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顾知微这般一问,琴儿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慌乱,像是被人看穿了心底最隐秘的心事。
她下意识地别过头,避开顾知微的目光,声音微微发颤,急忙否认道:
“小姐,我没有想家,真的。”
可那微微泛红的眼眶,还有不自觉揪紧衣角的手,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她的口是心非。
顾知微看着琴儿这副模样,心中满是怜惜。她轻轻伸出手,温柔地拍了拍琴儿的肩膀,轻声安慰道:
“琴儿,你别瞒着我,我都懂。
你放心,只要寻得合适的时机,假以时日,我一定想办法把你送出宫去,让你回家,与家人团聚。”
琴儿猛地转过头,眼中泪光闪烁,怔怔地看着顾知微。
她的嘴唇微微颤动,像是有千言万语想要说出口,可最终却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主仆二人就这样对视着,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许久,许久,琴儿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上,溅起微小的泪花。
她张了张嘴,却依旧没能发出声音,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顾知微现在很庆幸当初没有坚持让芯儿也来,如果芯儿来了岂不是也害苦了芯儿。
良久,她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起身,踱步至书架前。
指尖在一排排书卷上轻轻滑过,最终停留在一本略显陈旧的《女诫》上。
她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仿佛捧起的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这本《女诫》,陪伴她度过了无数个难熬的日夜。
每当伤心难过、彷徨无助之时,她总会下意识地翻开它。
纸张已经微微泛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每一页的字里行间,都承载着她的泪水与心事。
顾府之内,此刻也乱作一团,往日的宁静与威严全然不见。苏如凌坐在内室之中,眉头紧锁,满心忧愁。
她原本想着,让知微进宫,便能远离尘世纷扰,寻得一方安宁。
可谁能料到,乌兰国公主与皇上和亲的消息刚传来,太后又派嬷嬷告知,查都王子也有意与本朝联姻,希望宰相府能从中周旋,寻觅合适的女子。
这突如其来的压力,让苏如凌一时有些喘不过气。
她心里犯起了难,这合适的佳人,究竟要去哪里找寻呢?
偏偏在这时候,她想起了百花宴会上的情景。
那时,顾沁瑶与查都王子曾有过一面之缘,太后得知后,觉得这是天赐的缘分,便有意促成这桩婚事,盼着能成就一段佳话。
苏如凌想到这里,心中满是不舍。
沁瑶是她的心头肉,要让女儿远嫁异国他乡,从此天各一方,她如何能舍得?
太后的话,却又如同紧箍咒一般,时刻在她耳边回响,让她不敢违抗。
苏如凌几次三番,鼓起勇气想要把这件事告诉顾青平,可身为宰相的他,每日忙于朝堂事务,早出晚归,不是在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就是被皇上召进宫商议要事。
每次苏如凌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话到嘴边,看着顾青平疲惫又忙碌的身影,又生生咽了回去。
顾青平哪有空理会这些儿女情长的琐事呢?
苏如凌陷入了两难的困境,痛苦不堪。
既不能告知丈夫,也不能和女儿透露半句,只能将这份沉重的心事,独自藏在心底。
她望着窗外的庭院,花开花落,却无心欣赏,满心都是对女儿未来的担忧 。
近日,皇宫内处处洋溢着喜乐的氛围,大红的绸带装点着宫殿的角角落落;
五彩的灯笼高高悬挂,将整个皇宫映照得金碧辉煌。
这一切,皆是为了迎接乌兰国公主入宫。
今日,正是乌兰国公主入宫的第一天,那盛大的场面,气势恢宏,阵仗之大连见惯了大场面的宫人们都暗自咋舌。
长长的仪仗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宫门一直延伸到后宫。
乌兰国公主身着华丽的异国服饰,头戴璀璨的珠宝,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皇宫。
她的一颦一笑,尽显异域风情,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当繁琐的入宫仪式一一举行完毕,按照皇家习俗,皇上要与刚入宫的乌兰国公主共饮合欢酒。
皇上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满是对新妃的喜爱。
乌兰国公主则微微颔首,脸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含羞一笑,那娇俏的模样,当真是我见犹怜。
两人举杯相碰,轻抿美酒,这一幕和谐而美好,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投来羡慕的目光。
乌兰国的查都王子也站在一旁,目光温和,真心实意地为自己的妹妹送上祝福,言辞之间满是关切与不舍。
然而,这温馨美好的画面,在皇后纳兰静的眼中,却如同一根根尖锐的荆刺,扎得她心生疼痛。
她脸上虽维持着皇后的端庄与威仪,嘴角挂着得体的微笑,可眼底那一抹不易察觉的嫉妒与不满,却暴露了她内心的真实情绪。
在这各怀心思的氛围中,众人纷纷说着祝福的话语,声音此起彼伏,回荡在宫殿之中。
可那热闹的表象之下,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自己的盘算与心事 。
宴会上,丝竹悠扬,酒香与佳肴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宫殿。
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太后目光扫视全场,见宴会已至佳境,众人兴致正浓,便将目光落在乌查都身上。
她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慈爱且恳切的笑容,语气里满是关怀,缓缓说道:
“早就听闻兰妃常常提起查都王子,今日得见,果真是一表人才,和兰妃形容的丝毫不差啊。”
太后这看似平常的话语,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托托木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顿,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太后,心底暗自思忖:
太后突然提起这话,究竟是何用意?是单纯的夸赞,还是另有深意?
查都王子同样心中一动,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可那低垂的眼眸里,闪过一丝警惕与思索。
他在脑海中迅速回顾着近期的朝堂局势以及各方势力的动态,猜测着太后此举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
在这金碧辉煌、热闹非凡的宴会上,觥筹交错间,查都王子听闻太后的夸赞,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谦逊有礼的笑容;
微微欠身,恭敬回应道:
“太后谬赞,能得太后和兰妃娘娘挂念,查都深感荣幸。”
太后笑意盈盈,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探寻,紧接着问道:
“听闻查都王子年少有为,不知如今是否已经婚配?”
查都王子心中一凛,已然大概猜到太后的意图,神色却依旧淡定从容,礼貌作答:
“多谢太后关心,查都已有王妃。”
太后轻轻颔首,笑容未减,话锋一转:
“在这世间,哪个男儿不是三妻四妾。若能有我朝女子与查都王子喜结良缘,那可真是一段佳话啊。”
查都王子嘴角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不卑不亢地说道:
“谢过太后夸奖,缘分一事,还需顺其自然,慢慢等待。”
太后似是对这个话题兴致颇高,紧接着又问:
“那不知查都王子在我朝,可有遇到心仪的女子?”
这话一出,查都王子的脸瞬间微微一红,不过那一抹红晕稍纵即逝,快得让人以为只是烛光闪烁造成的错觉。
太后将这细微的变化尽收眼底,不禁笑着打趣道:
“看来是有了!是哪家的姑娘如此幸运?改日哀家去替你说说,说不定能成就一段好姻缘。”
查都王子连忙起身,再次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
“若真有那一日,查都定当感激太后的恩情。”
刚刚被封为兰妃的乌查兰也站起身来,替哥哥说道:
“谢过太后的美意。”
太后看着乌查兰,半开玩笑地说:
“兰妃啊,你如今已是皇家的人,该改口叫母后了。”
乌查兰脸颊瞬间变得绯红,轻声说道:“谢谢母后。”
这一番你来我往的对话,让原本热闹的宴会现场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
皇后坐在主位上,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有些僵硬,其他嫔妃们也面面相觑,眼神中或多或少都流露出尴尬与复杂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