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113章 对症下药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113章 对症下药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17:06:14 来源:小说旗

崔婉听得入神,不禁感叹道:“苏瑶姐,听你这么一讲,我才真正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这其中的学问太深奥了!” 苏瑶微笑着看向崔婉,鼓励道:“只要用心钻研,你一定能领略到中医的魅力,掌握这门造福人类的医术。”

崔婉听得入神,眼睛瞪得圆圆的,满是疑惑,忍不住脱口问道:“那如果我自己分不清是风寒还是风热,该怎么办呢?总不能随便吃药吧?” 说着,她微微皱起眉头,一脸担忧,仿佛已经置身于分不清病症、不敢轻易用药的纠结场景中。

苏瑶闻言,嘴角微微上扬,绽出一抹温和的笑意,那笑容就像春日暖阳,让人心里暖烘烘的。旋即,她轻轻摇了摇头,一头乌黑的长发随之轻轻摆动。她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可使不得,当然不能随便吃药。中医这门学问,向来最讲究‘对症下药’,就好比锁与钥匙的关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药不对症,那可就糟糕了。” 她边说边伸出双手,一只手比作锁,另一只手比作钥匙,轻轻做了个开锁的动作,试图让讲解更加形象易懂。

“你想想,” 苏瑶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紧紧盯着崔婉,认真地说,“若分不清病因,盲目地把药往嘴里送,就如同在黑暗中乱撞,四周都是未知的危险,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让病情愈发严重。就拿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说,有些人一咳嗽,不管不顾,随便买止咳药吃,结果咳嗽非但没好,还可能因为掩盖了真正的病因,延误了治疗时机 。”

她的声音柔和却坚定,带着一丝劝诫与关怀,仿佛一位贴心的长辈在叮嘱晚辈:“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也就是说,治疗疾病不仅要看症状,更要深入探究病因。同样是咳嗽,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的病因截然不同,所用的药物也完全不同。风寒咳嗽,是人体遭受寒邪侵袭,寒邪束表,肺气失宣导致的,患者往往会感觉怕冷明显,流清鼻涕,痰液清稀色白。这时候治疗需要用辛温解表、宣肺止咳的药物,像麻黄、桂枝之类,帮助驱散体表的寒邪,让肺气重新通畅起来。”

苏瑶稍稍停顿,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而风热咳嗽呢,是热邪犯肺,肺失清肃引起的。患者通常会发热比较明显,流黄鼻涕,痰液黏稠色黄。治疗就得用辛凉解表、清热止咳的药物,比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这些药物能清热泻火,疏散风热,让肺部的热邪消散,恢复肺的清肃功能。要是风寒咳嗽用了寒凉的药物,或者风热咳嗽用了温热的药物,不仅无法缓解病情,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问题,比如风寒咳嗽误用寒凉药,可能会使寒邪凝滞在体内,病情迁延不愈;风热咳嗽误用温热药,就如同火上浇油,热邪更盛,可能引发高热、咽痛加剧等情况 。”

崔婉听完,恍然大悟,不住地点头,说道:“苏瑶姐,听你这么一讲,我可算明白了,以后真不能随便吃药,得先搞清楚病因才行 。” 苏瑶微笑着点头,鼓励道:“对呀,多了解一些中医知识,对自己的健康很有帮助 。”

她微微俯身,修长的手指轻柔地抚过案几上那本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医书,每一下抚摸都仿佛带着对中医智慧的敬畏。她的目光中透出一丝深邃,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来的中医大家们对话。“就拿咳嗽来说,看似简单的症状,背后却藏着大不同。” 她缓缓开口,声音轻柔却有力,“风寒咳嗽需要用麻黄、桂枝等辛温解表的药物来驱散寒邪。麻黄就像一位勇猛无畏的先锋,能开腠理、散风寒,帮助人体打开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桂枝则如同一股温和的暖流,既能助麻黄解表散寒,又能温通经络,让被寒邪凝滞的气血重新流动起来。” 说着,她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脑海中勾勒着药物发挥作用的奇妙场景。

“而风热咳嗽呢,” 她话锋一转,“则需要用金银花、连翘等辛凉解表的药物来清除热毒。金银花如同山间清泉,清凉而灵动,能迅速扑灭体内的热邪之火,还能疏散风热之邪;连翘恰似一把锐利的宝剑,不仅能清热解毒,还擅长消肿散结,对于因热邪导致的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她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讲解更加形象。

“但要是将这两类药物用反了,” 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眉头微微皱起,“风寒咳嗽用了寒凉的药物,寒邪会更加深入。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本就需要温暖来驱散寒意,却突然被泼了一盆冷水,身体会愈发寒冷,寒邪会趁机在体内扎根,让病情变得更加棘手。风热咳嗽用了温热的药物,热毒会更加炽盛。这就如同给熊熊燃烧的火焰添柴加薪,火势会愈发凶猛,热邪在体内肆意妄为,导致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加剧,病情自然雪上加霜。”

苏瑶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眼神中流露出对中医智慧的赞叹:“中医的智慧,不仅在于药物的选择,更在于对病因的准确把握。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医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望诊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象,从这些外在表现窥探身体内部的奥秘。比如,面色潮红多提示体内有热,舌苔白腻可能意味着体内有痰湿。闻诊也不容小觑,听患者的声音、咳嗽声,闻其口气、体味,都能为诊断提供线索。咳嗽声重浊,多为痰湿阻肺;口气酸腐,可能是食积内停。问诊则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饮食起居、二便情况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对于准确辨证至关重要。切诊,也就是切脉,更是中医的独特之处。通过感受脉象的变化,能判断人体气血的盛衰、脏腑的虚实。只有将这四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制定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这就是为什么中医强调‘对症下药’,而不是‘见症用药’。只有找准了病因这个‘症’,才能开出有效的药方,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她微微前倾身子,眼神专注且诚恳,继续解释道:“你看,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且精妙的系统,每一种病症背后,可能潜藏着多种不同的病因。就拿常见的头痛来说,有可能是外感风寒,头部受了冷风侵袭,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也有可能是体内肝火过旺,上扰清窍引发的;还有可能是长期劳累,气血亏虚,脑窍失养造成的。这些不同病因引发的头痛,症状或许有相似之处,但治疗方法却大相径庭。要是不管不顾,随便吃点止痛药,说不定不仅无法缓解疼痛,还会掩盖真实病情,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比如,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通常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此时,治疗应以辛温解表、散寒止痛为主,常用的药物有川芎、白芷、羌活等。这些药物能够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缓解头痛。”

她顿了顿,“而肝火过旺引起的头痛,则多伴有头晕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此时,治疗应以清肝泻火、平肝潜阳为主,常用的药物有菊花、夏枯草、钩藤等。这些药物能够清肝泻火,平抑肝阳,缓解头痛。“至于气血亏虚引起的头痛,则多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状。此时,治疗应以补气养血、益脑安神为主,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当归、熟地黄等。这些药物能够补气养血,益脑安神,缓解头痛。你看,同样是头痛,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截然不同。若是外感风寒用了清肝泻火的药物,或者肝火过旺用了补气养血的药物,不仅无法缓解头痛,反而会加重病情。这就是为什么中医强调‘辨证施治’,而不是‘见症用药’。”

苏瑶的声音轻柔而坚定,仿佛带着一种魔力,将崔婉带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奥秘的世界。“中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能够透过表象,深入探究病因,然后运用各种药物的特性,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治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苏瑶微微前倾身子,神色认真且专注,接着缓缓说道:“所以啊,在健康这件事上,要是你对自己身体出现的症状感到迷茫,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那么,去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你可别小瞧了那些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他们每一个人,在漫长的行医生涯中,都积累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