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 第228章 凉州羌乱(二)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第228章 凉州羌乱(二)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5:30:57 来源:小说旗

刘宏闭上眼睛,感到一阵眩晕。

东边刚按下葫芦,西边又浮起瓢,而南边的荆州、北边的并州也都不太平。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像一件布满蛀虫的华服,轻轻一碰就会化为齑粉。

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小黄门慌张的通报声:“陛下!八百里加急!陇西太守战死,羌人已攻破狄道!”

刘宏的身体晃了晃,扶住案几才没有倒下。他的目光扫过殿内摇曳的烛火,恍惚间仿佛看到了西北燃烧的烽火正向中原蔓延。

“传...传太医...”刘宏突然捂住胸口,面色惨白,“朕...朕头疼欲裂...”

张让慌忙上前搀扶,同时尖声喊道:“快传太医!陛下龙体欠安!”

当太医匆匆赶来时,刘宏已经躺在龙榻上,额头上敷着湿巾。他的目光穿过殿顶的藻井,似乎看到了更远的地方——那个正在分崩离析的大汉江山。

“陛下,请保重龙体。”太医把完脉后低声劝道,“忧思过度,恐伤肝脾。”

刘宏虚弱地挥了挥手:“朕没事...羌人的事...”

“陛下,”张让趁机进言,“不如先让老奴去安排卖官事宜?军情紧急...”

刘宏闭上眼睛,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在张让退出殿外后,一滴泪水从他眼角滑落,消失在锦缎枕巾中。

与此同时,长安城外,皇甫嵩正率领疲惫不堪的部队星夜兼程。太平道之战刚刚结束,士兵们还没来得及回家看看妻儿,就又被调往西线。

“将军,前面就是长安了。”副将指着远处隐约的城墙轮廓报告道。

皇甫嵩勒住马缰,望着那座笼罩在月光下的古城。他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一场比太平道更艰难的战役——羌人骑兵来去如风,而自己的士兵已经疲惫不堪。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坚定,“全军休整两个时辰,天亮前进城。告诉士兵们,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

副将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低声问道:“将军,朝廷...真的还有钱粮发饷吗?”

皇甫嵩没有立即回答。他抬头望向东方,那里是洛阳的方向,是那个摇摇欲坠的帝国中心。

“大汉四百年基业,”他最终说道,“不会就这么倒下。”

但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个曾经强盛的王朝,如今就像秋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而羌人的叛乱,不过是压垮骆驼的又一根稻草。

新任刺史王芬正在整理行装。他是个清瘦的中年人,眉宇间透着读书人特有的固执。

“家主,朝中有人反对您的任命。”家仆小声提醒道,“听说张让那帮人..”

王芬摆摆手打断了他:“国难当头,个人得失算不得什么。”他拿起案几上的一封书信,那是中常侍吕强秘密送来的,“宦官中也有明白人,知道大汉到了存亡之际。”

他将书信凑近烛火,看着它慢慢化为灰烬。

“准备车马吧,”王芬对家仆说道,“明日一早出发。冀州是东方重镇,不能再乱了。”

三日后,当皇甫嵩率领疲惫不堪的军队向西开拔时,王芬也轻车简从踏上了赴任之路。两人在洛阳城外十里长亭不期而遇。

“皇甫将军。”王芬拱手行礼,清瘦的脸上满是忧色,“此去西北,凶险万分,还望保重。”

皇甫嵩苦笑着还礼:“比起战场上的明枪,王使君要面对的官场暗箭更为凶险啊。”

两人相视片刻,竟同时长叹一声。他们都明白,这个曾经强盛的帝国已经病入膏肓,他们的努力或许只是延缓它的衰亡罢了。

夜更深了。洛阳的未央宫中,刘宏在龙榻上辗转反侧。西北的烽火,东方的隐患,朝中的党争,后宫的倾轧...所有这一切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似睡非睡间,他仿佛看到了高祖刘邦在看着他,眼神中满是失望。

“朕...朕尽力了...”刘宏在梦中喃喃自语。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就像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正不可阻挡地滑向深渊。

冀州,渤海南皮城太守府。

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书房的地板上,袁绍放下手中的竹简,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的贴身侍卫张骁快步走入,单膝跪地。

“主公,洛阳传来消息,王芬被任命为冀州刺史,诏书已经下达。”

“终于来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压抑着某种即将爆发的情绪。

张骁抬头,看见主公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那是一种猎人发现猎物时的表情。

“主公早就预料到此事?”

袁绍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走向窗前,望着远处渐渐暗沉的天色。前世王芬的结局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那个意气风发的士人,因为与陈逸、襄楷密谋诛杀宦官、废黜皇帝而身败名裂,最终在狱中咬断舌头自尽。鲜血染红了囚衣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袁绍的思绪。他的谋士许攸匆匆走来,宽大的衣袖在风中翻飞。

“主公,大事可期啊!”许攸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子远也听闻王芬之事了?”袁绍亲手为许攸斟了一杯茶。

许攸接过茶盏,压低声音道:“王芬此人志大才疏,又好结交豪侠术士。此番出任冀州,必有所图。本初若能善加引导...”

袁绍举盏轻抿,茶液在舌尖泛起微微的苦涩。“前世他联络陈逸、襄楷,欲行废立之事,结果如何?”他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

“子远以为,我当如何应对?”袁绍故意问道,想听听这位心腹的意见。

许攸放下酒杯,眼中精光一闪:“冀州豪强林立,王芬初来乍到,必需要当地大族支持。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本初只需稍加示意...”

袁绍轻轻颔首。

许攸所言正是他心中所想。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这是何等显赫的家世!虽然父亲早逝,但袁氏的影响力仍在。更何况,他袁绍本初这些年在洛阳广结名士,暗中积蓄力量,不就是为了等待这样的时机吗?

“派人去,密切注意王芬的一举一动。”袁绍放下酒杯,声音沉稳有力,“特别是他与哪些人往来,说了什么话,我都要知道。”

许攸会意地点头:“我这就去安排。还有一事,陈逸近日似乎也在冀州一带活动...”

袁绍眼中寒光一闪。陈逸,陈蕃之子,前世就是他与王芬密谋,最终导致计划败露。

“盯紧他,但不要打草惊蛇。”袁绍站起身,望向漆黑的夜空,“时机未到,我们需耐心等待。”

许攸告退后,袁绍独自站在凉亭中,思绪万千。他想起年少时父亲教导他的话:“为政者,当如弈棋,走一步看十步。”如今棋盘已经摆好,棋子也已就位,只等他这个棋手落子了。

待许攸离去,袁绍独自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云雾,直达那不可知的未来。

“王芬...”他低声呢喃着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夜风渐凉,袁绍却感到一股热血在胸中沸腾。

王芬的上任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冀州,将成为他袁绍本初崛起的舞台;而王芬,将成为他棋盘上的一枚重要棋子。“来人!”袁绍突然高声唤道。

侍卫迅速跑来听命。

“准备行装,明日我要亲自前往冀州,拜访新任刺史王芬大人。”

袁绍望着满天繁星,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舞台已经搭好,演员也已就位,好戏,就要开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