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短故事志 > 瞎话评书:《唐皇惊梦》12

短故事志 瞎话评书:《唐皇惊梦》12

作者:傲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11:20:32 来源:小说旗

《唐皇惊梦》评书

列位看官,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更有那“乾坤倒转,日月迷离”的奇事。今个儿,咱就来讲一段贞观天子魂游清末的荒唐奇谭。且听这醒木“啪”地一响,故事便从长安城头的明月说起!

贞观十八年的秋夜,太极殿内烛火摇曳。李世民批完最后一道奏折,揉了揉酸涩的双眼。案头摆着西域进贡的夜光杯,杯中葡萄酒泛着血色涟漪。他望着窗外高悬的明月,喃喃自语:“朕已扫平四海,不知后世子孙,可还守得住这万里江山?”

话音未落,忽见窗外狂风骤起,飞沙走石遮蔽天日。一道紫电划破苍穹,直直劈向殿前青石。李世民只觉天旋地转,耳边传来金铁相击之声,待他再睁眼时,眼前景象竟已天翻地覆!

但见满目疮痍,断壁残垣间,百姓们面黄肌瘦,身着灰扑扑的长衫,脑后拖着油亮的长辫,正排着长队领粥。街角处,几个留着小胡子的洋人趾高气扬地走过,身后跟着扛枪的清兵,见人便踹。李世民心头火起,一把揪住路人质问:“此乃何地?朕的大唐子民,为何如此狼狈?”

那人吓得瘫倒在地,哆哆嗦嗦道:“大人莫不是疯了?这是光绪二十一年的天津卫,洋鬼子刚逼着朝廷签了《马关条约》,要割台湾、赔白银两亿两啊!”李世民听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两亿两?朕贞观年间,国库一年赋税不过千万贯,这...这简直是亡国之兆!”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哭喊声。一群清兵举着火把,押着数十人往刑场走去。人群中,一位身着长衫的书生被铁链锁着,却仍昂首挺胸,高呼:“我中华非不可为!变法图强,方能救国!”李世民定睛一看,此人面容清瘦,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谭嗣同!

“且慢!”李世民大步上前,腰间玉佩随着步伐叮当作响,“尔等为何滥杀忠臣?”带队的清兵头目斜睨他一眼,冷笑道:“这逆党妖言惑众,竟敢妄议朝政,太后有令,格杀勿论!”李世民怒发冲冠,腰间佩剑“呛啷”出鞘:“朕在大唐,设谏院纳忠言,斩佞臣如割草芥。尔等鼠辈,竟敢阻塞言路!”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远处突然传来隆隆炮声。只见海河之上,数艘挂着米字旗的军舰破浪而来,炮口喷出火舌,岸边民房瞬间化为废墟。百姓们抱头鼠窜,清兵则丢盔弃甲,作鸟兽散。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洋军官挥舞着指挥刀,用生硬的中文大喊:“跪下!跪下!”

李世民见此惨状,胸中热血翻涌。他抄起街边一根断旗杆,振臂高呼:“大唐儿郎,随朕杀敌!”这一声喊,声如洪钟,竟震得四周尘土飞扬。被押解的谭嗣同双目含泪,奋力挣断铁链:“这位壮士,有此血性,我中华尚有希望!”

霎时间,百姓们纷纷抄起扁担、菜刀,与洋兵混战在一起。李世民手持断杆,左突右冲,直如当年虎牢关前单骑救主。但洋人的枪炮无情,子弹如雨点般袭来。混战中,一颗流弹擦过李世民肩头,剧痛让他眼前一黑...

“陛下!陛下!”恍惚间,李世民听到熟悉的呼唤。他艰难睁眼,只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围在榻前,晨光透过窗棂洒在龙袍上。原来,竟是南柯一梦!但肩头的剧痛如此真实,案头的夜光杯里,酒已彻底凉透。

次日早朝,李世民突然下旨:“即日起,命工部研习火器,设水师衙门,派学子赴海外诸国。若有人再言‘祖宗之法不可变’,杀无赦!”朝堂之上,群臣惊愕。而长安城外,一支支新军正在操练,火铳声此起彼伏,惊起漫天飞鸟。

这正是:贞观天子梦惊尘,清末血泪醒明君。莫道黄粱皆虚幻,千年一梦警后人!欲知李世民如何将梦中所学化为治国之策,且听下回——《贞观新变》!列位看官,若觉这故事有趣,且点个赞,咱们下回接着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