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一瞬间,独孤殇的面庞如阴云密布般骤然阴沉下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笼罩。
与此同时,房间里的其他人也都面色凝重,整个房间都被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所充斥。
谁能料到,九王爷前脚才踏入京城,后脚皇上便迫不及待地派人前来邀请他入宫。
这让人不禁感叹,九王爷一路风尘仆仆,舟车劳顿,竟然连一晚的歇息时间都未能得到。
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谈和之事本就并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数日乃至数十日的时间去商讨、协商。
可这新皇却如此沉不住气,如此急切地想要见到九王爷,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众人皆知,皇上既然知晓九王爷入京的消息,那么在他处理朝政的这段时间里,想必早已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在了各个关键职位之上。
否则,他又如何能如此迅速地得知九王爷的行踪呢?
可以见得,那些重要部门恐怕早已被皇上的人所掌控,而这新皇的手段和谋略,实在是让人不敢小觑。
可是那又怎样呢?
独孤殇会害怕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他若是害怕,就绝对不会返回京城。
更何况如今凤九汐身怀六甲,独孤殇对她的安危格外关注。
如果他察觉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危险,都绝对不会带着小狐狸回来冒险。
毕竟,此时此刻并不是闯入龙潭虎穴的好时机。
然而,他们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回来了。
原因无他,只因京城才是独孤殇真正的大本营。
这里是他苦心经营了将近二十多年的地方。
根基深厚,人脉广泛。
相比之下,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又怎能与之相提并论呢?
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就在这一刹那间,独孤殇的脸色迅速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情绪波动从未发生过一般。
他面无表情地开口说道:“去告诉公公,今日我就不进宫了。”
“......”
他的声音冷漠而坚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接着,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回禀皇上,九皇婶如今身怀六甲,本王今晚需要照顾她,实在抽不开身。”
“若有什么重要事情,等过些时候再讲也不迟。”
“急于求成,不是帝王之道!”
“.......”
独孤殇他的言辞虽然恭敬,但其中的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今晚他是绝对不会进宫的。
这……
齐伯脸上露出了十分为难的神色,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情况,更不敢就这样去回话。
毕竟,对方可是宫里的人啊!
然而,与齐伯的犹豫不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站在一旁的凤九渊和凤九泽。
他们两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独孤殇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深邃和难以捉摸的意味。
似乎对独孤殇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惊讶,又有些许赞赏。
这也行?
好吧,行!
就这态度了!
凤九渊不禁低声嘟囔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难以置信。
“这么霸气?”
“比小王八蛋,还要气人!”
“......”
凤九泽附和着,同样对独孤殇的行为表示震惊。
的确,独孤殇的举动实在是太过霸气了,他竟然如此毫不顾忌地将皇权完全不放在眼里,甚至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去做。
这种公然的蔑视,让凤九渊和凤九泽都不禁为之侧目。
而就在半盏茶之前,这两位大舅子还在苦口婆心地教导着这个姑爷要懂得分寸、守规矩。
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让小王八蛋怀孕无疑会给她带来更多的危险.
可谁能想到,一转眼的功夫,这个姑爷就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
相比之下,凤九渊和凤九泽在皇上面前多少还是会顾及一些君臣之礼的。
尽管他们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怎么把皇上当回事,但在表面上,他们绝对不敢像独孤殇这样放肆。
毕竟,皇上可是一国之君,掌握着生杀大权,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然而,独孤殇这一回京城就给了皇上一个下马威啊!
他竟然如此毫不顾忌地给皇上摆架子,这简直就是对皇权的一种挑衅。
要知道,普天下敢这般给皇上摆架子的人,除了九王爷还有谁呢?
不过,凤九渊和凤九泽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他们心想,本来就是这样啊!
独孤殇对皇室那些人的态度,一直都是如此。
想当初,连先皇的圣旨他都敢抗旨不遵,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呢?
此时,凤九渊注意到齐伯站在那里,一脸的为难。
他不禁心生怜悯,于是开口提醒道:“没事,就这么去回话就行了。”
“.....”
齐伯听后,面露迟疑之色,似乎对凤九渊的话有些难以置信,他连忙说道:“这,这不是不妥吗?”
“......”
凤九渊见状,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没有什么不妥的,去吧!”
“.....”
齐伯见凤九渊如此坚持,知道再争辩也无济于事,只得无奈地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去回话了。
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啊,毕竟在普通人的眼中,皇权就如同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般,是绝对不可逾越的存在,更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更何况齐伯长期生活在京城这个权力中心地带,对于皇权的畏惧程度,简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所以他不敢如此回话,其实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待齐伯前脚刚一离开,凤九渊便立刻将目光投向了独孤殇,嘴角泛起一抹戏谑的笑容,调侃道:“我说你真是牛!”
“这才回京城,估计就能把皇上气得吐血,”
“真是厉害啊!想那皇上也算是英年才俊,却偏偏遇上了你这么个奸臣,可真是够倒霉的!”
“......”
独孤殇闻言,只是不紧不慢地抬起眼皮,用一种极其淡漠的眼神看了凤九渊一眼,缓声道:“我还以为你当爹了之后会有所长进呢,谁知道不过是换了身衣服的和尚罢了。”
“换了衣服,还是和尚!没差别!”
\"......”
咳咳咳……
听到这话,站在一旁的凤九泽不禁被惊得咳嗽了起来。
他显然有些受宠若惊,完全无法适应这种相处模式。
稍稍定了定神后,他赶紧开口转移话题道:“你们觉得,皇上接下来会如何应对呢?难道他会直接派人过来把人带走吗?”
“.....”
独孤殇面无表情地回答道:“他绝对不敢!”
凤九渊也随声附和道:“没错,以他的魄力,肯定是不敢这么做的。我估计他会等到明天,再派人过来请人过去。”
“三顾茅庐,有没有?”
“......”
然而,凤九泽却缓缓地摇了摇头,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一种别样的见解:“不,我认为今晚就应该会有一个结果。”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笃定的语气。
凤九渊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了一丝不以为意的笑容,他轻描淡写地回应道:“那就拭目以待呗,反正也没什么差别……”
“好了,你们先继续讨论着,我得去陪陪元元了。”
“成亲了,也不好,娘子一刻看不到我,就要闹腾!”
“如今这脾气,可是越来越大了,哎,真是甜蜜的负担啊。”
“.....”
说罢,凤九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幸福的微笑,然后转身离去。
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不禁感叹道:“这狗男人,真是太狗了!”
不过,好在他们都是已经有妻室的人,而且都已经娶妻生子了,所以对于凤九渊这种暗戳戳的秀恩爱行为,倒也还能忍受。
毕竟,谁不想拥有一个温柔可人的妻子和乖巧可爱的孩子呢?
要是在其他人面前秀,估计要被白眼了。
麻烦做个人!
如今,炕头在辽西郡流行起来后,凤家人回到京城后也对其爱不释手。
就连几个主子都把原本豪华的八步床拆掉,换成了温暖舒适的炕头。
这炕头不仅能让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无尽的温暖,还能成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的好地方。
尤其是在那北风呼啸、雪花纷飞的日子里,一家人围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吃着瓜子,唠着家常,那场面真是温馨无比。
睡习惯了这温暖的炕头,即使天气渐渐转暖,甚至有些炎热,凤家人也依然习惯性地睡在炕头上。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睡得安稳、踏实。
此时,独孤殇和凤九泽正在书房里,两人相对而坐,面前摆着一局围棋。
他们手指轻弹,黑白棋子交错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一局棋下得并不激烈,更多的是一种消遣和打发时间的方式。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直到差不多到了该离开的时候,独孤殇和凤九泽才收起棋盘,起身准备前往堂屋。
他们知道,这个时候,堂屋里的女眷们应该已经聊得差不多了,正是他们过去的时候。
果然,当独孤殇走到堂屋门口时,
刚到外面,就听到一阵欢快的笑声传来。
那笑声清脆悦耳,如银铃一般,让人不禁心情愉悦。
仔细一听,原来是凤九汐正在谈笑风生。
凤九汐和家人话家常,诉说衷肠,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
这个时候,独孤殇过去把人带走,时间刚刚好。
然而,当他走进堂屋时,却惊讶地发现,凤九汐和她的家人完全没有了大户人家的礼节,笑得那叫一个张扬。
只见凤九汐笑得前仰后合,花枝乱颤,她的家人们也都被她的笑声感染,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凤家大变样了!
这与独孤殇印象中的凤家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他记忆中的凤家,一直都是那种端庄、肃穆,甚至有些刻板的大家族形象。
只有凤九汐这国公府的例外,肆意张扬,不可一世,也最是耀眼。
然而,如今的凤家却像是完全变了一个样,变得更加亲切、随和了。
关起门来,大家都是一家人,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规矩束缚。
每个人在家里都能自由自在地展现真实的自我,就连那些平日里端庄矜持的姑娘们,也不再是笑不露齿,而是开怀大笑了起来。
这种变化,让整个凤家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散了往日的沉闷与压抑。
而且,这种笑容不再仅仅是一种礼貌性的表情,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愉悦和快乐。
它传递着家人之间的温暖与友爱,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和谐。
尤其是在凤家经历了那场变故之后,这种变化愈发明显。
如今的凤家,俨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家,一个可以为凤家所有人遮风挡雨的避风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放下疲惫、放松片刻的温馨港湾。
而现在,凤家此刻又多了凤九汐和欧阳元元这两个孕妇。
她们俩的性格颇为相似,都活泼开朗,因此凑在一起更是给凤家增添了不少欢乐。
独孤殇原本还担心凤九汐会觉得无聊或者疲倦,但当他走进堂屋时,却看到女眷们每人都端着一碗燕窝,悠闲地品尝着。
而凤九汐和欧阳元元面前,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精致点心,这些点心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专门为孕妇而准备。
从小巧玲珑的水果塔到香甜可口的糕点,每一款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显然,大家对这两位即将成为娘亲的人特别用心。
希望能为她们提供最好的照顾和关怀。
不仅如此,后厨还不时地送上一些特别的食物。
有时是一些有助于消化的汤品,有时则是一些能补充营养的小吃。
可以看出,府上的人们对这两位孕妇的饮食格外关注,一切都以她们的健康和舒适为主。
如今,整个府上的事务都由大嫂来掌管,她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人找不到丝毫差错。
无论是日常的家务管理,
还是人员的安排调度,
大嫂都做得恰到好处,既面面俱到又处处彰显出她的用心和贴心,让人感到无比舒适。
其实,早在凤九汐带着家人在并州独孤殇的封地安顿下来之后,她就已经有了放权的想法。
当时凤家遭遇困境,凤九汐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与凤家人一同共度难关。
然而,当凤家逐渐稳定下来,她深知自己也该适时放手了。
于是,凤九汐开始一点一点地将手中的权力下放,让大嫂逐渐学习如何掌家。
这不仅是为了锻炼大嫂的能力,也是为了让她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正因如此,当凤九汐决定离开并州,去幽州辽西郡的时,她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却并未带走那几个一直陪伴在她身旁的丫鬟。
相反,她毅然决然地将她们留了下来,希望她们能够协助大嫂一同管理家中事务。
如今,看到大嫂在没有福秋等人的帮助下,依然能够将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凤九汐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这不仅证明了大嫂的能力,更说明凤家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好。
然而,尽管两个孕妇都精神抖擞,兴致勃勃地聊着天南海北的趣事,仿佛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但她们的身体毕竟无法承受长时间的畅谈。
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凤九渊和独孤殇便急匆匆地走进堂屋,生怕再晚一步,这两位孕妇就会因过度劳累而身体不适。
凤九渊和独孤殇赶忙将各自的人领走,孕妇需要充足的休息来调养身体。
凤九汐也并未逞强,她顺从地任由独孤殇搀扶着,缓缓走向之前居住的院子。
院子里的陈设依旧如昔,还是当初她的闺房模样。
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
所有的摆设都未曾改变,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一般。
然而,凤九汐心里清楚,物是人非,
如今的她已不再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少女,而这座院子也不再是她唯一的归宿。
想当年,凤家遭遇抄家之祸时,那些前来执行抄家任务的人,竟然对凤九汐的院子视而不见。
这其中的缘由,其实早在他们来之前就已经打听清楚了凤九汐的闺房。
毕竟凤九汐的住处可非同一般。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凤九汐可是九王妃啊!
她可是九王爷心尖上的人,被九王爷捧在手心里宠爱着。
如此一来,又有谁敢不长眼,在抄家的时候连九王妃的闺房院子也一并给抄了呢?
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毕竟,在朝廷官场这个大染缸里摸爬滚打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他们自然懂得审时度势,绝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因此,当凤九汐再一次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她并没有感到丝毫的不适应。
因为这间屋子早已被几个机灵的丫鬟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凤九汐缓缓地躺在床榻上,感受着那股温暖的阳光气息,仿佛全身的疲惫都在这一刻被驱散了。
她闭上眼睛,任由那股暖意包裹着自己,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实在是太累了,这段日子以来的种种经历,让凤九汐身心俱疲。
在主院堂屋的时候,众人都显得异常兴奋,仿佛有什么天大的喜事降临一般。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兴奋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感。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这种情绪变化中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凤家来了不速之客。
原来,皇上在派人邀请九王爷进宫遭拒后,并没有善罢甘休。
他竟然亲自带领着几个身边的忠臣,还有钦天监的人,一同来到了国公府。
站在国公府门前,皇上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地凝视着这座府邸。
他的眼底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蔑之意,似乎对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府邸充满了不屑。
“呵呵!”
皇上嘴角微扬,发出一声冷笑,
“明日过后,凤家又要被人唾弃了。”
凤家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乖乖地交出凤九汐,以确保盛王朝的国泰民安。
毕竟,凤家绝对承受不起亡国奴的骂名。
回想起过去,
那时的他还是三皇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出宫。
尽管如此,他却常常在脑海中想象着国公府的气派景象。
毕竟,连太子哥哥和其他的皇子们都如此热衷于往这里跑,想必这座府邸一定有着非凡的魅力。
他被众人孤立,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选择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隐藏起来。
因此,他常常独自一人躲在僻静的角落,默默地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
而在这个孤独的世界里,他唯一的朋友便是他的父皇。
由于身份特殊,他们父子俩无法像普通人家那样经常相聚。
只有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他们才能趁着夜色的掩护,偷偷地见面。
在这难得的时光里,父皇会亲自传授给他帝王之术,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了他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如今,他所学到的一切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站在国公府门前,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
这座曾经让他心生敬畏的府邸,此刻在他眼中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与他那宏伟壮观的太和殿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皇上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大公公,面无表情地吩咐道:“去叩门吧。”
“.....”
大公公领命,快步上前,伸出手轻轻地叩响了国公府那厚重的大门。
短暂的沉默后,国公府的大门缓缓打开。
当一身明黄衣袍的皇上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原本温馨祥和的国公府瞬间被打破。
刹那间,
府内一片兵荒马乱,人们惊慌失措,却又不得不迅速行动起来,准备迎接圣驾。
凤家的主子们和所有家族成员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到了,他们手忙脚乱地穿戴整齐,脚步匆匆地赶往堂屋,心中充满了惶恐和不安。
这么晚了,皇上为何会突然驾临国公府?
而且还带了文武百官,这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众人赶到堂屋后,更是被皇上那一身明黄的衣袍所震慑,这显然不是微服出访的装扮。
面对如此情形,众人愈发慌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然而,就在这时,独孤殇却表现得异常镇定。
他大手一挥,示意齐伯去通知府中的女眷和孩子们不必出来接驾。
接着,他又吩咐只让几个快要弱冠的公子出来迎接皇上即可。
不仅如此,独孤殇还特别叮嘱那些年迈的老人也无需出来,以免劳烦他们。
独孤殇心里很清楚,皇上此次前来目的明确,并不会因为凤家人的失礼而惩罚他们,但同样也不会因为凤家人恪守礼节就对他们格外优待。
无论怎样,皇上对凤家的立场都已经确定,不会轻易改变。
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于是,凤家那些年纪稍长一些的男丁们,安静地坐在主院的堂屋之中,默默地等待着皇上的驾临。
凤九泽和凤九渊对于独孤殇这样的安排,都毫无异议。
因为他们深知,凤家的未来属于下一代,所以他们都有意无意地在培养凤家下一代的公子们。
等到这些公子们能够独当一面之时,凤家必定会更加强大,无惧任何风雨的侵袭。
过了一会儿,独孤浩身着一身明晃晃的黄色龙袍,缓缓地走了进来。
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威严。
独孤浩一走进堂屋,目光便落在了独孤殇身上。
只见独孤殇面不改色,不紧不慢地坐在那里,眼神冷漠而疏离,似乎对他的到来并不感到特别在意。
独孤浩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然后冷漠地开口说道:“九皇叔公务繁忙,朕只好亲自前来拜访,”
“希望没有打扰到九皇叔一家团聚才好啊!”
“......”
皇上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嘲讽,让人不禁为之一颤。
然而,独孤殇却对独孤浩的话语置若罔闻,他依旧稳稳地端坐在那里,双眼淡淡地看向独孤浩,仿佛完全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不仅如此,独孤殇甚至连独孤浩身上那身明黄色的龙袍也视若无睹,更别提他身后那些身着朝服的大臣们了。
又不是上朝,
这么重视干什么?
独孤殇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着皇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不屑。
然而,当他的目光与皇上交汇时,那丝不屑瞬间被一抹轻柔所取代,仿佛长辈看着自家小辈一般。
“不错,长高了,长大了!”
“胆子也没有之前小了”
“.....”
独孤殇轻声说道,声音中透着些许欣慰。
他仔细端详着皇上,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当初,皇叔在皇宫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才这么高点儿。”
他用手比了比,大约到自己腰部的位置,“宴席的时候,你也不敢动筷子,只是眼巴巴地看着那些美食!”
\"想吃又不敢吃的模样,皇叔可是记忆犹新啊。”
“......”
独孤殇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着,让人不禁想起那个青涩稚嫩的少年。
然而,这股清泉却在皇上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皇上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他紧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要将那不堪回首的过去一同掩埋。
那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他需要藏拙,需要蛰伏,不能让任何人察觉到他的真实想法和能力。
“长大了,浩儿长大了!”
“......”
独孤殇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在皇上的心上。
他最不愿意被人提及的过去,如今却被独孤殇如此轻易地揭开,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屈辱和愤怒。
然而,面对独孤殇,皇上却无法发作。
毕竟,独孤殇是他的皇叔,是他的长辈,他不能对长辈不敬。
他只能强忍着内心的不满,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独孤浩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看似不在意的笑容,:“皇叔所言极是!朕如今已然长大成人,恰似那翱翔天际的雄鹰,理应振翅高飞,去搏击那广阔无垠的天空。”
“......”
然而,话锋一转,独孤浩的语气中流露出些许惋惜之意:“只可惜,朕虽已至而立之年,但朕的长辈们却都渐渐老去。”
“皇叔亦不例外,岁月如梭,时光匆匆,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啊!”
“.....”
皇上深知阴阳之道,他这番话无疑是在暗示独孤殇。
岁月无情,人终会老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能力也会逐渐衰退。
既然如此,独孤殇就应当认清现实,不要去妄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面对独孤浩的这番话,独孤殇并未动怒,他只是淡然地看了独孤浩一眼,缓声道:“的确,皇叔确实是老了。”
“不过,浩儿虽然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但毕竟阅历尚浅,还未能完全独当一面。”
“正因如此,才更需要皇叔这样的老人在旁指点迷津,为你出谋划策!”
“浩儿更应该,谨言慎行!”
皇上:“你.....”
皇上原本沉着脸,一脸的不悦,眼看着就要翻脸了。
然而,就在这紧张的时刻,他身旁的一位大臣突然开口说道:“皇上,正事重要啊……”
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让皇上猛地回过神来。
他这才想起自己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于是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看着眼前的皇叔,开口询问道:“皇叔,明日乃是良辰吉日,**、三合之日,可谓是难得的好日子啊。”
皇上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朕明日欲举行登基大典,皇叔意下如何?”
独孤殇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嗯,的确是个大好的日子啊!如此良辰,正适合办大事!”
“......”
皇上得到皇叔的肯定,心中稍安,接着说道:“既是好日子,自然要用来办大事!那么,登基大典的日子就这么定了下来。”
“.....”
随着皇上的决定,在场的百官们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
随后,皇上和百官们没有再多做停留,便匆匆离去,各自去准备明日的登基大典了。
这一夜,京城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蠢蠢欲动,一场血雨腥风似乎即将来临。
而明日,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也将成为英雄们逐鹿天下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