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110章 学问深奥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110章 学问深奥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17:06:14 来源:小说旗

“这时候用药,单纯调理脾胃可不够。” 苏瑶伸出手指,在空中轻轻点了点,强调道,“我们得疏肝理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临床上,常用柴胡、白芍等药物来调理肝脏。柴胡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肝郁的‘锁’,它擅长疏肝解郁,让停滞的肝气重新流动起来,恢复顺畅。白芍则可以柔肝养血,它就像肝脏的‘安抚师’,一方面滋养肝血,让肝脏得到充分的濡养,另一方面又能制约肝气,防止肝气太过横逆,避免对脾胃造成更大的伤害。”

“同时,搭配党参、白术等健脾益胃的药材也至关重要。” 苏瑶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继续讲解,“党参能补中益气,就像给脾胃这个‘加工厂’注入动力,让它有足够的能量运转。白术更是健脾燥湿的佳品,它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把脾胃中因气机不畅而停滞的水湿运化出去,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如此一来,通过柴胡、白芍疏肝理气,党参、白术健脾益胃,肝脾同治,双管齐下,才能让身体重新恢复平衡。”

“举个实际的例子吧,” 苏瑶接着说,“曾经有一位患者,因工作压力大,长期情绪低落,渐渐地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腹胀难受,还伴有消化不良。经过诊断,确定是肝气不舒横逆犯脾所致。在用药上,就给他开了以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为基础的方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情绪逐渐好转,脾胃功能也恢复了正常,食欲大增,腹胀等不适症状都消失了。这就是依据人体自身肝脾脏腑关联进行整体调理的显着效果。所以说,中医用药讲究整体观念,充分考虑各脏腑之间的关系,才能精准地治疗疾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崔婉听得入神,频频点头,原本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似乎对中医依据脏腑关联用药的奥秘有了更深的理解。

崔婉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追问道:“那要是涉及到多个脏腑的问题呢,该怎么用药呀?”

苏瑶神色认真,比划着解释道:“当涉及多个脏腑问题时,用药的复杂性和精妙性就更凸显了。就拿常见的肺肾阴虚证来说,这可不是简单的肺部或者肾脏单方面出问题,而是两个脏腑相互影响,呈现出阴虚的综合症状。患者不仅会有咳嗽、咽干口燥等肺阴虚的表现,还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肾阴虚的症状。”

“从中医理论来讲,肺属金,肾属水,在五行相生关系中,金生水,也就是肺为肾之母,肾为肺之子。一旦肺阴亏虚,时间久了,母病及子,就容易累及肾阴,导致肾阴也不足;反之,肾阴不足,也不能上滋肺阴,加重肺阴虚的情况。所以在治疗这种肺肾阴虚证时,就得滋养肺肾之阴,双管齐下。”

“我们先看润肺养阴的药物选择。百合,它性质甘润,归肺经,就像一位温柔的仙子,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于肺阴虚导致的咳嗽、咽干口燥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麦冬也是润肺的佳品,它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与百合搭配,相辅相成,能更好地滋润肺脏,缓解肺部的燥热和不适。”

“再来说滋补肾阴的药物。熟地,它可是补肾的‘明星药材’,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能大补肝肾之阴,就像给干涸的肾脏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泉,让肾脏重新充满活力。山茱萸同样功不可没,它酸涩微温,归肝、肾经,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与熟地配伍,既能滋补肾精,又能防止肾精的过度流失,稳固肾脏的根本。”

“通过百合、麦冬润肺养阴,熟地、山茱萸滋补肾阴,肺肾同补,金水相生,才能从整体上改善阴虚的状态。这就好比一个循环系统,肺部得到滋养,就能更好地将津液输送到肾脏,肾脏阴液充足,又能反过来上滋肺脏,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人体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吧。曾经有一位患者,长期患有慢性咳嗽,还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的症状,平时也总感觉咽干口燥,晚上睡眠质量也不好。经过详细的诊断和辨证,确定是肺肾阴虚证。于是,我们就以百合固金汤为基础进行加减用药。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理,患者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咽干口燥的情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腰膝酸软和头晕耳鸣的症状也逐渐消失,睡眠质量大幅提高。这就是中医依据脏腑关联,精准用药治疗多脏腑问题的实际效果。”

“中医用药就是这样,始终把人体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综合考虑各脏腑之间的关联,精准用药,才能真正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崔婉恍然大悟,钦佩地说道:“苏瑶姐,听你这么一讲,我才真正明白中医用药里根据脏腑关联进行整体调理的精妙之处,这中医真是太神奇了!”

苏瑶微微挺直了身子,目光专注,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谨与耐心,仿佛在传授着极为重要的医学知识。她轻轻拿起桌上的一小包薄荷药材,展示给身旁满脸求知欲的崔婉,缓缓开口:“来,看看这薄荷,它性凉,味辛,归肺、肝经,别看它只是小小的一株草,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它有着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作用 。”

崔婉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凑近观察着薄荷,时不时点头示意苏瑶继续说下去。苏瑶见状,接着说道:“在人体受到风热侵袭的时候,薄荷能发挥关键作用。从中医的气血经络理论来讲,人体的气血运行顺畅与否关乎健康,当风热之邪入侵,就如同河道中涌入了大量杂物,阻碍了气血的正常流通。而薄荷就像一位勇敢的开路先锋,凭借其辛散之性,能巧妙地引导人体的气血运行,让这些风热之邪从体表透散出去。你想想,风热之邪入侵,人往往会觉得浑身燥热、不适,这是因为邪气扰乱了人体的阴阳平衡,薄荷就能通过调节气血,使阴阳重新趋于平衡,引导这些邪气通过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外,同时还能缓解喉咙疼痛的症状,为整个治疗过程增添助力 。”

苏瑶放下薄荷,双手比划着,试图让讲解更加形象:“薄荷的辛凉之性,是它发挥功效的关键。这股辛凉,可不简单,不仅能疏散风热,还能清利头目。尤其适用于因风热上攻导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状。当风热顺着经络向上侵袭头部,人体的经络就像一条条交通要道,邪气的聚集使得这些要道拥堵不堪,人就会感觉头痛欲裂,眼睛也又红又肿,十分难受。而薄荷的清凉之气,仿佛拥有神奇的魔力,能穿透层层阻碍,直达体内的热毒之处。它就像一阵清爽的微风,轻轻拂过,带走燥热,为身体带来一份清爽与舒适,让那些被风热困扰的部位逐渐恢复平静 。”

“在经典方剂中,薄荷也常常大显身手。比如银翘散,这可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名方。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则协助它们疏散风热,让药效更快地抵达病所。三者相互配合,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迅速击退入侵的风热之邪。还有桑菊饮,薄荷在其中同样不可或缺。桑叶、菊花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薄荷则增强了疏散风热的力量,还能清利咽喉,让这个方剂对于风热犯肺导致的咳嗽、咽干口燥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从医学研究来看,薄荷中含有挥发油,像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等作用。当人体咽喉肿痛时,薄荷中的这些成分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而且薄荷的清凉感还能刺激神经末梢,让人产生凉爽的感觉,缓解燥热不适。这也从目前医学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薄荷在中医应用中的神奇功效。所以说,这小小的薄荷,在中医的用药体系里,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为患者解除病痛。”

崔婉听得入了迷,忍不住感叹:“苏瑶姐,这薄荷的作用太奇妙了,听你这么一讲,我才知道小小的药材里藏着这么大的学问 !” 苏瑶微笑着回应:“是啊,中医用药就是如此,每一味药都有它独特的价值 。”

她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抹柔和的微笑,目光中透出一丝赞许,看着专注聆听的崔婉说道:“你瞧,这几味凉性药物相互配合,针对风热咳嗽的病因和症状,那可是精准发力,实实在在地帮助患者缓解病痛。金银花就像一位勇猛的将军,其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在名家着作中记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它擅长清热解毒,直捣热毒的巢穴,对于风热咳嗽中因热毒内盛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有着显着的疗效。连翘则如同一位能工巧匠,性微寒,味苦,归肺、心、小肠经,以消肿散结为长,化解因热毒积聚而生的肿块,尤其是针对风热咳嗽常伴有的咽喉红肿等症状,效果极佳。薄荷恰似一名灵动的斥候,味辛,性凉,归肺、肝经,迅速疏散风热,将侵入人体的外邪驱赶出去。三者合力,既能迅速清除体内的热毒,又能疏散风热,双管齐下,有效缓解咳嗽、咽喉肿痛等让人难受的症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