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马伏山纪事 > 第二十六章 两家结怨(三)

马伏山纪事 第二十六章 两家结怨(三)

作者:美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3 20:55: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了缓和两家关系,我也是做了一些努力的。那是童家第一次办夜场,我当时不在本地,还专门叫我母亲以我的名义写礼金。这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第二次参加童家的夜场,是一个冬天的下午,也是我母亲去世前的两个月。说来那天很巧合,居然是一个队两家同时办夜场。一个是在四合头,龙王台东面,马老师的妻子才62岁就去世了,我只接到母亲给我的这个信号,于是去参加追思会夜场,还送了花圈。没有想到的是,车子一停下来,在龙王台的西面就发现童家大哥家扎起灵堂,满满一坝子人,穿着白色孝服的人到处都是。惊奇地问老乡是怎么回事?

原来童家婆子,也就是我大嫂的姑姑也是当晚的夜场。我毫不犹豫地先去了童家,到灵堂给老太婆磕了头表示参灵祭拜,烧香化钱,按照农村风俗做完了,并向童大哥、二哥、三哥等一一问候节哀,在席桌边坐着,喝了一口热茶,到人情登记处写了100元礼金,这在当时不算少,一般都写几十元。并与前来坐夜的老乡交谈一会,就离开了童家,再去参加师母的追思会夜场。

这是我到乡村老家一天参加两场夜场的唯一次。当然童家的不在计划之中,是偶然遇见的,又不去不行。我在师母出殡上坡后回到老家看望母亲,就连母亲都说,没有跟你说信,是认为童家跟你没有多大关系,你不会去送人情礼金的。我跟母亲提醒了,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们上一辈的冤仇不能再延续到下一辈或下几辈。冤家宜解不宜结嘛。何况,童家老婆子不是还救过二哥的小命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母亲说:你不提起童家老婆子救你二哥的事情,我早就忘记了。

我说:救命之恩,永远也不能忘,不仅我们不能忘记,还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我们子子孙孙都要记住童家给我们留下的最大一笔精神财富。

那是一九五六年的天干物燥的秋天,二哥出生后满半岁。我们老木屋组成的三合面大院子里,一共居住着我家和二爷、三爷,还有西面的马家和李万家,院子里堆码了秋天收回的柴草和稻谷枯草。三爷中午来到我家火塘取火种回去烧火做饭,不小心把枯草里的火石遗漏到柴草堆里,在秋风吹拂下,燃起了熊熊大火,把三家姚姓人家烧了个精光,幸好二哥被大火烤醒哇哇大叫,那叫声撕心裂肺,让首先来到现场的童家大妈发现,毫不犹豫的冲进里屋,把二哥抱出来了。粮食衣物家具什么也没有抢出来,唯一得救的就是二哥想小命。

二哥长大成人后,脾气暴躁,要是谁跟他过意不去,不讲道理,或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他就会打抱不平,先下手为强,动手打人。有一个栽秧季节大家都为了抢水早遭殃,大嫂在龙王台老井上头挖过水田缺时,童家大哥居然不让她挖缺放水,还在动言语的同时抓住大嫂的手臂。刚好二哥来挑水发现,丢下扁担,跑到童大哥跟前,当头就是一记重拳,把童大哥打得眼冒金花,晕头转向后倒下去了。大家都知道童家大哥是一个打石匠,开山甩大锤,力气大得很。人人都畏惧三分,偏偏二哥初生牛犊不怕虎,先动手制服了他。他老妈来为大儿子撑腰,叫二哥说个为什么要打她大儿子。二哥说出了三个理由,一是男不和女斗,这点最起码的道理都不懂,这还叫出过远门的男子汉吗?二是对自己亲表妹都不放过,还想支脚动手,这还是人吗?三是天上落下来的水,大家都有一份,你老大家的田是过水田,为什么不让人放点水打老荒栽秧,不想让人活下去吗?童大妈跟自己有救命之恩,我绝对不会对你无理,你骂我打我是不会计较的。童家大妈二话不说就回去了,还教育了一阵自己的大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