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短故事志 > 中国民间故事,徐胡断案传奇《审石狮》

短故事志 中国民间故事,徐胡断案传奇《审石狮》

作者:傲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11:20:32 来源:小说旗

徐胡断案传奇

在明朝万历年间,龙溪县有一位赫赫有名的知县,名叫徐胡。他智谋超群,断案如神,为百姓们解决了诸多疑难案件,深受众人爱戴与敬仰。龙溪县城内,流传着许多关于他断案的传奇故事,其中“审石狮”与“空壳树洞金笋案”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口口相传。

审石狮

那日,阳光明媚,龙溪知县徐胡前往漳州东门外赤岭社关帝庙行香。消息一传开,东门外十八社的男女老少纷纷赶来,都想一睹徐胡拜关夫子的风采。人群之中,有个名叫吴春的卖油郎,年方十**岁,生性淳朴,却带着几分憨直。

吴春挑着一担生油,也想挤到前面去看看热闹。可他又担心在拥挤中油担被挤倒,正左右为难时,他瞧见关帝庙口有一只石狮,正咧着嘴,仿佛在朝他笑。吴春灵机一动,便挑着油担走到石狮旁,将扁担轻轻搁在石狮头上,手抚着狮背说道:“石狮啊,石狮!烦你照看一下我的油担,我去看看徐大人行香,一会儿便回来。”那石狮依旧咧着嘴,在吴春眼中,就好像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吴春见状,放心地说道:“你答应了,那我走了。”

不多时,吴春看完徐胡行香,满心欢喜地回到石狮旁边。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瞬间如遭雷击——油担竟然不翼而飞了!吴春顿时急得满头大汗,冲着石狮说道:“石狮啊石狮,我的油担你挑到哪里去了呢?”石狮自然一声不响,静静坐着。吴春又急又气,大声说道:“你别装聋作哑,我的油担究竟谁挑去了?”然而,石狮依旧毫无反应。

吴春越想越绝望,这油担若是被偷,自己本钱全无,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就在他六神无主之时,忽然听到鸣锣开道之声,知县的大轿正缓缓而来。吴春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顾一切地大声呼叫:“徐大人 --- 救命!徐大人 --- 救命!”

差役听到呼喊,急忙禀报徐胡。徐胡听闻,立刻下令:“将喊冤的人带来。”吴春赶忙上前,“扑通”一声跪下,把油担寄给石狮而后失踪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徐胡神色凝重,问道:“你一担油,共值多少钱?”吴春如实答道:“本钱二千八百文,连扁担、绳索、油笼,共要三千文。”徐胡又问:“你托给哪只石狮?”吴春指着庙前左侧石狮,焦急地说:“就是它!”

徐胡听闻,用扇指着石狮,佯装愤怒地骂道:“你这石狮如此无信无义,既然受人委托,胆敢通贼偷去油担,该当何罪!”衙役与百姓们听闻,皆是一愣,随后又暗暗发笑,心想徐县老爷今日莫不是在开玩笑,亦或是犯了疯癫?这石狮不过是石头凿打的,又怎会答话?

但徐胡并不理会众人的窃窃私语,继续说道:“左右,把石狮押回衙门审问。吴春也一同前去作证。”衙役们虽心中疑惑,但只得遵令行事,将石狮缚住,从东岳街一路抬向衙门。一路上,人们奔走相告,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整个县城都为之轰动。很快,围观的人便人山人海。胆大的人忍不住问衙役:“抬石狮做什么?”衙役回答:“石狮偷去油担,要拉到县衙去审问判罪。”听到的人无不哄堂大笑。

徐胡回到官衙,立刻命令衙役将衙门口大堤入口封紧,连门边小桂棚门也锁上,严禁任何闲人出入。又在衙中大岸中间,搭起一个高台,台上用红纸写上 “审石狮” 三个字。县衙正门开启,门边放置一只大水桶,盛满清水,并告知众人,谁要进来观审,需抛二文钱到水桶里,才能进去。门前门后四周,皆派衙役严密看守。

当天下午,城乡内外万民听闻此事,男女老幼纷纷争先赶赴县衙。不一会儿,水桶里的钱便已收了好几桶。

时辰一到,衙门鼓打三响,钟敲三响,徐胡升堂开审。他登上戏台,衙役随后带吴春上台跪下,又把石狮抬上台来。台下顿时人声喧哗,众人都好奇地盯着台上,不知徐胡要如何审这石狮。

徐胡开始审问,吴春再次从头把事情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徐胡听罢,愤怒地指着石狮:“石狮啊石狮!你玩什么把戏?为何一担油寄托你,你不认真看管,反而串通贼子把油担偷走?”石狮依旧咧着嘴,默不作声。徐胡把惊堂木一拍,喝道:“你讲不讲,不讲要动刑了!”台下的观众都紧张地屏住呼吸,整个场地安静得连针掉落的声音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猜测,难道徐县令真的发疯了?然而,徐胡审案的神情严肃认真,讲话条理清晰,并不像是在哄人。

过了一会儿,徐胡缓缓站起,走近石狮,将耳朵靠近狮口,听了一会儿,才说道:“嗯,石狮讲话了,它承认,是它通盗挑走的。” 众人皆惊,不知这石狮如何能讲话。徐胡重新坐在案桌上,大声宣布:“审石狮盗油案到此结束,石狮关进大牢准备判刑定罪,吴春到签发处将今天收入门钱领去三千文做卖油本钱,回去吧。余下的钱清点留库,等候审处。”吴春连忙跪下答谢。这时,台下万民欢呼,有的赞扬徐胡办事廉明,以小聚多,帮助穷人百姓。

然而,也有人心中疑惑,这石狮盗油案似乎并未真正结束,真正的盗油人究竟在哪里呢?其实,徐胡这是留下一条长线钓大鱼。入场处那只盛满清水的水桶,便是他检验的关键。谁的钱带有油珠,丢进水里,水面便会浮起一层油。参加观审的百姓中,一共有十五个人投的钱带油珠。经过查询得知,十位是卖油条的小贩,两个是油行老板,两个是卖油郎,只有一个职业少与油接触的人,就是漳州岳口社的赌棍吴纹。

这吴纹平日里不务正业,专干偷鸡摸狗的勾当。那天,徐胡在赤岭社大庙行香,吴纹在赌场输得精光,还倒欠人家三千多文钱。他走出东门,正想偷鸡摸狗捞点钱财,来到关帝庙口,忽见一担油放在石狮旁。走近一认,发现是他堂弟吴春的油担。看看周围没人注意,便起了贪念,挑着担子就走,随后卖给了油行老板王阿二,得了一千五百文钱,转身又进了赌场。

此时,见到许多赌兄弟要到县府看徐胡审石狮,他自作聪明,认为那罪已由石狮担当,便大胆去看审石狮。到入场处,他抛下二文钱,水里马上浮起一层油花,当场就被衙役盯上了。但石狮没审完,他瞅准机会就溜了。

徐胡叫两个衙役化装追踪,找了三天,终于在漳州最大一间酒家彩云楼,当场把他拘留了。原来,吴纹和几位赌兄弟在彩云楼喝得酩酊大醉,忽然一人说道:“前天,徐胡审石狮,真是好笑!”吴纹拍着胸膛,吹嘘道:“你知道油担是谁盗的吗?”“我知道,我知道是石狮盗的。”吴纹不屑地说:“你放屁,石狮怎能挑走油,县老爷发疯了,你也发疯?”赌兄弟一人好奇地问:“不然,那是谁盗的呢?”吴纹酒后失言,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大声说道:“是你老子盗的!可疯老爷已结案了!”这时,刚好被化装的衙役听见,立刻跑了过来,把吴纹和几位赌兄抓走了。吴纹一惊,酒气全醒,边走边叫:“我是吃酒乱说的呀,我没有偷油担……”

来到衙门,徐胡提审吴纹,吴纹依然强辩不认,说他的钱是别人找给他的,在酒楼说的话不算数。这时,富有经验的师爷万智君回来了,禀报道:“老爷,查了几家油铺,终于查到了,油行老板王阿二说,他买了一担油,是岳口社的吴纹卖给他的,王阿二给他一千五百文钱。”吴纹一听,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双脚无力,一下子软倒在地,只得承认油是他挑走的。至此,审石狮案宣告圆满结束。徐胡出告示,告知城乡父老,说罪犯吴纹已被抓到,石狮本来无知,并无受罪之理,叫衙役将石狮运回原处。

空壳树洞金笋案

在漳州城西门外五、六公里处,有个金峰村。村口有棵大榕树,长得奇形怪状,中间空心,人们都叫它空壳树。就在这空壳树下,也曾发生过一起离奇案件,由徐胡巧妙破解。

村里有个打金银首饰的巧匠,名叫陈大水。他娶了本村的林银蕉为妻,夫妻二人原本住在漳州西门脚下芝山村,日子过得倒也和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陈大水家遭遇大火,熊熊烈火烧了一天一夜,家中值钱的金银细软全都化为灰烬。

无奈之下,陈大水只得挑着银担,走街串乡,到南靖、平和、小溪、金山、银岭一带去做手艺。他的妻子林银蕉则在家纺麻织布,夫妻二人虽分隔两地,但每月按期书信往来,陈大水也会按时寄银两回家。

三年之后,在外辛苦劳作的陈大水终于积攒了数十两金子。他精心将金子打成一支小小的金笋,又购了一些冬笋,混杂在一个布袋里,准备带回漳州老家。

这日,陈大水一路跋涉,当走到金峰社口时,太阳已经下山。他在村口一间小店吃了两碗饭,店主王小二好心劝道:“客官,留在这儿过夜吧,昨天石**发生抢人案件呢!”陈大水却满不在乎地回答:“不要紧,我身上没带银两,难道强盗要抢我冬笋吗?”

离开小店后,陈大水越想越觉得不安,心中隐隐有些担忧。当他看到那株空壳树洞的榕树时,灵机一动,便将那支金笋藏在了树洞里,而后提着一袋冬笋继续赶路,回到家时已经掌灯许久。

陈大水来到家门口,敲了许久的门,却不见妻子林银蕉来开门。他心中疑惑,大声喊叫:“开门啊,银蕉,我回来了。”倒是他的叫门声把房东陈伯婆给吵了出来,陈伯婆打开门,神色有些异样地说:“大水回来了,你家银蕉不正经,出事了!”大水心中一惊,忙问怎么回事,可陈伯婆只是摇头叹气,不愿多说。

这时,林银蕉终于穿着花格上衣,空着裤子,头发梳得油光发亮地来开门。她看到丈夫陈大水在与房东陈伯婆讲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装出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说道:“回来了,我在内厅喂鸡,你叫门没听见。”说罢,又翻脸狡猾地对陈伯婆大骂起来:“不知死期的虎伯母,天天辱骂我,乘我丈夫大水不在,背后冷言冷语,你不得好死啊!今天又敢有脸与大水谈话。”陈伯婆六十多岁,头发斑白,被她气得浑身发抖,却也不回应,“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陈大水与林银蕉回到屋里,林银蕉又是倒水又是泡茶,热情款待丈夫,两人诉说着久别重逢的情话。陈大水满心欢喜地说,他在深山村里打金银,心里一直想着银蕉,差点把手指打破。林银蕉也娇嗔地说,她想念大水,想得茶水不喝饭也吃不下。然而,当林银蕉发现丈夫只带了几支冬笋回家时,不禁问道:“你今天回家,只带这数条冬笋仔?”大水笑着回答:“有银两啊!我这一趟出门可攒了大钱了,起码有二十来两金子呢!”银蕉眼睛一亮,忙问:“这二十来两金子,藏在哪儿呢?”大水得意地说:“我怕路上被抢,打成金笋仔,混在冬笋里了。”银蕉听后,赶忙去挑金笋仔,一支支把笋壳剥开,却不见金子的踪影。顿时,银蕉气得摇头跺脚,大骂起来。

大水赶忙安慰道:“贤妻莫生气,我怕路上被抢,把金笋子藏在金峰村口那空壳树洞里,明天去拿吧!”

可第二天早晨,大水赶到空壳树洞处,却发现金笋丢了。他满心沮丧,低头叹气,闷闷不乐地回到家。林银蕉一听说金笋丢了,顿时大吵大闹起来,骂大水是骗她的,愤怒之下,把家里的锅、盘、杯、碗全摔碎了。大水百般安慰,她却越发撒泼,甚至动手打大水的耳光。大水实在无奈,只好到徐县令那儿去报案。

徐胡得知此事后,并未立刻升堂问案,而是派出潘连生到西门石**暗访。第一天,潘连生碰到地保四仔,四仔告知他时常看见林银蕉去酒店购酒,平时打扮得粉面油头,看起来不像是正经少妇。第二天,潘连生拜访林银蕉的房东陈伯婆,陈伯婆更是详细地说,林银蕉是个淫恶妇女,丈夫离家不上半年,她就天天晚上与本社的胡大头幽会,家中鸡、鱼、肉、酒不断,两人整日嘻嘻哈哈。第三天,潘连生暗访到一个乞丐,乞丐说在金峰村社口,看见胡大头穿着黑衣黑裤,从空壳树洞里爬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件东西。

潘连生赶紧将暗访情况禀报给徐胡县令。徐胡县令与师爷万智君商量之后,决定先在金峰社口空壳树洞审一审,造个假像,引蛇出洞再一网打尽。

徐胡听完陈大水的细诉后,问道:“你藏金笋之时,可有人见到?”大水回答:“当时天已转黑,没人看见。”徐胡又问:“你在房里讲给林银蕉听时,屋内可有第三人?”大水答:“房中只有我夫妻二人,没有他人。”

徐胡喝道:“左右!”衙役齐声应答:“在!”徐胡说:“将银蕉传上来。”

林银蕉被传来跪在徐胡面前。徐胡目光如炬,喝道:“大胆刁妇,你夫离家三年,你不守妇道规矩,你在家干什么?人家已经招供了,你还能隐瞒得了!”林银蕉在众人目光下,脸一阵青一阵红,心里忐忑不安,全身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徐胡令衙役将她五花大绑,做出要用刑的架势。林银蕉刚要开口说话,大水却大喊冤枉,他心疼妻子,宁愿不要金子,声称自己报案是假,金笋仔不曾丢掉。

徐胡见状,缓缓起立,走到空壳树洞口,对着洞口说道:“空壳榕树,本县问你,必须老实回答,陈大水有金笋仔,藏在你洞上吗?”观审的男女老少听闻,不禁哄笑起来,心想徐胡县令莫不是发呆了,这空壳树又怎会讲话?这时,都头潘连生走来,用一支竹子,一头按在空壳树,一头接在自己耳朵,装模作样地听了听,然后说道:“空壳树说话啦,它说,陈大水没拿什么金笋仔藏洞里。”

徐胡听后,顿时大发雷霆,重新坐在公案前,把惊堂木一拍,责骂道:“大胆刁民陈大水,你敢欺骗本县老爷,丢失金笋仔原来是假的,这不是戏弄本官吗?你犯欺骗之罪。”说罢,徐胡令衙役把陈大水押入监牢关起来,将他妻子林银蕉无罪释放回家。而后,又叫一个小衙役化装成乞丐,暗中注意林银蕉的行动。

原来,林银蕉年轻貌美,却生性风流,丈夫离家半年后,她就与本村的胡大头勾搭上了。起初,两人只是眉来眼去,后来便情投意合,天天晚上幽会。陈大水每月寄回家的银两,都被林银蕉拿去供胡大头享受,两人每日鸡鸭鱼肉,喝得酩酊大醉,同床共枕。这种行为自然遭到了陈大水伯姆陈伯婆的反对,林银蕉便时常大吵大闹,大骂陈伯婆。

陈大水回家那天晚上,林银蕉之所以迟迟不来开门,是因为她正与胡大头在家中喝酒作乐,两人你侬我侬。忽听大水的打门声,顿时惊慌失措,如两只乱了阵脚的老鼠。林银蕉赶忙把胡大头藏在床底下,假装喂鸡后去开门,可哪有天暗时喂鸡的道理,鸡早就闭眼休息了。开门后,她又与陈伯婆骂了几句,以掩饰自己的慌乱。

当夜,胡大头就偷偷溜出了陈大水家。第二天天刚亮,他便去把金笋仔拿到了手。

徐胡县令宣布把陈大水关进监牢,林银蕉无罪释放,胡大头得知后,心中窃喜。他以为自己一举两得,既能得到金钱,又能抱得美人归,还想着大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