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梁辽王 > 第79章 各军将领

大梁辽王 第79章 各军将领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20:19:01 来源:小说旗

其实社会治理是门科学,社会治理的水平特别考验一个地区官府的能力。杨竞到了辽藩以后,其实在社会治理上很下功夫。

不说别的,就说辽藩城市吧,每天宵禁以后,都有巡捕在街道巡逻。除此以外,官道上也有流动的守备军巡视。

在村庄,当地民兵也会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巡逻,都是村里派的差事,村民们也没有什么意见。

在一些重点部位,政保署、军情司都有人巡视,即使这样,还发生了杨竞遇刺的事件。

在大梁,哪怕是在京师长安,在城市边缘,也毫无官府的触角,赵德缺带着500名老兵,隐藏在报恩寺的附近,静静的等待动手时机的到来。

永安帝对此毫无察觉,还在奉天殿和几个心腹大臣商议。只有尚书令萧炎、中书令方谦和门下省纳言崔尘三位宰相在。

“几位,朕找你们,主要是想议一下军队的事情”永安帝很信任这三位,说话也比较直接。

“朕有几个想法,你们看行不行”永安帝不顾宰相们的反应,自顾自的说道,“第一个事,就是军队防区的事情。10万禁军驻扎长安城、左威卫10万大军驻扎在潼关一带,右威卫10万大军驻扎在长安西北礼泉县一带。3万天雄军骑兵驻扎在长安北的三原县一带。这33万大军负责防守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

大梁采取的还是强干弱枝的策略,也就是中央军强,地方军弱,这样可以有效的压制地方,避免出现叛乱。

“中州镇、武昌镇、成都镇、金陵镇、南昌镇、贵州镇、昆明镇、肃州镇、北平镇和济阳镇,这10镇30万大军,分别驻扎在这10座名城”永安帝这个安排很正常,这10座名城都位于交通要道或者是区域中心,在这些地方布置军队,可以有效的管控区域内的地域。

“长城边军就没什么说的了,就是负责长城防务。4万备倭兵驻扎山东。现在主要是18万地方军怎么安排”永安帝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皇上,臣以为,既然这18万地方军是按照九州每个州2万人的标准来的,那就由当地刺史指挥算了,也算是维持地方治安”萧炎说道,本来地方军的使命也是为了维持地方治安,由当地刺史指挥也没有什么。

“尚书令此言不妥”方谦也说话了,“各州刺史守牧一方,如果再给了兵,就会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臣以为,还是采取节度使统兵,刺史管行政的模式好”

“臣附议中书令的意见”崔尘也觉得让刺史统管地方政务和军务不妥,“陛下,咱们可以重新划定节度使防区,改原来的八位节度使为九位,正合九州之数”

“崔卿你具体说说”永安帝来了兴趣。

“皇上,臣以为,可以设置剑南西川节度使、江淮节度使、三湘节度使、云贵节度使、两广节度使、闽浙节度使、甘凉节度使、东川节度使和幽燕节度使,各节度使统领2万地方军队,负责维持防区内的防务和边境的巡逻”崔尘也展露出干练的一面,直接把想法说了出来。

“崔卿所言甚合朕心,就这么办”永安帝直接拍板。

解决了各军的驻地和防区的问题,永安帝还是研究第二个问题了,就是各军的主帅人选,“你们说,各军的主帅人选该怎么定?”

这个话题就敏感了,毕竟涉及到军权,几位宰相都不好说什么,只是说,“谨听圣裁”

“那朕就说了”永安帝没有客气,“10万禁军的主帅调益州刺史左光担任,左光挂五军都督府中军大都督衔,10万左威卫大军主帅由英国公李奇担任,李奇挂五军都督府左军大都督衔,10万右威卫大军主帅由安远侯吴观担任,吴观挂五军都督府右军大都督衔”

“15万长城边军主帅由靖安侯冯生担任,冯生挂五军都督府后军大都督衔。原长城边军总兵匡敬调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4万备倭兵主帅由汝南侯吴大海担任,3万天雄军总兵由南安伯朱真担任,朱真挂五军都督府前军大都督衔。原天雄军总兵聂宗调任幽燕节度使”永安帝一口气把各军的主帅都安排了。

五军都督府是大梁的军事管理部门,地位和职能与辽藩的枢密院相似。五军都督府和前后左右中五军大都督,负责统领一方面军的事务。最上面还有个五军都督府大都督衔,负责大规模战争,统领几个方面军事物。平时不设置,战时才设置。

由于长城边军、左右威卫大军、备倭兵和禁军人数都超过了3万,所以永安帝让这几军的主帅都挂了一个方面军都督的军衔。天雄军虽然人数是3万,但由于都是骑兵,是大梁最精锐的战力,所以永安帝也让天雄军主帅挂了前军大都督衔。

三位宰相发现,永安帝安排的主要军事将领,都是由勋贵担任。看来陛下重用勋贵的态势很是明显。原来不是勋贵的将领匡敬、聂宗,都被调去担任地方军的节度使去了。

不过益州刺史左光由文变武,担任禁军主帅,倒是超出了三位宰相的预料。看来陛下最信任的还是左光,把京城防务都交给了他。

“臣等无异议”三位宰相见永安帝说完,都表示同意。这种事情,有意见就是找死。

“那好,中书省即刻拟旨,将朕的旨意传达下去”永安帝满意的点点头,“剩下的七位节度使的人选,你们三个合议一下,上个折子上来,朕照准”

“臣等领旨”三位宰相点头答应下来。

离开奉天殿的三位宰相,没有回到各自的值房,反而齐聚中书省,一起研究剩下的七位节度使人选。他们都知道,永安帝这么大张旗鼓的调整将领,就是为了将来对辽藩开战做准备,这是关乎大梁国运的一战,他们贵为宰相,也不敢怠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