刘陶突然高声喝道,“我以侍御史之名许诺,今日放下兵器者,不仅无罪,还能获赐军功爵位!”他从怀中掏出一份空白告身,“这是盖有尚书台印信的军功告身,各位可想清楚了!”

这是刘陶的底牌——他昨夜拜访杨赐后,又连夜去见了尚书令卢植,特意准备的空白军功告身。现在看来,这一步棋走对了。

士兵们的犹豫明显加深。其中一名年长些的士卒突然收起兵器:“刘御史,小的们也是被逼无奈。军饷拖欠半年,家中老小都快饿死了...”

李威暴怒地举刀砍向那名士兵:“叛徒!”刘陶眼疾手快,抓起案几上的青铜酒壶砸向李威手腕。酒壶与佩刀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一瞬间的混乱中,更多的士兵放下了武器。李威见大势已去,正要冲出大帐,却被几名士兵按倒在地。

刘陶整了整衣冠,对惊魂未定的军官们说:“现在,谁能告诉我军需官在哪里?”

一个时辰后,刘陶带着一册账本离开了北军校场。账本上清清楚楚记载着过去两年太平道向北军将领行贿的明细,包括金银数目、交接时间和经手人姓名。

夕阳西下,刘陶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这份证据足以在朝堂上掀起一场风暴。但更让他心惊的是账本最后一页的记载——就在上个月,张宝亲自送来五千金,要求北军在“大事”发生时按兵不动。

“三月五日...”刘陶想起自己私下调查得到的消息,额头渗出冷汗。留给大汉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他抬头望向皇城方向,暮色中的宫殿轮廓模糊,如同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而在城东的另一端,一片乌云正在聚集,隐约有雷声传来。

雨点敲打着窗棂,刘陶盯着面前油灯跳动的火苗,手指轻轻摩挲着账册的边缘。

军需官郑浑答应明天上堂作证,指认李威收受太平道贿赂的事实。这本该是个好消息,但刘陶胸口却像压了块石头。

“大人!不好了!”随着慌乱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郑军需...郑军需上吊自尽了!”

刘陶手中的竹简“啪”地掉在案几上。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半个时辰前。巡更的发现他吊死在自己家中,现在尸体已经抬到义庄去了。”

刘陶抓起挂在墙上的蓑衣:“备马,去义庄。”

雨夜中的洛阳街道几乎空无一人,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格外清脆。刘陶的脑海中闪过郑浑白天的样子——那个瘦小的军需官战战兢兢地交出账册时,曾低声说过:“大人,小的这条命怕是保不住了...”

义庄门口挂着两盏白灯笼,在雨中摇晃,投下飘忽不定的光影。守门的老吏见是侍御史亲临,连忙引路。郑浑的尸体停放在最里面的一间屋子,盖着草席,旁边点着三炷香。

刘陶掀开草席,郑浑青紫的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狰狞。他的舌头吐在外面,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勒痕。

“确定是自缢?”刘陶问道。

老吏搓着手:“回大人,是...是上吊没错。他家娘子作证说亲眼看见他把脖子套进绳圈的...”

刘陶没有答话。他仔细检查郑浑的双手,指甲缝里有些黄色粉末。他凑近闻了闻,有股淡淡的药味。接着,他又查看了尸体的其他部位,特别是手腕和脚踝。

“不对。”刘陶突然说,“这不是自缢。”

老吏吓了一跳:“大人何出此言?”

“自缢而死的人,尸僵应该是从下颌开始,向下发展。”刘陶指着尸体。

“但郑浑的手腕和脚踝已经僵硬,脖子却还柔软。而且...”他掰开郑浑的右手,“指甲里的药粉,很可能是挣扎时抓伤了凶手衣服上的染料。”

老吏脸色发白:“大人的意思是...是他杀?”

刘陶没有回答。他继续检查尸体,在郑浑的衣领内侧发现了一小块被撕破的布料,颜色是罕见的靛蓝色。

当他解开郑浑的衣衫时,发现死者胸口处有用指甲刻出的两个血字——“甲子”。

“甲子...”刘陶喃喃自语。

这正是他从北军账册上看到的那个日期,太平道计划起事的日子。

突然,义庄外传来马匹的嘶鸣声,接着是随从的一声惨叫。

刘陶迅速吹灭油灯,闪身躲到门后。黑暗中,他听见轻盈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像猫一样无声无息。

一个黑影出现在门口,月光勾勒出他修长的轮廓。黑衣人手中短剑寒光闪烁,径直走向郑浑的尸体。

就在黑衣人俯身查看的瞬间,刘陶从门后冲出,用蓑衣罩住了对方的头。黑衣人反应极快,短剑向后刺来,刘陶侧身避开,却被对方一脚踹在腹部,踉跄着退到墙边。

“侍御史大人何必多管闲事?”黑衣人扯下头上的蓑衣,声音沙哑。

“”一个军需官而已,值得你搭上性命?”

刘陶借着月光看清了对方——一身靛蓝色劲装,正是郑浑指甲里残留的颜色。

他强忍腹部的疼痛,冷笑道:“张让就这点能耐?杀人灭口?”

黑衣人不再废话,短剑直取刘陶咽喉。

千钧一发之际,刘陶抓起墙边的石灰粉撒向对方面门。黑衣人惨叫一声,捂着眼睛后退。刘陶趁机冲出屋子,翻身上马。

身后传来黑衣人的怒吼:“刘陶!你逃不掉的!太平道的人也在找你!”

回到府中,刘陶才发现自己的左臂被划了一道口子,血已经浸透了衣袖。他顾不上包扎,立刻取出藏在暗格中的账册副本,将今晚的发现记录在旁。

“郑浑临死前留下'甲子'二字,证实了太平道将在三月五日举事。”刘陶边写边想,“而那刺客的靛蓝色衣服...”

他猛然想起,去年查办的一起贪腐案中,曾见过类似的衣料——那是宫中侍卫统领特有的制服颜色,而现任侍卫统领封谞,正是十常侍之一段珪的表弟。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刘陶的思绪。

他警觉地将账册藏好,抽出佩剑走到门边:“谁?”

“是我。”门外传来杨赐低沉的声音。

刘陶打开门,杨赐闪身而入,身后还跟着一个披着斗篷的人。当那人摘下兜帽时,刘陶吃了一惊——竟是尚书令卢植。

“听说你今晚遇刺了?”杨赐直截了当地问。

刘陶简短汇报了义庄的发现。卢植听完,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你看看这个。”

竹简上是各地郡守近期的密报。青州报告田野中出现大批蚂蚁排成\"甲子\"字样;荆州上报有童谣传唱\"苍天已死\";而最令人不安的是冀州刺史的上书——钜鹿一带太平道信徒正在秘密打造兵器。

“三月五日距今不到四个月。”卢植面色凝重,“我们必须立即面见天子。”

刘陶摇头:“张让把持宫禁,我们连天子的面都见不到。”

“那就闯宫!”杨赐突然拍案而起,“我以太尉之职,有权调动北军...”

“不可。”卢植打断他,“十常侍在宫中耳目众多,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他转向刘陶,“你手中的账册和郑浑的死,或许是我们最好的武器。”

三人密议至东方泛白。最终决定由卢植次日朝会时突然发难,要求彻查郑浑之死,而刘陶则负责暗中联络可信的朝臣,准备联名上书。

送走杨赐和卢植后,刘陶站在窗前,看着黎明前的黑暗。

郑浑尸体上那个用生命刻下的“甲子”二字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日期,更是一个垂死之人对帝国最后的警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