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梁辽王 > 第30章 舔舐伤口

大梁辽王 第30章 舔舐伤口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20:19:01 来源:小说旗

吴晋等人又在谨身殿和杨竞陈奏了几件事,杨竞一一下了旨意。忙了大半天,吴晋等人才离去。

柳河行宫算是辽藩居住条件最好的地方了,杨竞也不准备搬回襄平城里的皇宫去住,他就住在这里,感觉还挺好。

反正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过年的时候,皇后吴青阳也会从药山回来,所以杨竞安心的在柳河行宫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

这次突厥、大梁和辽藩三家冲突,可以说是杨竞获利最多了,他杀了将近4万的突厥百姓,还继续保持着和突厥右贤王部的互市。

突厥人可以说是得失相当吧。虽然抢了100多万两白银和几十万斤粮食,但是右贤王部被杀了几万百姓,左贤王部的王帐都被突袭了。

当然了,如果计算上右贤王阿鲁台单独和杨竞媾和,开放互市,那么突厥长远的损失会更大些。

损失最大的当然是大梁了,被屠杀了3座县城,死了4万百姓。朱真只抢回了10万两白银,杀了突厥千八百人。虽然看起来,端了突厥左贤王的老巢,面子赚的足足的,但是里子里,可以说得上是损失的精光。

好在现在冬天也来了,没法大规模对突厥用兵,永安帝只能等来年开春再说,剩下的工作,就是舔舐伤口了。

萧炎从代北郡发回了奏报,又详细描述了当地的惨状,永安帝没了办法,只能传旨道,“着户部拨付40万两白银用于重建三个城市,同时募民居住”

上次对突厥开战前,永安帝抄了三家大户,得了150万两白银,现在基本上就剩下100万两了,这100万两白银永安帝也不想动用,他想着留在明年开春,继续对突厥用兵使用的。

这就是永安帝为难的地方,他没有杨竞那种开源的本事,就只能选择节流了。一旦节流,好多事情就没法干了。像永安帝,连打仗这么大的事情,都得抠抠搜搜的。算是慢慢舔舐伤口吧。

大梁的很多做法,是历朝历代封建社会的真实写照,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抵如此。

当然了,大梁朝廷的这些具体举措,政保署一一探查清楚,传回了辽藩,杨竞虽然处在距离长安城几千里外的襄平郡,对长安城的动态也是了如指掌。

其实永安帝很羡慕辽藩的情报能力,但是这种东西,羡慕不来,辽藩三大情报机构,每年耗费近百万银元,要不是有杨竞这个搞钱小能手的穿越者,辽藩也养不起。

任何一个政权,最重要就是赚钱和花钱。永安帝是个合格的封建帝王,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优秀的封建帝王。但是杨竞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王爷或者皇帝,他反而像个会计,在不断的计算着辽藩这辆庞大机器运转所需要的资金。

本来这次杨竞出巡,是想看看基层治理和移民的情况的,但是因为突厥的事情耽误了。没办法,他只能把采风署正卿石琳叫来,了解一下辽藩的基层情况。

石琳原来是通政司的官员,后来杨竞觉得她不错,忠心程度也够,在成立采风署的时候,就把她调到采风署当一把手去了。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其他的原因,石琳和其夫君异常恩爱,当时杨竞得知,更加兴奋了,就把石琳给潜了,算是为了补偿石琳吧,才给石琳调整的岗位。

“臣参见陛下”一身正五品大红官服的石琳向杨竞行礼。

“起来吧”杨竞随意的说道,“李德全,赐座”

石琳谢后,坐了下来,“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是这样,前段时间,朕本来想到吉林郡和龙江郡巡视一番,看看基层治理和东部开发移民情况,但是由于对突厥作战,计划就被打乱了”杨竞解释道,“采风署对整个辽藩的政情和民情比较了解,找你来,就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石琳心里长出了一口气,虽然已经背叛夫君多次了,但是还是心里有芥蒂,所以一听见杨竞召她去行宫,她心里就比较打鼓,好在杨竞让她来,只是询问工作上的事情。

说到工作,石琳又恢复了那副干练的状态,“陛下,现在辽藩整个政情还是不错的。今年几大工程按照计划推进,内阁、各部院、各郡的官员工作都很拼,采风署收到的百姓告状件也比较少”

杨竞点点头,他也知道,辽藩官员的俸禄虽然很高,但是工作也是十分的累。主要是杨竞不断推进各项重大工作,具体落实的还是各级官员。好在辽藩官员的素质非常好,年龄结构也很年轻,所以还能支撑的住。

“特别是陛下推行扫黑除恶专项工作以来,一些基层官员和司法官员包庇黑恶势力得到了揭露和惩罚,百姓对吏治清明的感受更加的明显,对朝廷的支持力度很高”石琳很有做官的天赋,在回答杨竞奏报的时候,还知道把近期朝廷各大重点工作融合在一起。

这就厉害了,很多看官不知道怎么和领导汇报工作,其实和领导汇报工作,无非就是说明干了多少工作、遇见什么困难,达成什么效果。这是普通的汇报。

高端的汇报则是把上述内容都说了,还能表达出自己的不容易和领导的英明,要是能和朝廷的大政方针联系在一起,就更好了。石琳就是这么做的。

“做的不错,说说民情”杨竞点头说道。

“陛下,民情部分,说实话不是太好”石琳开门见山的说道。

“哦?说说看,是基层治理不好,还是移民情况不好?”杨竞露出了严肃的神色,问道。

“回陛下,无论是基层治理还是移民情况,都不怎么好”石琳老老实实的说道。

“具体呢?”杨竞追问。

“水土不服”石琳肯定的说出了四个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