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全盛京盼我死,摄政王却教我反杀 > 第3章 建善寺

全盛京盼我死,摄政王却教我反杀 第3章 建善寺

作者:青无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20:32:40 来源:小说旗

霜见以为祁逢要带他们下山,而祁逢却是带着她上山。

“姑娘,我们要跑,不是也应该往山下走吗?怎么还上山呢?”平安已经醒了,霜见手忙脚乱地哄着他,不忘问祁逢。

祁逢从她手里接过平安,学着样子抱在怀里轻轻摇,道:“不下山,我们翻半个山头,往建善寺去。”

小平安倒是喜欢祁逢,慢慢停下哭闹,乖乖地玩着手。

霜见不知道什么寺,但她只是点点头。总之,跟着小姐走就是了,小姐做的,一定有道理。

祁逢和霜见走了很久,走到日照西山,抬头能看见晚霞的时候,她们终于看到一处高飞的檐角。

建善寺到了。

建善寺是幼帝延兴帝登基后,姜太后主张兴办,以彰皇帝仁德。历经六年,建善寺才修建完成。

这三年来,香火不断,不少香客远道而来,只为到这许一个心愿,建善寺也很灵,听闻在这许下愿的香客,有不少心愿成了来还愿的。

至于这些,都是祁逢之前被老妇人罚去另一个山头捡柴火的时候,从那头乡妇口中听来的。

祁逢听说建善寺在北边,翻半个山头就到了,她们可不能这样回京,走不到,也不风光。

所以,得找人帮忙。

走了足足一天,这建善寺,总算是到了。

霜见和她都已经没什么气力,两人搀扶着走,还得去顾着怀里的平安。

等到了建善寺的门口,两个僧人正在门口送香客离开。

瞧见她们两个女子一副疲态,怀中还抱着个孩子,僧人们倒是惊了瞬,忙问祁逢:“施主,你们二位这是?”

祁逢笑得温婉:“麻烦二位僧人,我想找文罗师太。”

两位僧人看祁逢举止从容,也有些思索,须臾,其中一位僧人先道:“施主,请跟我来吧。”

直到踏入建善寺的大门,祁逢才知道,为何这座寺庙,修缮了六年。

建善寺有五层楼高,从山门进去,就瞧见一处放生池,绕过放生池,僧人领着她们从两侧石梯上到二楼。

二楼则是弥勒殿,殿内中间龛内坐着弥勒佛,满面笑容,寓意给众生结欢喜缘。两旁还有一些观音殿,伽蓝殿等配殿。

就见两层,也可以看出建善寺规模之宏大。看来姜太后,当真是十分重视这处寺庙。

霜见这丫头,倒是被殿内的气势唬住,赶忙双手合十拜了几拜,嘴里还念念有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祁逢不禁发笑,轻轻拍拍她的头,提醒她跟着僧人走。

僧人又领着她们过了两层楼,经过了大雄宝殿和观音阁,这才到了说法堂,也就是僧人们讲经的地方。

说法堂放置了不少木椅,供香客和僧人听经。中上方供奉着药师佛,平日里来听经的香客和僧人都会祭拜。

她们到的晚,香客们倒是都走了,只剩一位穿着僧衣的女子仍跪在蒲团上。

祁逢留意到了佛前的香即将燃尽,想必这女子已经跪了很久。

一旁的僧人请她们坐,自己则去轻声与那跪在蒲团上的女子道明缘由。

只见那女子慢慢起身,向祁逢她们走来。

祁逢仍挂着淡淡的微笑,将平安递给霜见,自己已然站起身来。

女子走得很慢,她瞧上去年纪并不大,一身僧衣,手中握着一串佛珠,不施粉黛却清丽无比,眉目都似水柔情,想必就是文罗师太了。

文罗倒是先开口:“不知姑娘找我何事,文罗不见得与这位姑娘相识。”

祁逢还是淡淡的微笑,平静地道:“文罗师太不认得我不要紧,我想求文罗师太一事。”

祁逢说话的时候没有看着文罗,只是看着地上,让人看起来莫名忧伤,文罗莫名有点触动。

只听她轻声说:“我是盛京贺家的孙女祁逢。七岁因身子不好送到乡庄安养,今日月夕,其他乡户都去祈福赶集,而乡庄走水,只剩我们二人逃了出来。”

“我们二人带着个孩子,想起之前乡庄人们说过北边有座建善寺,所以我们就朝北边走,走到傍晚,这才找到这。”女孩子声音淡淡,平静地讲述自己的遭遇,却让人怜惜。

祁逢的目光转向小平安,轻声叹了口气,说道:“这孩子叫做1平安,也是我们乡村一户人家的。大人没跑出来,这孩子跟着我们饿了一天。”

女孩子的目光重新看向文罗,眼神里带了希冀:“我想请文罗师太写一封信寄给京城祁家,我想回家。”

文罗自认不是什么好帮忙的人,可是眼前这个女孩子,是真的有让她起恻隐之心。但她没有马上应下,反问道:“姑娘又是怎么知道文罗在此处呢?”

祁逢只是淡笑,道:“我七岁之前仍待在京城,身为孩童之时,听说过大理寺卿穆大人的掌上明珠削发为尼,后来到了乡庄,听说建善寺在修缮,有位文罗师太被请来讲经。”

祁逢神色从容,继续道:“听闻文罗师太举止大方,容貌姣好,对人宽厚仁慈,年纪也不大,正好能与出身穆家的嫡女对上。”

文罗笑了一声,声音里藏不住赏识:“祁大小姐很聪明。”

或许是祁逢的经历触动到了文罗,她应了下来,目光都变得和蔼了些,像一个母亲,摸了摸祁逢的头,轻声细语的道:“等你父亲来接你前,就先在这住着吧。”

文罗瞧着平安,突然有了主意:“这孩子,你们也没办法带回京城。不如就留在此处,当个小和尚。”

祁逢自是听从:“一切依师太说的。”

文罗抱起平安,平安见着生人,倒也没有哭闹,只是自顾自的玩着手。

文罗见了,有些欢喜,又有些暗自伤神。她抱走了平安,打算为他寻些米粥。又嘱咐僧人将她们带到二楼后院的住处去。

祁逢她们跟着僧人往楼下走。路上,霜见对着祁逢小声嘀咕:“姑娘刚说的一番话,任谁听了都要流下泪来。”

祁逢没有应她的话,心里想道,她还是成功了。

事实上,她说的倒是不见得多感人,只是找对了听的人。

文罗父亲是大理寺卿,而她的母亲贺鸣秋是大理寺少卿的嫡女。穆父同贺父是同僚,两家也常来往。因此她并没有说自己是祁家小姐,反而说是贺家的孙女。

至于她说的一番话,应当是戳中了早年丧子的文罗的心。

文罗身为穆家大小姐,豆蔻之年认识了一位来盛京游玩的浪荡公子哥。

明知不可托付终身,却还是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

文罗怀上了孩子,而那位公子哥却跑了。天高水远,文罗连人家从哪来的都不知道,穆父得知后大怒,将其禁足。

而文罗也因为身体不好,失去了这个孩子。

文罗为此消沉了一段时间,等身体重新调理好后,便削发为尼。穆父不愿意,但也不了了之。

若说文罗确实看淡了滚滚红尘,唯独耿耿于怀的,便是她死去的孩子。

祁逢出乡庄带上平安,一来是孩子是无辜的,二来则是想着用这个来唤起文罗那点失去孩子的恻隐。

僧人将她们送到一间空余的屋子,祁逢对僧人道过谢,便与霜见进了屋。

屋子估计是常常有人打扫,很干净,没有很宽阔,一床一桌几,对于她们二人来说,已是足够的了。

霜见去烧了些水,僧人送来两件合适的素衣,祁逢沐浴后,坐在床边,擦拭着湿发。

女子眼眸低垂,睫羽遮住眼眸,看不清情绪。

不知道乡户们看到烧焦的乡庄会是什么神情呢,女子笑意淡淡,看了眼窗外的墨色,夜又深了啊。

另一座山头,有人一瘸一拐的往山下走。

男人衣衫褴褛,一边走一边喃喃:“娘,我不是有意的,不是我要抛下你的。”

祁逢大概也没想到,阿成居然能跑出来。

她低估了人性。

老妇人到底是有点心计,嚎哭了一会,开始和儿子自救。

她看到了装酒的大缸。

她自己踩上酒缸,让儿子踩着自己翻出院子。

火势越来越大,阿成颤颤巍巍地翻过了墙,老妇人一个不稳,摔下酒缸,她痛的大喊:“儿啊!我儿!”

翻出去的阿成瞧着火势之大,只哭嚎着喊:“娘啊!儿再不走,要死在这了!”

火势连成片,蔓延到最后一处稻草,同时吞没了最后一点人性。

男人抹了把脸,狠了狠心,踉踉跄跄地往山下走。

待走出去几里地,身后的哭喊声,终是听不见了。

男人脚下不停,似是执着的往山下走,故而也未瞧见身后一闪而过的黑影。

黑影掠过树林,带起点沙沙声,他速度很快,须臾便到了一处山顶。

有一人负手立于山巅,傲视脚下万物。

黑衣人向面前的男人行礼,道:“主子。”

青年一身元青云锦袍,滚边的金线被暗色狐皮大氅遮住,只显出些神秘,月亮微斜,洒了些月光停留在衣角龙纹上。

男人目光微转,稍一侧头,青年藏在山影的眉眼就显露出来,似是让月亮都惊叹,刻意让月光多停留一会。

青年声音淡淡:“查出来了?”

黑衣人起身,道:“是祁家乡庄,今早才起的火,村里乡户几乎都不在,只有一户人家在,只发现一具尸骨。其余人应该逃了出来。”

青年冷眸微眯,瞧着山下的男人踉跄往山下走。

须臾,黑衣人又道:“逃出来的人中,应该有盛京祁家祁独玉的嫡出女儿祁逢。”

青年眸光微闪,问道:“老狐狸舍得将他亲生女儿扔在这?”

黑衣人应:“因九年前其母贺氏鸣秋因与人私通,贺氏同祁逢都被送入乡庄,对外只称病名。”

青年唇角上扬,溢出一声轻笑:“那么乡庄的火应该是人为了。”

黑衣人只回:“是,刚才看过院子附近,应是以茅草引火。”

青年眼中笑意淡淡,声音懒懒:“到底是年纪小,月萧,处理完送回去。”

名为月萧的黑衣人应下,行礼后退了下去。

刚走到半山腰的阿成刚支起身,方才他被石头绊了一跤,他愤愤地一踢,却没想到踢到了人。

男人没有道歉,反而叫嚣:“你这人不看路啊!”

来人没有应话,男人觉得不对劲,正想跑,喉咙已被人划开,男人倒了下去。

黑衣人将男人扛起,消失在黑夜中。

山顶的青年负手肃立,薄唇吐出来的字被墨色吞没,只有山听清了他的喃喃。

“祁大小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