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王妃打架爷递刀,王爷骂人她叫嚣 > 第269章 右相让皇后顶罪

大理寺卿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双眼凝视着前方,透露出一种决然和笃定。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查,必须查!”

这四个字如同重锤一般砸在众人的心头,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紧接着,大理寺卿又加重语气说道:“大查彻查,把真相查出来!”

“把这皇宫掀翻了,也得查!”

\"......”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决心和愤怒,似乎对这件事情的真相有着非查不可的执念。

然而,与大理寺卿的坚决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六卫统领和金吾卫统领却显得有些迟疑。

他们对视了一眼,彼此之间似乎传递着某种默契,但最终都选择了沉默。

在这个紧张的时刻,没有人敢轻易开口。

毕竟,查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明确的方法和步骤。

而且,查到什么程度、深入到什么地步,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如果不小心触碰到某些敏感的地方,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尽管大理寺卿要求大查彻查,但十六卫统领和金吾卫统领还是决定先观察一下局势,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哎!

皇宫这样的地方,竟然能够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要了那么多人的性命,而且还堂而皇之地将尸体抛弃在冷宫之中。

由此可见,这背后之人的权势必定是极其庞大的,大到足以在这皇宫之中只手遮天。

然而,这深宫内院之中,真正能够拥有如此权势的主子,可谓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毕竟,皇宫乃是权力的核心地带,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要彻查这件事,绝对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毕竟,这件事情一旦处理不当,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若是办好了,或许还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至于被满门抄斩、夷灭九族;

但若是办砸了,那可就是遗臭万年的大罪啊!

到时候,史书上恐怕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批判和记载,让其成为千古罪人。

哎!若非此事事关重大,恐怕也不会惊动三司会审这样的大阵仗。

而当他们在发现那些尸首的时候,想必也是惊慌失措,急急忙忙地跑去禀报皇上。

只可惜,最终的结果却比没有去找皇上时更加让人忧心忡忡。

此时此刻,大理寺卿李蔚大人只是匆匆看了一眼那两人,便转身离去,他那深邃的眼神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忧虑和无奈。

他的态度异常坚决,毫无商量的余地,那就是一定要彻查到底。

大理寺作为一个秉持公正、依法办案的机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大理寺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正是因为它始终坚守着查明真相这一原则,而非成为某些人的保护伞。

想当年,太祖皇帝设立大理寺,其初衷就是为了确保司法公正,让天下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威严。

因此,大理寺一直以来都以公正无私为准则,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朝廷中最大的督查办案机构。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只要提及大理寺,都会心生敬畏,甚至谈之色变。

这充分说明了大理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所以,无论其他两司是否愿意继续追查下去,大理寺都必须义无反顾地查下去,

而且要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哪怕是天子犯法,也与庶民同罪;

哪怕是后宫那些有权有势的主子们,又能怎样呢?

她们的权势再大,难道还能大过当今圣上吗?

看着李蔚大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其余的两人对视一眼后,也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

毕竟,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作为其他两司的官员,不可能袖手旁观、不出力协助。

既然大理寺决心要彻查到底,他们在明面上也只能尽心尽力,绝不能留下任何让人诟病的把柄。

就在这一刹那间,原本冷清寂静、门可罗雀的冷宫,突然变得热闹非凡、人声鼎沸起来。

只见人来人往,神色却很凝重。

而这一切的原因,是大理寺的全体人员都出动了!

不仅如此,就连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仵作们,这次也一下子出现了好几个。

他们身着素色长衫,手持各种工具,神色严肃地穿梭于冷宫的各个角落,仿佛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的线索。

夜幕深沉,万籁俱寂,宵禁的钟声在耳边回荡。

原本空无一人的街道,此刻却有几辆马车疾驰而过,车轮与石板路碰撞发出的声响,在这冬日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

这些马车中,有一辆挂着唐字徽章的马车,正风驰电掣般地驶向皇宫。

车帘紧闭,看不清车内的情形,但从车外隐约可见一个身影,正是右相唐大人。

他端坐在马车里,沉默不语,然而那双眼眸却阴鸷得令人胆寒。

这一年,可谓是多事之秋。

皆因凤家的一场变故,他的右相府也被牵连其中,闹得鸡犬不宁。

尤其是凤九汐那个小贱人送进右相府的那几个人,简直就是一群臭虫,把右相府搅得天翻地覆,几乎要散架了。

偏偏明面上,右相还不敢动几人。

他要是一行动,就怕引起凤家人的注意,到时候他藏着的秘密,就曝光了。

那位,绝对不会放过他。

想到此处,右相唐大人的脸色愈发阴沉,满脸都是戾气和杀意。

他心中暗骂,凤家那些丧家之犬,实在是命大。

在流放的路上,他曾多次派人暗中刺杀和追击,可那些人却像有神灵庇佑一般,每次刺杀都能安然无恙,还抵达了流放之地。

而如今,凤家众人已到了九王爷的封地,那里是九王爷的势力范围,纵然他这个权势滔天的右相,也难以将手伸进去。

相府的马车,由小门进了皇宫。

皇上身边的常公公,见到马车的标识,这才松了一口气。

赶紧迎了上去。

“唐大人,您可总算是来了。”

“您赶紧想想办法,让皇上息怒吧..”

“打从晌午,皇上的怒气就没消过,奴才们哀嚎声一片。”

“.....”

右相:“走,先进去再说。”

“.....”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右相唐大人迈着沉重的脚步,缓缓地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栏,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

终于,唐大人走到了御案前,

他双膝跪地,毕恭毕敬地低下头,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微臣问皇上安!”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然而,这一连串的请安声并没有得到回应,整个御书房里只有死一般的沉寂。

唐大人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的心跳越来越快,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突然间,一声清脆的破裂声打破了这片死寂。

唐大人惊愕地抬起头,只见一个精致的茶盏如闪电般朝他飞射而来。

他根本来不及躲闪,只觉得眼前一花,那茶盏便狠狠地砸在了他的身上。

伴随着“啪”的一声巨响,茶盏瞬间碎裂成无数片,瓷片四溅,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散落一地。

其中有一块碎片,高高弹起,然后以惊人的速度朝唐大人的额头飞去。

唐大人只觉得额头一阵剧痛,仿佛有一把利刃划过。

他惨叫一声,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扑倒在地。

那碎片在他的额头上划出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如泉涌般喷涌而出,瞬间染红了他身下的地面。

尽管血流如注,唐大人的眼睛都被血水糊住,几乎难以睁开,但他跪在那里的姿势却丝毫未变。

他不敢乱动,生怕引起皇上更多的不满和愤怒。

在这种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忍受,等待皇上的怒气逐渐平息。

唐大人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他的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地面,仿佛这样就能减轻一些内心的恐惧。

声音颤抖着说道:“微臣有罪啊……”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

“别为了微臣,气坏了您的身子啊……”

“.....”

唐大人继续苦苦哀求,希望皇帝能够看在他一片忠心的份上,放过他这一次。

果然,当皇上看到唐大人那城府又惊恐的模样时,心中的怒气稍微平息了一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怒火已经完全消散。

皇上:“息怒?”

“你让朕如何息怒?”

“朕让你去办的事情,你究竟是怎么办的?”

“如今后宫中竟然找出了这么多尸骨,你倒是给朕说说,这该如何善后?”

“......”

皇上的质问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唐大人,让他不禁浑身一颤。他连忙低头,不敢与皇上对视,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皇上:“你难道要让天下百姓都诟病朕吗?”

“你这是要让朕背负千古骂名啊!让朕在史书上留下昏庸、心狠手辣的恶名,成为后人的笑柄?”

“.....”

唐大人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他深知这些罪名一旦坐实,将会给自己和整个唐家带来灭顶之灾。

皇上:“等朕寿终正寝之后,又有何颜面去见独孤家的列祖列宗?”

“.....”

皇上的话语越发严厉,“唐大人,你可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

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一般砸在唐大人的心上,他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双腿也开始微微颤抖。

他知道,自己这一关恐怕是难以轻易通过了,甚至可能会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

然而,事已至此,他已经无路可退。

在来之前,他就料到这次面圣不会顺利,但却万万没有想到皇上会如此震怒,那些质问和指责,随便哪一项都足以让唐家遭受灭族之祸。

来之前,唐大人便想好了应对之策。

被皇上如此质问,他只觉得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跳出嗓子眼儿了,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还没等皇上再次怒吼,他便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慌忙开口说道:“皇上,微臣有办法!””

“微臣有办法的!”

“一定不会让这件事败露出去,请皇上放心!”

“......”

他的声音略微有些发颤,但还是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接着说道:“如此一来,皇上的威名就绝对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件事也能得以圆满解决。”

皇上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其实就是想让右相想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此刻听到右相说有办法,皇上的眼底立刻闪过一丝亮光,心中的怒气也稍稍平息了一些。

皇上的声音依然带着些许威严,“哦!”

“那你倒是快说,究竟是何办法?”

“朕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能耐,能把这烂摊子收拾好。”

“.....”

右相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缓缓说道:“此事若要平息众怒,最大的解决方法便是找人顶罪……”

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右相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然而,此事非同小可,所找之人地位若不高,恐怕难以服众。”

“因此,我们必须牺牲一位皇子,或者一位娘娘……”

他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沉重。

然而,,只听得“啪”的一声脆响,

皇上猛地一巴掌拍在书桌上,震得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跳动了一下。

皇上的脸色阴沉至极,怒目圆睁,显然对右相的提议极为不满。

“这就是你的计谋?”

“这叫万全之策?”

“这分明是下下策!”

“朕的子嗣本就单薄,如今已经折损了几位皇子,你竟然还要让朕做这等损伤子嗣之事?”

右相被皇上的怒喝吓了一跳,他连忙躬身道:“微臣不敢!”

“微臣惶恐!”

“.....”

皇上的怒气并未因此平息,他瞪着右相,厉声道:“那你说该如何是好?”

右相额头上冷汗涔涔,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开口道:“皇上,既然不能牺牲皇子,那就只能挑一位娘娘了……”

“正好开春就要选秀了,届时新人入宫,于皇上没有任何的损失……”

“人老珠黄的娘娘,正好可以换掉!”

“.....”

皇上很满意这个结果,脸上已经有了淡淡的笑意:“那依爱卿之见,朕应该让哪位爱妃去顶嘴呢?”

“爱卿可有章程?”

“.....”

唐大人一脸凝重地看着皇后,声音略微低沉地说道:“皇后....!”

“皇后娘娘!!!”

“......”

接着,唐大人转向皇上,继续说道:“皇上,微臣认为,皇后作为中宫之主,掌管着后宫中的所有事务。”

“如今后宫中出了这样的事情,皇后自然难辞其咎,其罪责更是难以推脱啊!”

“......”

他的话语中带着对皇后的指责和对皇上的提醒,似乎在暗示皇后在这件事情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