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62章 传承发扬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62章 传承发扬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17:06:14 来源:小说旗

崔婉听得聚精会神,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听到此处,忍不住又问道:“苏老师,那这些中药的使用有什么讲究吗?”

苏瑶走回座位,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说道:“中药的使用讲究可多了。首先是配伍,中医讲究君臣佐使,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居方中之首;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的作用比较复杂,有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还有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以及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则有引经药和调和药之分,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调和药则有调和诸药的作用。比如经典的方剂‘麻黄汤’,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为臣药,助麻黄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杏仁为佐药,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平喘之功;甘草为使药,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这四味药相互配伍,共同发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

“其次,中药的炮制也极为重要。不同的炮制方法会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比如地黄,生地黄性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等病症。但经过炮制后成为熟地黄,其性微温,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等病症。这就是炮制对药物功效的巨大影响。而且,中药的煎煮方法也有诸多注意事项,煎煮器具、加水量、煎煮时间、火候等都会影响药效。一般来说,煎煮中药宜用砂锅、瓦罐,因其受热均匀,性质稳定,不会与药物发生反应。加水量要根据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煎煮时间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以高出药面 3 - 5 厘米为宜。煎煮时间和火候也因药物而异,一般解表药煎煮时间较短,用武火(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小火)煎煮 10 - 15 分钟即可;而补益药煎煮时间较长,需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 30 - 60 分钟。只有掌握好这些煎煮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

苏瑶顿了顿,目光落在崔婉认真记录的本子上,接着说:“中医内治中的情志调理,同样不容忽视。《黄帝内经》中提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这充分说明了情志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情绪的剧烈波动或长期不良情绪,会导致人体气机紊乱,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比如,长期处于愤怒、焦虑的情绪中,会使肝气郁结,进而出现胁肋胀痛、胸闷不舒、月经不调等症状。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使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平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当遇到烦恼、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与朋友倾诉等方式来缓解不良情绪。像古代的文人雅士,在心情烦闷时,常常会抚琴一曲,让悠扬的琴声舒缓内心的压力,使心情逐渐平复。这便是情志调理的一种方式。”

崔婉抬起头,眼中满是钦佩与恍然大悟,说道:“苏老师,听您这么一讲,我才发现中医内治真的是太博大精深了,每一个方面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苏瑶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这中医内治之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它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希望你能深入学习,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能养护自己的身体,也能帮助身边的人。”

此时,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余晖洒在书房里,为这古雅的空间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崔婉合上笔记本,心中满是对中医知识的向往与对未来学习的期待。在这宁静的书房里,中医的智慧之光,正缓缓照亮崔婉探索健康之路的方向。

她的声音仿若带着听众一同走进了历史的画卷:“回溯历史,我们的先辈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凭借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践摸索,如同在黑暗中执着探寻光明的勇士,惊喜地发现,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毫不起眼的食物,绝非仅仅只能用来满足口腹之欲、解决温饱问题。它们当中,许多都蕴含着强大的药用价值,在关键时刻,能够摇身一变,成为治病救人的得力‘帮手’,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就拿山药来说,它是餐桌上常见的食材,口感软糯香甜。在古代,人们发现长期食用山药,能够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而言,多吃山药,能慢慢改善脾胃功能,让食欲恢复正常。还有薏苡仁,它生长在潮湿的水边,看似平凡无奇。但先辈们察觉到,食用薏苡仁后,身体的湿气能得到有效排解,像那些因湿气重而感到身体困重、关节疼痛的人,坚持食用薏苡仁,症状会逐渐减轻。这些都是食物在治病养生方面的生动体现。”

“也正因如此,” 苏瑶微微挺直脊背,神情愈发庄重,“在中医的诊疗过程中,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常常会施展‘望闻问切’的精妙医术,这四诊法犹如一套精密的仪器,精准判断患者的体质类型,再结合所患病情的具体特征,精心为患者量身定制特定的食疗方。这些食疗方,堪称艺术的杰作,将食物的美味与调理身体的功效巧妙融合,让患者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仿佛被一双温柔的手牵引着,不知不觉地改善身体状况,一步步踏上康复的道路 。曾经有一位患者,长期受失眠困扰,整个人精神萎靡。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判断其为心脾两虚体质。于是,为他定制了一款桂圆红枣粥的食疗方。桂圆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红枣同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二者搭配大米熬煮成粥,既美味又能调养身体。患者坚持食用一段时间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还有一位女性患者,月经不调且伴有气血不足的症状。中医师根据她的体质和病情,开出了当归生姜羊肉汤的食疗方案。当归有补血活血的作用,生姜能温中散寒,羊肉可补肾壮阳、温中健脾。这道汤品让患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气血逐渐得到调养,月经也恢复了正常。这些食疗方,就是中医智慧在生活中的鲜活运用。”

崔婉完全沉浸在苏瑶的讲述中,眼神里满是求知的渴望,听到关键处,她忍不住微微前倾身体,急切地问道:“那具体该怎么判断自己适合吃什么食物呢?这可太让人困惑了,比如说,我究竟要依据什么,才能清楚知道自己是不是气虚,又或者是阴虚体质呢?” 她眉头轻皱,一脸期待地望着苏瑶,仿佛在等待着一把能解开健康谜题的钥匙。

苏瑶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安抚人心的微笑,而后耐心地解释起来:“判断体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综合多方面的身体表现来考量。先来说说气虚体质,这类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明显感到浑身乏力,就好像身体里的能量被悄悄抽走了一部分,稍微活动一下,就累得气喘吁吁。而且特别容易出汗,哪怕是在安静状态下,或者只是进行一些轻微的活动,额头、后背等部位也会冒出细密的汗珠。呼吸时,能察觉到气短,说话声音也不自觉地变得低微。从中医的诊断角度来看,他们的舌苔往往呈现出薄白的状态,就像一层薄薄的雪花覆盖在舌面上,而把脉时,脉象表现得虚弱无力,好似潺潺的溪流,缺乏应有的力量。”

苏瑶稍作停顿,调整了下坐姿,继续说道:“再讲讲阴虚体质。阴虚的人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时常感觉口干舌燥,仿佛口腔里是一片干涸的沙漠,怎么喝水都难以缓解那种干渴感。手足心也会莫名发热,就像手心、脚心各揣了一个小火炉,到了晚上,这种燥热感可能会更加明显。睡眠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常常陷入失眠多梦的困扰,好不容易入睡,梦里也是纷繁复杂。观察他们的舌头,会发现舌红少苔,舌头的颜色比正常人要红一些,舌苔则相对较少,甚至有些地方会出现舌苔剥落的情况。同样从脉象来看,呈现出细数的特点,脉搏跳动得比较快,而且感觉很细,像是一根纤细的丝线在轻轻颤动。通过这些身体表现,我们就能对自己的体质有个初步判断,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食物来调养身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