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穿越成为首富之子,体验人生百态 > 第114章 为祖国献上元旦礼物

画面切至京都,晨光未散,人民大会堂灯火通明。

全国顶尖历史学者、高校历史教授纷纷接到紧急通知,所有教学任务与在研课题暂停,统一召集至会堂

只为一项紧急任务:文物鉴定。

进场前,他们的手机与一切通信设备被集中保管,连通外界的唯一方式被切断。

任兴国与文化部长并肩走上讲台,声音庄重。

“ 各位教授,各位同志。”

“ 这次叫大家来的原因,是因为有人无偿向国家捐献了一批文物。”

“ 后天就是元旦了,希望大家能在元旦前完成文物的鉴定工作。”

“ 为祖国献上生日礼物。”

任兴国话音落下,大门缓缓打开。

一排排身着白手套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木箱、恒温箱、锦盒一一抬入,细致摆放在人民大会堂内。文物数量之多,令人瞠目。

一件接一件地运进来,整整搬了半个小时仍未结束。

这正是选择人民大会堂的原因之一——全国再无第二处场地,能同时容纳五百多件国宝级文物。

哪怕是如此恢弘的会堂,长桌已被摆满三层,连走道都临时架起展示台,一件件文物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一开始还在交头接耳的教授们,顷刻间集体噤声。

然后,爆发出第一声惊呼:

“这是……这是商代的双羊尊?!这不是被英博定为镇馆之宝的吗?!”

“兽首!我看见三个兽首了!蛇首、鸡首、羊首全在!”

“天哪……这是《女史箴图》!这是我们学术界公认永无归期的孤本!”

“曜变天目……这不是早年间日本官方声明‘永久典藏’的吗?!”

“虎食人卣?!我上个月还在写他的研究论文!这不可能……我竟然能亲眼看到它!”

惊呼此起彼伏,原本端坐的教授们纷纷站起身,或是探身眯眼细看,或是上前抚摸、绕行端详,像久别重逢的亲人般。

几位老教授激动得声音颤抖,眼眶泛红。

“这些文物……流浪海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现在,真的回来了?”

赵斌教授紧紧握着椅背,喉头哽咽:“它们不是冰冷的器物,是我们的根

有学者已经热泪盈眶,摘下眼镜擦拭眼角,语无伦次。

他们曾在无数场国际会议上据理力争,曾写过无数篇学术论文呼吁文物归还,甚至有人在年轻时就以“文物回归”为终生梦想。

可几十年过去,大多只得到一句冷冰冰的“无可奉还”。

如今,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些文物是怎么回来的?谁……有这个能力?”

“我们用了几十年,都没成功啊……”

可这个疑问很快被扑面而来的“科研狂热”替代。

纷纷返回席位、戴上手套、取出工具,进入状态。

几十人迅速分组、编号、分类鉴定,桌面被分区,每一寸文物都被视若至宝,反复核对、比对文献、图册、拓片。

整个人民大会堂,一夜不熄灯,连空气都在震颤。

二十分钟后,原本鸦雀无声的大会堂,被几声高呼猛然打破。

“真品!!!”

“我以我的生命、我的学术声誉起誓——《商代双羊尊》绝无造假!”

“确认完毕,三个兽首,工艺、锈色、纹理、残痕……全部对得上,是真的!”

“《女史箴图》墨迹未散,宣纸微脆……年代、笔意、断口,全都吻合!”

一件件文物接连被鉴定为真,热烈掌声随之一次次响起

教授席上的一位白发老学者,情绪激动到声音哽咽,扶着桌角轻轻坐下,他的手在发抖,却仍坚持记录每一笔鉴定结论。

“多少年了……”他喃喃道,

“我们在海外展览上被围观,在拍卖行里抬价,在新闻发布会上抗议,却连一件国宝都带不回来。”

这一夜,华国文化部长、任兴国,连同数十位最顶尖的历史学者,几乎无人合眼。

谁劝休息,谁就会被骂

原本预计至少一天半的工作量,在这一群老学者的疯狂投入下,竟在一夜间完成!

2018年12月31日,凌晨七点。

随着最后一件西周初年的青铜器——《康侯簋》的鉴定记录敲定为“真品”,人民大会堂陷入短暂的沉默。

下一秒,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全是真品!”

“532件,件件都是真品!”

任兴国长舒了一口气,站起身,深深向在场所有学者鞠了一躬:

“感谢你们为祖国的付出。”

他转身快步走出会场,车队早已等在外面。

目标——北海。

早晨八点整,一扇厚重的红木门缓缓被敲响。

“进。”

屋内,一位满头华发的老人正倚坐在沙发上,双眼布满血丝,显然整晚未眠。

“结果如何?”

任兴国神情凝重,却掩不住眼中的激动:“532件文物,全部为真!”

那一刻,屋内寂静片刻,随即老者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起身。

“好!好!好!!”

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久违的畅快与骄傲。

“安排下去,今天就对全国、对全世界发布文物回归消息!”

“美丽国若敢叫嚣——咱们奉陪到底!”

老人缓缓走向窗边,目光穿过清晨的晨曦,看着整座古老城市被朝阳染红,喃喃道:

“天佑华夏啊。”

郑市别墅内,任星云和白甜甜一觉睡到下午,窗外阳光透进来

任星云揉了揉眼睛,随手拿起手机,一看就愣住了。

爷爷任兴国发来了好几条信息,字句虽简,字里行间却藏不住那份激动:

【文物全部鉴定完毕,532件,全为真品。】

【今晚新闻联播将正式对全国发布消息。】

他静静地看着手机屏幕,眼神里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满足与安宁。

这一夜的辛苦,不白费。

晚上19点,《新闻联播》准时播出。

千千万万的华国百姓如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前,或是厨房里饭菜香气正浓,

或是客厅中老人正在戴着老花镜看书,小孩在沙发上打滚。

19点30分整,播音员按部就班地读完了当日新闻。

所有人以为节目即将结束,手伸向遥控器准备换台——

却发现,那句熟悉的结束语并没有响起。

镜头一转,两名主持人对着镜头,神色格外郑重,微笑中带着一丝激动与自豪。

“亲爱的华国观众朋友们。”

“也就是在今天,532件珍贵国宝文物回归祖国。”

“其中包括:失踪已久的三件《兽首》,《商代双羊尊》,《女史箴图》,《历代帝王图》,《圆明园四十景图》……”

“ 这是对祖国新的一年,最好的献礼!”

“ 也标志着华国文化工作的巨大成功。”

“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仍流落海外的每一件国宝,终将回到中华大地,回到它们的家。”

“ 感谢收看,我们明天见!”

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手中筷子停在半空,眼神愣住,仿佛时间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五百三十二件——

整整五百多件流落海外的国宝!

从未听说过,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能在一夜之间收回如此数量的文化瑰宝。

无数历史系的学生沸腾了,宿舍楼里一阵欢呼。

有老人默默擦了擦眼角的泪,想起当年课本里写的那一笔:“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数千件国宝惨遭掠夺。”

“等了大半辈子,国家终于越来越强盛了。”

斗音上,人民日报官方专门拍摄了五百多件国宝的图片。

并且制作成了视频,介绍每一件国宝前世今生。

其中不乏许多八国联军侵华掳走,这也是那些国家最好的罪证!

不到一个小时,这条视频便登顶热搜榜第一,点赞数以秒为单位狂飙。

而此时的大洋彼岸——美丽国

他们已经追踪到了关键人物陈圣的身份,海关、港口、机场全部戒严,但文物,却像从这个世界蒸发了一样,杳无踪影。

直到中午,他们终于意识到出了大事——

《新闻联播》的国际片段被同步转播,画面中,一件件他们刚刚展出的文物,正安然躺在华国的国家博物馆中。

不到72小时,五百多件文物飞越半个地球?!

还是在他们眼皮底下?!

更可怕的是,不只是他们。

英、法、德、日等几个参与展览的国家,也发现了不对劲——

他们各自提供的文物,此刻全都出现在华国的展示名单中,纷纷向美丽国发出质问。

美丽国再也藏不住了,被迫公开了这起震惊全球的“文物流失事件”。

官方发布通告,强烈要求华国立即归还所有文物。

对此,华国仅以一句话回应:

“孩子走得太久了,是时候回家了。”

全球哗然。

而此刻的白宫,总统办公室内,特没谱怒不可遏,将桌上的文件夹狠狠摔在地上。

“你告诉我,我现在还能怎么制裁华国?!”

“都是你们!全是你们这群饭桶,让美丽国沦为全球笑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