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梁辽王 > 第37章 社会责任

大梁辽王 第37章 社会责任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20:19:01 来源:小说旗

四海银行汇报结束以后,已经汇报三家了,剩下的,就该辽能公司、辽运公司、辽工公司、辽农公司、辽纺公司和辽建公司汇报了。

“辽能公司汇报吧”杨竞实在是承受不住官员们的目光了,继续推进会议。

“陛下,辽能公司汇报”辽能公司主办王宜站起来说道:

“辽能公司总部设置襄平城,目前有阜新煤矿、抚顺煤矿和鹤县煤矿三座石炭(煤)矿,年产石炭2亿斤,拥有矿工2万名,刨除运营成本,去年的净利润是亏损10万银元”

王宜的话说完,在座的官员都很惊讶,听过了襄平商号、奉天银行和四海银行的巨额盈利,没想到辽能集团,竟然还亏损了10万多银元。

杨竞面色没有变化,心里却是一阵苦笑,果然金融企业不断赚钱,能源企业却是一直赔钱。

“具体说说”杨竞随意的开口说道。

“陛下,其实三个石炭矿每年开采2亿斤石炭不少了,平均到每个矿工,每个矿工每年开采1万斤。每年的综合成本,包括工人工资,总成本在30万银元左右,可是2亿斤石炭,按照每千斤1块银元计算,只能卖20万银元,每年亏损就达到了10万银元”王宜解释道。

矿工每年的工钱在12块银元左右,加上开采成本,每年工资就是24万银元。加上开采的物料等成本,30万银元的总成本其实很低了,这也看得出来,其实王宜本事不差。

“王大人,一块银元买一千斤石炭,定价是不是太低了。要知道,一块银元只能买200斤上好的木柴,但是一千斤石炭可以顶得上1500斤上好的木柴了”沈婉终于忍不住了,问道。

杨竞看着沈婉认真的样子,会心一笑,他回忆了一下他那个时代的化学知识,煤的热值的确比木柴的热值大1.2-1.5倍左右,一斤石炭顶得上1斤半木柴说得过去。

“沈主事,您有所不知,其实本官的建议是一块银元买200斤石炭,即使这样,百姓也比买木柴节省三分之一的成本,可是陛下不让啊,陛下的定价就是一块银元一千斤石炭”王宜无奈的说道。

其实下面这些大臣,都是执掌一个超级大企业的掌门人,这么点经济账肯定会算,石炭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宝贵了,体积小、热量高,好储存,还安全,毕竟木柴堆多了还容易起火自燃,但是石炭不会,可是陛下为什么卖的这么便宜呢?

而且从陛下开设奉天银行和四海银行来看,陛下十分在意钱财的,甚至连铸币税、接受贪官存款这种事情都干的出来,没道理石炭就赔本卖啊?

杨竞知道这些大臣心中有疑问,索性就直接解答了:

“朕知道你们心中的疑问,朕今天想告诉你一个道理,就是企业不仅要有经济效益,还有要社会效益,在盈利的同时,还有兼顾社会利益”

杨竞扫了众位大臣一眼,接着说道,“可能你们还有些不理解,朕就举个例子:四海银行收的是大梁贪官的钱,这个钱为什么不收?不说别的,今年仅仅是修建官道和运河,朕就投入了1000万银元,而且全是朕的内帑。朕的内帑哪里来的?还不是你们管理的这些企业赚的,这其中就包括四海银行,相当于,大梁的贪官出钱给辽藩修桥铺路”

“咱们对大梁的战争是全面的战争,边军和神策军在战场上的胜利固然重要,可是你们带领企业尽可能摧毁大梁的经济,也很重要。礼部带领宣传司和翰林院尽可能摧毁大梁的民心也很重要,这是一体两面的事”

“可是朕为什么又把石炭定价这么便宜呢?因为贵了百姓买不起。”杨竞歇了口气,接着说道,“知道百姓为什么每天只吃两餐吗?用不起燃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知道在农村,百姓被宗族欺负也离不开宗族的原因吗?也是因为燃料”

“所以,朕才把石炭的价格定的这么低,说实话,节省点用,一块银元就够买一家人全面做饭用的石炭了,两块银元就够百姓买吃饭和取暖用的石炭了。朕又怎么会因为区区几块银元,就看着朕的子民忍饥挨冻呢?”

杨竞的话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在这些官员心中惊起了阵阵涟漪,他们根本没听说过这种说法,但是本能的就觉得杨竞说的对。

特别是沈婉,看着杨竞目光流转,简直对杨竞崇拜到了极点。陛下不仅仁政爱民,而且还有层出不穷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能赚钱、会花钱的男人就是帅。

“你们说,怎么才算是仁政爱民?”杨竞没有继续说石炭的事,反而问了一个每个官员、每一位君主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众官员除了知春和柳峻,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还都是进士。即使是知春,也是在皇宫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柳峻曾经也有过功名,见识不俗,但是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杨竞。

“陛下,奴婢以为,让百姓安居乐业,就是仁政爱民”知春毕竟和杨竞亲近,所以就由他回答了。

“安居乐业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呢?”杨竞又问道。

众官员知道,陛下这是要说事了,一个个露出洗耳恭听的神色,“恭聆陛下圣训”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杨竞慢慢的说道,“这是朕以为的仁政爱民”

洁其居,就是让百姓住的干净整洁;美其服,就是让百姓穿的暖和;饱其食,就是让百姓吃的饱饭。而摩厉之于义,就是百姓吃饱穿暖、居有定所的时候,就知道学习礼仪了。

“为了让百姓洁其居,朕创办了辽工公司、辽建公司”

“为了让百姓美其服,朕创办了辽纺公司和辽运公司。”

“为了让百姓饱其食,朕创办了辽能公司和辽农公司”

“其实还有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这些就是襄平商号、奉天银行和四海银行存在的意义了”

“这下你们明白你们所管理的企业所存在的意义了吧?”杨竞笑着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