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短故事志 > 八王混战山河碎 五胡乱华九州殇3

短故事志 八王混战山河碎 五胡乱华九州殇3

作者:傲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11:20:32 来源:小说旗

八王混战山河碎 五胡乱华九州殇

上回书说到赵王司马伦毒杀贾南风,本以为能独揽大权、稳坐朝堂,却不想这不过是拉开了八王之乱的血腥大幕,西晋王朝自此陷入了一场长达十六年的权力厮杀!列位看官,且听我细细道来这乱世风云。

司马伦囚禁贾南风后,矫诏自封相国,独揽朝中大权。公元301年正月,他更是直接废掉晋惠帝,自己登基称帝。这一举动,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了一瓢冷水,彻底激怒了其他藩王。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等人纷纷起兵声讨,以“勤王”之名,讨伐司马伦的篡位之举。

几方势力在洛阳周边展开激战,那战场上是旌旗蔽日,金鼓震天!司马伦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少,但大多是临时拼凑,士气低落。而司马冏、司马颖等人率领的联军则是士气高昂,志在夺回正统。双方在黄桥一战中,司马伦的军队死伤近万,溃不成军。最终,司马伦兵败被擒,仅仅做了四个月的皇帝,就被逼喝下金屑酒自尽,晋惠帝得以复位。

司马冏因首倡义举,迎回惠帝,自认为功劳最大,于是独揽朝政,骄奢淫逸,比司马伦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洛阳大建宫室,广纳美女,日夜饮宴作乐,对朝廷事务却不闻不问。河间王司马颙对此极为不满,便联合长沙王司马乂,起兵讨伐司马冏。司马冏慌忙调兵抵抗,双方在洛阳城内展开巷战。这一场厮杀,直杀得洛阳城血流成河,百姓们躲在家中,日夜惶恐不安。最终,司马乂杀死司马冏,掌握了朝政大权。

然而,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司马颙见司马乂掌权,心中不服,又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再次起兵攻打洛阳。司马乂率军顽强抵抗,双方僵持不下。这时,东海王司马越见有机可乘,竟然在城内发动政变,逮捕了司马乂,将其交给司马颙的部将张方。张方残忍地将司马乂用火烤死,手段之毒辣,令人发指!

司马颖和司马颙掌握朝政后,矛盾又逐渐显现。司马颖自恃兵强马壮,想独霸天下,而司马颙则想扶持一个傀儡皇帝,自己在背后操控大权。东海王司马越趁机再次起兵,联合幽州刺史王浚,率领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骑兵,进攻司马颖。司马颖的军队在少数民族骑兵的冲击下,一触即溃。司马颖带着晋惠帝仓皇逃往长安,落入了司马颙的手中。

在这八王混战的过程中,各方势力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纷纷拉拢少数民族势力参与争斗。这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使得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逐渐崛起,为日后的五胡乱华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自称汉王,建立汉政权,公开与西晋朝廷决裂。刘渊自幼学习汉族文化,熟读经史,他深知西晋朝廷内部的**和虚弱。他以“兴复汉室”为名,招兵买马,很快就聚集了数万大军。刘渊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多次击败西晋军队,占领了大片领土。

同年,氐族首领李雄在成都称帝,建立成汉政权。李雄早年随父亲李特在蜀地起兵,反抗西晋的统治。李特战死后,李雄接过父亲的大旗,率领氐族百姓继续战斗。他攻占成都后,以成都为都城,建立了成汉政权。成汉政权在李雄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成为了西南地区的一股强大势力。

八王之乱持续到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笑到了最后,他毒死晋惠帝,立晋怀帝司马炽为帝,掌握了西晋的最高权力。然而,此时的西晋王朝早已是千疮百孔,内有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外有少数民族政权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南下。

公元311年,匈奴刘渊之子刘聪派遣大将石勒、王弥等人率军进攻洛阳。西晋军队早已失去了战斗力,无法抵挡匈奴军队的进攻。洛阳城破,匈奴军队在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晋怀帝被俘,史称“永嘉之乱”。此后,西晋残余势力虽然在长安又立了晋愍帝司马邺为帝,但也仅仅坚持了四年。公元316年,刘曜率军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正式灭亡。

西晋灭亡后,北方大地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互相攻伐,战乱不断。中原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一场大迁徙,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正所谓:八王相争山河破,五胡崛起九州殇。乱世纷争百姓苦,王朝更迭叹兴亡。欲知东晋如何建立,南北又将上演怎样的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