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高嫁名门,疯批王爷对我蓄谋已久 > 第85章 种种(有关回蜀相随)

翌日早,虞乐启程准备赶路。

下楼退房时,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不好意思问:“那个,请问你们能给我备个早膳吗?”

虞乐承认自己小气,这本就不富裕,能省就省吧。

掌柜的笑应,“可以的,早膳两文钱。”

虞乐失措,“要钱吗?”

“对啊,咱家早膳是新鲜猪肉包,所以得要两文钱。”

“那绿豆糕呢?”

掌柜不明白,“不好意思,本店早膳不提供糕点,不过你要是想吃,也可以点,我这就命厨子做,就是得费些时候。”

“可我上次来你们店的小二说,你们店可以为女客停供早膳的,还给我们送了绿豆糕!”

掌柜印象模糊,“你莫不是记错了,本店从没有这样的规定。”

虞乐怎么会记错,“没有,当时我不是一个人,我真的吃了你们提供的绿豆糕!”

虞乐叹息,她也并非胡搅蛮缠之人,若是不愿意,那就算了,稍后出去买个馒头啃。

她决定走,掌柜却问:“可否麻烦你说得详细些,是何时的事?”

虞乐想掌柜的或许要整顿客栈了,如实回答:“上元节,那晚店小二还给我送了丰富的大餐,翌日送上绿豆糕,说是只为女客提供早膳。”

掌柜似乎有点印象,恍然大悟,“原来你就是那位公子的妻子!”

虞乐敛眉,“什么?”

掌柜也是女人,笑道:“你可真是好福气,得了这样一个又俊俏又深情的丈夫。本店从未有这些规定,你吃的那些都是付过钱的,你丈夫说你生闷气,不叫我们说,这才想了莫须有的说辞。”

虞乐吃惊,“你是说,我所吃的东西,都是有人付过钱的?”

掌柜颔首。

“那人是不是生得高高瘦瘦,皮相极好,金质玉相,非富即贵?”

“正是。”

虞乐心沉一半。

所以何慕不是直奔蜀地,而是一路紧随她?

虞乐心慌,想要得到求证,立时赶往她在进肃州时吃过的馆子。

进门,见到眼熟的掌柜,直接拍桌逼问:“上元晌午,我到这儿用饭,只点了稀饭与咸菜,你们却给我上了满桌珍馐,是不是受人指使!”

掌柜一瞬迷糊,闻言缓缓神,想到什么,点头道是:“这过节人来人往,店里怎么可能会用山珍海味去招待外客,那是会赔本的!确实如你所想,是有人授意。”

说罢,掌柜又从柜子里掏出三个铜板还回去,“这是你的钱,快拿回去吧。你家丈夫当日给的金叶子别说吃那一顿了,就是你现在还来一份那也绰绰有余,既然你来了,那你的钱还是应当还给你。”

虞乐表情凝固。

没拿铜板,“他是他我是我,你收着。”

说完,她又赶往那家茶肆。

依然是直奔主题。

掌柜的见到她就谄媚笑。

“你那日求我回来,说不想多生事端,说要积德,是不是因为有人给你钱了!”

掌柜汗颜,这么凶。

他老实回答:“是,是有人给我钱了。”

虞乐逼问:“是谁!”

“是你丈夫。你那日出去后,他直接扔了一片金叶子给我,让我把你乖乖请回来。”

虞乐心跳漏掉一拍。

不禁想笑。

竟然,到处都有何慕的干预。

那她的马呢?

那个三十上下的妇人曾说,“一个人要注意安全,这次有人帮你,可不见得次次都有人帮你。”

也是因为何慕吗?

这话,是妇人说的。

还是她代何慕说的?

虞乐无助,思绪乱如麻。

所以肃州因为过节放行也是因为何慕吗?

虞乐不敢相信,何慕真的会为她做到这种程度吗?

她打马去往城门。

给守备兵出示过所,随后试探。

“请问...上元节的时候是不是不需要过所就能通行?”

守备兵奇怪的扫量她,冷哼一声:“怎么可能。”

“可是今年上元节,我就是直接打马进来的,当时城门无人防守。”

守备兵想到那日情形,立时对眼前人变得恭敬。

“您是何夫人吧。”

虞乐这一瞬心死,不用再确认,只是默默颔首。

“那日是何公子下令,尔等不得不从,待夫人进城过后,一切便照旧防守,绝不可能懈怠。”

“原来是这样啊。”

虞乐敷衍,思绪早已飘向千里之外。

那她无缘无故穿过永宁县,以及莲花县敞开的大门,想必都是出自何慕的手笔了。

想到回蜀路上的种种,虞乐就觉得胸闷气短。

他竟然一开始就跟着她,形影不离。

可虞乐一点感觉都没有,不免气愤自己的大意。

那他是何时离开的?

她之前在蜀地边境遇上的男人,也是何慕吗?

思及此,虞乐脸上染出红晕。

如果真是何慕,那就不是朝华整她对不对?

那些果子,是何慕塞给她的。

虞乐心里堵得难受。

“你到底想做什么...”

这样小心翼翼的守在她身后,一路缄默的来到蜀地,却只要她陪伴他游山玩水。

虞乐脑子乱,彼时只想快些抵达花雾城,想见见何慕。

是的,她相见他。

虞乐登上马背,夹紧马腹,策马离开。

“何慕...你到底是出于什么情意才能对我做这些事的呢?”

“你这样的公子哥,也能向我屈尊纡贵吗...?”

虞乐下意识的回避,仍旧是不敢相信,只觉得他的野心庞大,才能让他忍到这种程度。

——

前朝燕国的长顺公主,乃是文帝最小的女儿,十三公主。

二十年前,为了结束胡汉战争,为了让天下安康,她同意了文帝的选择。在年仅十六岁的时候,毅然决然的踏上和亲之路,远赴华北大漠,与当时一领胡人的猃狁王结为连理。

只可惜三年后,在一切都要好转,真正的盛世即将绽放之际,文帝病逝。

他将皇位传给年仅十岁的幼帝,由颜太后把持朝政。

这时,清宁萧氏的家主萧丞,依仗自己世家出身,不满颜太后一介女流垂帘听政,顿生野心,与弘农杨氏在华北大漠计划一场兵变。

五个月后,萧丞砍下猃狁王的头颅,彻底将大漠政权击散,胡人不满南边的汉人,发起暴动,纷纷迁移西北,陆续建立数个政权,开始与汉人达成长久对立。

同年年末,萧丞得沂国公谢鑫方鼎力相助,带领三万精兵,趁天下大乱,前后攻下燕国八座城池,杀颜太后与幼帝,强夺政权。

开年后正式登基,号新国为朝桓,立皇都花雾城,改年号定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