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 第66章 第一大郡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第66章 第一大郡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5:30:57 来源:小说旗

袁绍带着车队离开修县,沿着济水缓缓北上。

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数百名士兵护卫着辎重车辆,车轮碾过泥泞的道路,在身后留下深深的辙痕。车队两侧不时有百姓驻足张望,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这位新任太守的敬畏,又带着几分期待。

此时正值初春,河畔的杨柳抽出嫩芽,远处的田野一片萧瑟。

车队行进约莫十数里,便可见前方炊烟袅袅,那是沿途的一个小村庄。村民们早已得到消息,纷纷箪食壶浆以迎袁军。袁

绍勒马缓行,目光扫过这片熟悉的土地,嘴角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微笑。

渤海郡地处冀州东部,东临渤海,西靠冀州平原,北接幽州,南连青州腹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全郡辖境广阔,人口稠密,号称“冀州第一大郡”,拥有百万之众。如此规模的人口基数,在冀州乃至整个北方地区都极为罕见。

袁绍不仅带来了大量钱财,更重要的是他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治世才能。唯有迅速振兴经济,方能在即将到来的黄巾之乱中立于不败之地。

袁绍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甄家身上。甄家世代经商,在冀州地区享有盛誉。他们不仅积累了雄厚的财力,更拥有一套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

甄家善于理财,精于计算,在经营田庄、管理钱庄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通过与甄家的联姻便是可以获得整个甄家的支持,冀州唾手可得矣。

夜色渐浓,寒风呼啸,营帐外篝火点点,士兵们来回巡逻,脚步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

袁绍独自坐在营帐中央的木几后,案几上摊开一幅冀州地图,烛光在地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的眉头紧锁,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案几边缘,显得心事重重。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轻促的脚步声,接着,一名亲信侍卫掀开帐帘,躬身禀报:“主公,荀家的密信到了。”

袁绍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与紧张。他示意侍卫将信件呈上,接过信封,手指微微发抖地拆开。信中字迹潦草,显然是连夜赶来的急报。他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黄巾军在颍川郡的动作频繁,太平道教徒蠢蠢欲动……”他低声自语,眉头越皱越紧。

帐外的风声似乎更大了,火光在帐外摇曳,映得他的脸庞时明时暗。他沉思片刻,突然站起身来,走到营帐门口,目光望向远处的黑暗。

“咔嗒。”他放下信笺,转身走向案几,指节敲击桌面的声音清脆而急促。营帐内只有他一人,但他仿佛听到了无数声音在耳边回响:百姓的哀嚎、官吏的贪腐、黄巾军的呐喊。

“不能再等了。”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

“来人!”他突然高声喊道。

一名侍卫应声而入。

“去请元图先生过来议事。”袁绍沉声说道。

“是,主公。”侍卫躬身退下。

袁绍重新坐回案几后,目光又落在地图上。他的手指轻轻划过渤海郡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闪了进来。

“主公。”逢纪的声音低沉而平静,“您找我?”

袁绍转过身,目光落在逢纪脸上。逢纪身材颀长,面色微黑,眼神深邃如潭水。他三十出头,已是袁绍最为倚重的心腹谋士之一。

“坐下说。”袁绍指了指案几旁的木凳。

逢纪微微躬身,在凳子上落座。他的目光落在袁绍手中的信笺上,不动声色地问道:“主公近日心绪不宁,可是为黄巾之事烦恼?”

袁绍点点头,将信笺推到逢纪面前:“你看。”

逢纪接过信笺,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微微一变:“果然是他们……看来太平道教徒已经开始在冀州活动了。”

“你觉得当如何应对?”袁绍直视着逢纪的眼睛。

逢纪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主公,黄巾之乱虽起于南阳、汝南一带,但太平道的势力早已渗透各地。若不及时遏制,恐怕会如同燎原之火,蔓延至此。”

“你说得对。”袁绍走到案几前坐下,“但如何遏制?光靠武力镇压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逢纪微微一笑:“主公圣明。对付太平道,需软硬兼施。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其非法活动,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削弱其在民间的影响力。”

“何为根本?”袁绍追问。

逢纪的目光变得深邃:“民心。太平道之所以能在民间扎根,正是因为官府失察、百姓困苦。若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赢得民心,太平道的蛊惑之言自然无人理会。”

袁绍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说得有道理。那具体该如何做?”

逢纪微微欠身:“臣有一计。首先,可在渤海郡内设立‘义学’,教化百姓,宣扬正统思想;其次,严查官吏贪腐,树立清廉之风;再次,针对太平道的秘密结社,可暗中布下眼线,将其骨干一网打尽。”

袁绍听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好!这三点倒是切实可行。不过……”他停顿了一下,“光靠这些,是否足够?”

逢纪微微一笑:“主公放心。臣还有一策——可借甄家之力。”

“甄家?”袁绍挑了挑眉。

“正是。”逢纪解释道,“甄家在冀州人脉广博,且善于经营。若能与甄家联手,在民间推行善政、安抚百姓,定能让太平道的蛊惑之言失去市场。”

袁绍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不错。甄家在冀州经营多年,人脉深厚。若是能借助他们的力量,在民间树立威信……”他突然站起身来,语气坚定,“好!就这么办!”

“又回到了原点。”他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决然。

袁绍走到营帐门口,望着远处的黑暗,心中暗自盘算。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渤海郡的安全,更是为了袁氏家族未来的雄图大业。黄巾起义虽然尚未大规模爆发,但其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只有先稳住渤海郡,才能为冀州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在这乱世中立稳脚跟,就必须确保渤海郡的安定与繁荣。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似乎总绕不开一个名字——甄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