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嫁残疾军官被娇宠,真千金悔断肠 > 第222章 那还犹豫啥,干啊!

陈部长和邓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陈部长手指轻轻敲着搪瓷缸:“种苗、种植、管护、炮制这些都你亲自经手?”

宋嘉点头,“我会亲自带着社员们从育苗开始,手把手教他们种植技术。采收后还要教他们晾晒炮制,保证药材品质。”

陈部长突然拍案而起,“那还犹豫啥,干啊!二十亩够不够?要不给你五十亩?不,一百亩!”

反正现在县里多出二千亩地,粮食指标肯定能超额完成!

要是能在粮食增产的情况下,还能让集体增加收益,那可是给全县开了条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虽说宋嘉要分走三成收益,但一亩地种粮食顶天赚三十四块,种药材却能净落一百一。

何况种苗、技术全是人家姑娘掏的,这买卖怎么算都划算。

宋嘉抿嘴一笑:“您们就不怕我搞砸了?”

“说这话!你要是能搞砸,那我们这农业部的技术员早该卷铺盖回家种红薯了!” 陈部长哈哈大笑。

宋嘉正色道:“我没种过药材,就先种二十亩金线草试试水。这种草药生长周期短,2-3个月就能成熟一茬,一年可以种三茬。”

其实,比金线草更值钱的药材还有很多。

之所以选择种植它,是因为近年来市场需求量暴增,但人工种植技术不成熟,产量一直很低。

即使大量采挖野生金线草,仍然供不应求。

而她用木系异能优化过的种苗,正好能解决这个技术难题,不仅能提高存活率,还能缩短生长周期。

再一个就是,奉池县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金线草。

中医用药讲究药性。

只有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生长的药材,药效才能达到最佳。

这也是后世中医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真正优质的原产地药材大多流向了国外,很多中药材企业被境外资本收购,国内用的反而是药效大打折扣的异地大棚种植品。

所以,中医再高明,没有好药材也难显疗效。

奉池县只是她的第一个药材基地,将来她一定要把道地药材的培育种植推广到全国,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守住。

不过这事急不得,眼下最重要的是把这里的试点做好。

“等第一茬金线草实验成功,头茬春小麦收起来后,就可以加大种植面积。”

宋嘉补充道:“而且不止是金线草,只要适合咱们这里土质、气候的药材都能尝试,像市面上那些几块钱一斤的药材,只要条件合适,都可以种。”

几块钱一斤?那得赚多少钱?

陈部长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这以后县里有钱了,他们想搞研究,还不是想买啥买啥?

就不用天天向上级打报告申请经费,还抠抠搜搜的批不下来。

他越想越激动,转头看向邓泰:“书记,你还在想啥呢?这好事儿可不能错过啊!”

邓泰却微微皱眉,目光落在宋嘉身上,“丫头,你是不是……有身子了?这活儿能扛得住吗?”

“啥?小宋你怀孕了?”陈部长猛地瞪大眼睛,“瞧我这急性子!那这……”

宋嘉笑了笑,“已经过了前三个月,稳着呢。我身体壮实得很,至少头茬种植到收割,我能全程盯着,没问题。”

邓泰见她神色坦然,这才放下心来,点点头道:“种草药这事,确实符合‘以副养农’的政策。不过……”

他略一沉吟,“得定个章程,凡是大队用来种草药的耕地,收成后每上交五十斤草药,县里就返还一百斤原粮。这样既能发展副业,又不耽误社员口粮。”

陈部长立即附和:“这个办法好!既能让社员安心种药材,又能保证粮食供应。”

邓泰转向陈部长,“那就这么定下,先在红星公社上河村大队成立个‘药材种植科研组’,宋嘉同志任技术指导。按规矩,除了三成技术奖励外,每天再给她记十个工分。”

“小刘,去拟个文件出来,返粮政策也要写进文件里。”邓泰吩咐道:“今天就把这事儿定下来。”

省得这丫头大着肚子来回跑。

刘技术员连忙应下,匆匆去准备材料。

邓泰从口袋取出一个信封,轻轻推到宋嘉面前:“丫头,这是你之前低温盐碱地改良技术,上面批下来的奖励。”

宋嘉接过信封,指尖一捻,还真不少,整整五十张大团结。

她眼睛一亮,笑得眉眼弯弯,“谢谢邓伯伯!”

“谢什么。”邓泰摆摆手,“这是你应得的。要不是你这技术,县里哪能多开两千亩地?”

刘技术员很快拟好文件回来,崭新的红头文件上墨迹未干。

邓泰接过钢笔,在落款处郑重签下名字,又从取出县委大印,“啪”地一声盖在纸上。

宋嘉捧着文件走出县委大院时,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成为中药材企业家第一步,get!

从县委大院出来,宋嘉去了趟供销社。

买了五十斤细粮、五十斤粗粮,又添置了些肥皂、火柴等日用品。

这些粮票还是宋哲省下来的,加上邓书记特意补贴的。

现在除了家里人吃,还要往牛棚送,粮食消耗得特别快。

这一买,粮票又没了。

得时不时催生些水稻在空间备着了。

买完东西,宋嘉便骑着自行车到医馆。

开春后天气渐暖,风寒感冒的人少了许多,叶老头正躺在摇椅上假寐,听到脚步声才懒洋洋地掀开眼皮。

宋嘉拿出红头文件,兴冲冲地把种植草药的计划,和自己将打造中药材产业的雄心壮志讲了一遍。

叶大夫起初还半眯着眼听,可当宋嘉说到“将来国家的中草药很可能会被外资控制,优质药材流往国外,国内反而用劣质药材”时,老爷子猛地坐直了身子,摇椅“嘎吱”一声响。

“什么?”叶大夫竖起眼睛,“那些洋鬼子连我们的药材都惦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