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 第44章 明察秋毫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第44章 明察秋毫

作者:西瓜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23:12:59 来源:小说旗

崔铭久慢吞吞地站出来,拱手行了一礼:“宁大人心胸如此宽广,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激。可说句实话,如今南梁的百姓还没适应新政权,能否再多给一点时间?”

宁烈微微颔首,似乎早就料到这一问,“那自然。我已经下达命令——未来三年南梁全境免征赋税,让大家安安心心过日子。另外,把仓库里的粮食拿出来救济灾民,该重建的村庄也要一一修好。”

当这个决定传开时,大殿内不少官员忽然松了口气,也有人悄悄击掌叫好。

其实,不光南梁的臣子,连北玄来的几位老狐狸都忍不住点头称善。

宁烈停顿片刻,扫视众人,道:“还有件事……我准备在南京办所新学府,两地学子皆可入读,一起交流切磋。顺便,再鼓励些商人往来,多走动、多做买卖,总比关门对立强得多。”

朝会结束后,他留下崔铭久单独谈话。

“崔大人,有桩旧事,在我心头压了很久,你是否愿意坦言?”

宁烈直视他双眼,没有半点回避,“关于我父亲宁万山,他死因你究竟知道多少?”

崔铭久脸色有点发白,下意识望向大殿顶,“大人怎会突然提起此事……”

“赵崇虽下令毒害家父,但以他那性格,只怕没胆量独自动手。我怀疑背后还有旁的人推波助澜。”

说这句话时,宁烈的语气冰冷到极点。

一阵沉默,如同石头落进井水。

最终,崔铭久叹出一口浊气,“您看得太清楚。当年天威将军之死,可不是赵崇一个人的主意……”

果不其然!

“是谁?”

“董承。”

他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唱,“董承和天威将军本是并肩肱骨,却观点迥异。董承主张打到底,要把北玄连根拔起;您父亲却坚持休养生息,两国相安无事最好不过。所以——两人才分道扬镳。”

“所以,是董承伙同赵崇杀了我父?”

“正是,”

崔铭久苦笑着摇头,“毒药就是董承备下,说服赵崇只是小菜一碟。”

宁烈指骨泛白,却还是强压怒火。

怪不得……每次想起董承那厌恶的目光,总觉得别扭,现在看来,全是罪疚作祟!

“大人,请息怒。”

崔铭久劝慰,“如今董承已战死沙场,那条命算作偿还血债吧。现在天下归一,大局更重要,不必为旧怨耗神。”

深呼吸、缓缓放松肩膀——宁烈终于恢复镇定。“你说得对,人都死了,这笔账也就翻篇罢。”

接下来,他像着魔一般扑进国家事务。

他先盯上南梁军队问题。

原效忠赵崇那帮兵,被拆散、另编,由北玄将领带队,从源头掐断隐患。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提拔真正忠义可靠的人,比如林旭,这些人在关键岗位上一展所长。

民生方面,新任王爷简直玩命减税,使劲拉农业发展,还让商贾们放心大胆做生意。

又挥手打开赵家金库,把那些珠宝田契分批发给穷户,又修水利又赈济灾民。

这些举措见效比预想中快。

本来还狐疑观望的南梁百姓,看见生活一天一天变好,那警惕劲儿逐渐消退,对新政权也不再抵触了。

差不多一个月后,京师来了使者,把司空玉写的诏书送到南京城。

平南大将军接旨!

宣诏声中洋溢着隆重——

镇南王,加封为总督南诸省,仅次于皇帝本人,希望好好辅佐共创盛世!

群臣齐道贺,有拍马屁凑热闹,也有真心高兴替他叫好的。

欢呼声浪里,只有宁烈自己难以释怀——他之前一直以为统一之后,会被召回京师参与谋划天下大计;

谁料等来的只是加爵留守南方……

这是信赖?还是戒备?荣宠还是冷落?

没人能答,只见他在众目睽睽下恭敬地拜谢:“微臣谨遵圣命!”

待使者离开,老周终究憋不住开腔:“王爷,这陛下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宁烈笑容淡淡:“不用担忧,陛下或许忌惮权柄过重,就想让我远离中枢。但对我来说,这安排正合心意。这片土地有我的根,我甘愿留下治理老家。”

林旭皱眉道,“万一宫廷小人煽风点火,对王爷构成威胁怎么办?”

胸有成竹,一个字都未慌乱。

“彼此了解多年,我跟陛下情谊深厚,更何况,还有‘宁钩’撑腰呢。”

聊起‘宁钩’,使者刚巧带来了刘谨密信。

信上详细描述京城局势:司空玉极力肯定镇南王功劳,可偏偏有人暗里挑拨,说他功高震主、不安分守己……

果然如此!宁烈收信后轻叹:看样子,我必须主动表明态度才行……

没耽搁多久,他亲自挑选厚礼和长信,让最靠谱的一名随从赶赴京都向司空玉解释衷肠、递交忠诚状表决心。

与此同时,治理地方绝不能掉链子。

他频繁出巡,有时甚至混在人群里听老百姓唠嗑,一路抓紧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各省秩序很快井然起来,小市集与田野焕发生机,比过去热闹许多倍。

半年过去,新书信从京都飞至南京。

司空玉不仅表达认可,还表示希望适时请他回朝述职共议天下之策。

陛下改变态度了吗?

念及此处,他把书信念给老周和林旭听:“总算露出转机啊。”

林旭追问:“那咱们什么时候启程?”

思索间,宁烈摇摇头,“再等等–南方基础未稳,需巩固胜局。一切妥帖,再考虑回京。”

三个月弹指而过,此地尘埃落定。他终于拍板启程返京:

“林旭,你把南京稳住;老周跟我一起走。另外让人为昭阳公主她们递个消息,就说我要回去了。”

自打统一之后,他曾邀请贵女们返回故土,但多数选择留在北玄,包括昭阳公主也是如此,仅少数几位随家眷归乡。

为了显示尊重与无私,他特意减少随行人员,以示自身坦荡无二念。

上路当天,每经一路村镇,总有人提前知晓消息,无数男女老幼夹道欢迎,为他的归途染上一抹亮丽底色——沸腾的人海如涌动江河,将一路寒风都烤化成温暖春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