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马伏山纪事 > 第二十三章 童家之变

马伏山纪事 第二十三章 童家之变

作者:美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3 20:55: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说童家大嫂捉鱼挨批评的事件看,有人说是小题大做,当时我就还是小孩,不经世事,拿到现在我看,王队长是官场老手,他这一整,一是起了杀一儆百的作用,二是消除了工作上的拦路虎。

大家对童家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这个起因还是因为副队长的事情。从老一辈说,童家老大因年龄到了花甲,他的队长卸任后,本想让其弟接班,可这个时候偏偏王德海退伍回到老家,老童队长的计划泡汤,第二次机会是副队长有了位置,可六爷又回来了。

这可把老童队长的唯一兄弟童缘的队长梦彻底搅破了,那童缘也是奔五的人,打心眼里不舒服。

当然童家也有骄傲与称霸的本钱。童缘一家人口众多。以前在老家时多次听老人们传说,童家的父亲是个老地理先生,声誉在当地还算不错,他的堪舆手艺也还是说得过去。

老先生在他生前就给自己找好了死后的归宿,就是屋后小草坡的一棵老槐树旁,字头是丁山癸向,再三强调,墓不修山,不立碑,保持土堆堆不走样就可以了。

老先生在临死前说了,几辈人都是子女稀少,他要以自己占着这块土地后,用风水来助力子孙繁衍生息,人丁兴旺。

这些传说,我权当龙门阵听一听,可实际来说,童缘家在全大队也算是大家庭。

有七男三女,外加父母共12口人。由于人口众多,家庭经济困难,三男与五男都送人了,家里就剩下十口人。

可前不久,才三岁的幺儿子发高烧,住在本院子的赤脚医生却不在家,到大巴山上很远的地方采草药,用了一些土办法没有退烧,还没有来得及到医院医治,就夭折了。

人口就降到九人。童家人因经济原因,都没有读多少书,可以说,连一个初中生都没有,只有后来的最小的男孩一个人把小学读毕业的。

没有文化,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不讲道理,我们所说的蛮横无理。加之人多,动不动就支脚动手,打架吵架,十有**都与童家有关,他家称王称霸是出了名的,一些人口少的家庭都有些畏惧三分。

我家也算大家庭,但都不及他家。特别是原大哥去世后,力量的天坪砝码一下就偏向童家。

童家与我家也发生过好几次纠纷,有一次都动起手来,要不是王队长及时赶到并强加劝住,也许会发生流血事件,很危险的。

那时,我们大哥结婚后,准备分家,需要修一间猪圈,外加一个粪坑,就在挖粪坑时,童家来阻拦了。

本来,大嫂还是童家老婆亲侄女,媒婆就是童家老婆子,他们怎么一点也不顾及这个亲戚关系呢?

童家之所以要成全这门亲事,除了我大哥人长得帅之外,还学会了缝纫技术,在附近还算小有名气。

说媒的提亲的还不少。当然大嫂很漂亮,人长得高,一米六几,身体很健康,也很勤劳,干活出力,嫁到我家,大家都很满意。

也就很感激童家的成人之美。在为大哥修猪圈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童家实在没有给面子,特别是不给大嫂的面子。

这个直接后果就是,大嫂翻脸了,也打算不认这个姑姑与姑爷,还有那些前来插手阻拦建修猪圈项目的表哥们。

通过童家阻拦我家建修的事件,王队长察觉这童家是有些不像话,应该找个合适的机会好好修理一下,不然以后更会肆无忌惮。

所以就有这个因捉鱼造成破坏农业生产的

“罪名”。从此,童家大大小小,都象变了个人似的,一个二个都规矩多了。

童家不闹事,四队开始变得风清气正。有了这个良好的局面,我打心眼里佩服王队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