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5章 无尽期盼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35章 无尽期盼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17:06:14 来源:小说旗

她深深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介弱女子,在这动荡的局势下,根本无力改变战局的走向。她无法跨越千山万水,奔赴前线,替李逸分担那行军打仗的艰辛,无法为他在刀光剑影中遮风挡雨。但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有过一丝懈怠与退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在这繁华却又喧嚣的长安城中,坚守自己的本心。

白日里,她穿梭于大街小巷,背着药箱,为那些身患疾病的百姓们问诊、施药。她的脚步轻盈而坚定,仿佛每一步都在为李逸祈福。她耐心地倾听每一位患者的病痛诉说,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为他们缓解痛苦。每治愈一个病人,她心中便涌起一丝希望,她期望这份善意能化作某种力量,护佑李逸在前线平安。她的笑容温暖而柔和,仿佛能驱散病痛带来的阴霾,可她的心底,却始终藏着一份无法言说的孤独与牵挂。

夜晚,当喧嚣渐息,她回到这寂静的屋内,便会对着那柄长剑,轻声诉说着自己一天的经历,诉说着对李逸的思念。她的声音低柔,仿佛怕惊扰了夜的宁静,却又带着无尽的深情。她告诉李逸,今天她又治愈了多少病人,长安城的百姓们如何感激她的医术,她的心中又如何期盼着他的归来。她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在行医救人的道路上从未停歇,在等待李逸归来的时光里,默默坚守。

窗外的月光洒在她的肩头,为她镀上一层银白的光晕。她的身影在烛光与月光的交织下,显得格外清冷而坚韧。她知道,无论前方的路有多漫长,无论等待的日子有多难熬,她都会坚持下去。因为她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李逸一定会归来,而她会在这里,一直等他,直到重逢的那一天。

屋内的烛火跳动,映出她落寞的身影,那影子在墙上拉得修长,仿佛与她一同承受着这份孤寂。她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目光低垂,眼中似有千言万语,却终究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须臾,朱唇轻启,轻轻叹了一口气,那声叹息里,仿佛裹挟着无数个日夜的牵挂与哀愁,沉重得让人心碎。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指尖微微颤抖,仿佛在压抑着内心翻涌的情绪。

她莲步轻移,走到墙边,抬手缓缓将那柄佩剑从挂钩上取下,动作轻柔,宛如对待稀世珍宝。剑身在她手中微微颤动,发出低沉的嗡鸣,仿佛在回应她的触碰。她的指尖轻轻抚过剑鞘上的纹路,那些熟悉的图案让她想起了李逸握剑时的模样——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剑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挥舞间带着凛冽的锋芒。可如今,这柄剑却静静地躺在她的怀中,冰冷而沉默。

她双手稳稳地将佩剑抱在怀中,尽管剑身冰冷刺骨,可不知为何,她却从中感受到了一丝慰藉人心的温暖,仿佛那是李逸跨越千里传递而来的温柔。她的脸颊轻轻贴在剑鞘上,闭上眼,仿佛能听到李逸的心跳,感受到他的呼吸。她的唇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意中带着几分苦涩,却也藏着几分甜蜜。

烛光依旧在跳动,将她的身影映照得忽明忽暗。她的心却渐渐平静下来,仿佛这柄剑成了她与李逸之间的桥梁,将她的思念与牵挂传递到遥远的边疆。她低声呢喃:“逸郎,你可知道,我在这里等你,日日夜夜,从未停歇。只愿你平安归来,我们再续前缘,共度余生。”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无尽的坚定,仿佛这誓言已深深镌刻在她的心底,永不磨灭。

她抱着剑,缓缓踱步至窗前,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仿佛怕惊扰了这夜的宁静。雕花的窗棂外,夜色如水,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于墨蓝色的夜空之上,洒下银白的光辉,仿若为世间万物披上了一层薄纱。远处的长安城在月光下显得朦胧而静谧,街巷间的灯火零星点点,像是散落的星辰,与天上的明月遥相呼应。

她微微仰头,目光直直地望向那轮明月,月光倾洒在她的脸上,勾勒出她精致却满是憔悴的轮廓。她的眉宇间藏着化不开的愁绪,眼角微微下垂,仿佛承载了太多的疲惫与牵挂。月光映出她眼眸深处无尽的思念,那思念犹如一汪深邃的湖水,深不见底。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夜空,直达那遥远的边疆,寻找着李逸的身影。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怀中的剑,指尖触到剑鞘上冰凉的金属,却仿佛能感受到李逸的温度。她低声呢喃:“逸郎,你可曾也在看着这轮明月?是否也如我一般,思念成疾?”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带着无尽的深情与期盼。月光洒在她的肩头,为她镀上一层银白的光晕,仿佛将她与这尘世隔绝开来,只剩下她与那轮明月,以及她心中无尽的思念。

夜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她的发丝在风中微微飘动,像是无声的叹息。她的目光依旧凝视着那轮明月,仿佛那是她与李逸之间唯一的联系。

她微微张口,声音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琴弦,低声呢喃道:“逸郎,你可曾也在望着这轮明月?可曾也在想着我?”她的话语在寂静的夜里飘散开来,在月色下悠悠回荡,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她的思念,随风飘向远方。她的声音虽轻,却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像是从心底深处挤出的呼唤,带着无尽的期盼与柔情。

她的思绪飘向了遥远的边疆,那里寒风凛冽,黄沙漫天,战鼓声与刀剑的碰撞声交织成一幅残酷的画卷。她不知李逸此刻是否正与她共赏这同一轮明月,是否也会在某个瞬间,停下手中的军务,抬头望向那轮皎洁的明月,思念着她。她想象着他站在营帐外,月光洒在他的铠甲上,映出他坚毅的面容,而他的目光却温柔地望向远方,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与她的目光交汇。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怀中的剑,指尖触到剑鞘上冰凉的纹路,心中却涌起一阵暖意。她低声自语:“逸郎,若你也在望着这轮明月,便让它替我告诉你——我在这里,日日夜夜,思念着你,等待着你。”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却倔强地不让泪水落下。她知道,李逸在前线肩负着家国重任,而她能做的,便是在这长安城中,坚守自己的本心,默默为他祈福。

夜风从半掩的窗扉悄然钻了进来,轻轻拂过她的发丝与衣角,带来丝丝缕缕的凉意,可这凉意,在触及她那颗被思念填满的心时,却如石沉大海,未能驱散半分她心中沉甸甸的沉重。她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影影绰绰的长安城,眼神坚定而又透着一丝落寞。她心底无比清楚,边疆的局势扑朔迷离,李逸归来的日子遥遥无期,可无论前路布满多少荆棘,被多少艰难险阻所充斥,她都会坚定不移地等下去。

在她的心中,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熠熠生辉,照亮着她前行的每一步。这盏灯,是李逸临行前那深情且坚定的承诺,字字句句都烙印在她的心尖;是他们一路走来,历经风雨却愈发深厚的爱情,每一个相视一笑、每一次携手漫步,都成为这盏灯的燃料;更是她此生矢志不渝的信念,支撑着她在这漫长的等待时光里,不曾有过丝毫退缩与动摇。

她缓缓转身,迈着沉稳却又略带疲惫的步伐回到桌前。桌上的烛光摇曳闪烁,似在为她的坚守而轻轻舞动。她双手捧着佩剑,动作轻柔而虔诚,仿佛捧着的是她与李逸之间的全部回忆,而后将其轻轻放在桌上。接着,她伸出手,拿起那卷已经被她翻阅了无数次的医书。纸张微微泛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在她眼中,这医书不仅是济世救人的宝典,更是她此刻对抗内心焦虑的有力武器。

她坐定,缓缓翻开医书,目光逐字逐句地在书页上移动,仿佛要将每一个字符都镌刻进脑海。遇到晦涩难懂之处,她会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陷入沉思,反复推敲其中的含义。在这寂静的夜里,只有她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偶尔的轻声呢喃。她全神贯注地研读着,试图将满心的思念与牵挂,都融入到这一行行的文字之中,化作不断提升医术、治病救人的动力,仿佛这样,便能离李逸更近一些,便能让自己的等待变得更有意义。

银白的月光宛如一层薄纱,轻柔且执着地洒落在雕花窗棂之上,勾勒出窗棂精致的轮廓。屋内,苏瑶一袭素衣,身姿笔挺地坐在案几前,她的身影被月光拉长,在月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清冷,却又透着一股让人动容的坚定。她微微垂首,如墨的发丝滑落肩头,几缕碎发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她的目光紧紧锁住面前摊开的医书,眉头时而轻皱,时而舒展,全身心地沉浸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之中。

然而,她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如波涛汹涌的海面。她的思绪,时不时地飘向那遥远而又充满未知的边疆。手中的医书,每翻过一页,她的心中便默默念起一段祈愿。她在心底轻声呢喃:愿那高悬天际的明月,能跨越万水千山,照亮李逸前行的每一步路,让他在黑暗中不会迷失方向;愿那轻柔拂过的清风,带着她的温柔与牵挂,为身处苦寒之地的李逸送去一丝难得的清凉,慰藉他疲惫的身心;更愿命运眷顾,让他能平安顺遂地归来,与她再次重逢,续写他们未竟的美好。

窗外,夜色愈发深沉,仿若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将整个长安城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方才还热闹得如同白昼的朱雀大街,此刻已褪去了繁华喧嚣的外衣。曾经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如今已不见往来如织的行人与车马,喧嚣声如同潮水般渐渐退去,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陷入了沉睡之中。街边林立的酒肆,灯火一盏接一盏地陆续熄灭,原本明亮热闹的铺子,此刻变得漆黑一片。唯有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在这寂静的夜里突兀响起,旋即又消失在夜色之中,更衬出夜晚的静谧与深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