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 第27章 风雨飘摇中的抉择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第27章 风雨飘摇中的抉择

作者:参悟天地一条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5 00:03:02 来源:小说旗

金碧辉煌的朝堂,此刻被压抑的阴霾笼罩,每一寸空气都似凝固了一般,让人几近窒息。昏暗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为这死寂的空间更添几分凄凉。

幼天王洪天贵福瘫坐在冰冷坚硬的龙椅上,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灵魂已游离出窍。他身上那件象征着无上权威与荣耀的龙袍,此刻却如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在黯淡的光线下,龙袍上精致的刺绣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仿佛也在为即将倾颓的天朝默默哀伤。

当天京城危在旦夕的消息,从萧有和口中确凿无疑地传出时,幼天王的嘴唇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恰似秋风中一片脆弱的落叶,在命运的狂风里飘摇,难以停歇。他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味这身龙袍带来的尊荣与欢愉,便不得不直面它所承载的沉重责任与痛苦。

他的喉咙像是被一双无形却有力的大手死死扼住,无论怎样用力挣扎,都无法发出那本应威严庄重的命令之声。唯有干涩的吞咽声,在这死一般寂静的朝堂上格外清晰突兀,每一下都像是绝望的倒计时,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间,震得人心惶惶。

他缓缓抬起手,那只平日里保养得白皙纤细、从未经历风雨磨砺的手,在空中无力地晃动几下,恰似失去方向的孤舟,在茫茫大海中迷失,随后又像断了线的风筝,无力地垂落。他的目光在殿堂内游移不定,从粗壮冰冷的立柱,缓缓移向那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穹顶,眼神中满是彷徨与无助,仿佛在这空荡荡的殿堂里,藏着拯救他与整个王朝的最后希望,只要他能找到,一切便还有转机。

“我…… 我该怎么办?” 良久,他终于从干涩的喉咙里挤出一丝微弱如蚊蚋般的呢喃,声音里满是令人心碎的无助与深入骨髓的恐惧。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站在左手边的洪氏兄弟身上,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中,瞬间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之火。

“哦,是极,王叔,两位王叔可有教我?” 被幼天王注视,洪仁达慌乱地低下头,不敢直视那充满期许的目光,双手不自觉地在身前搓动。洪仁发则不紧不慢地整理了一下衣服,神色故作镇定,沉声说道:“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昨日沈真人专为天京战事起卦,得了四句卦词。”

幼天王听闻有卦词,急切地转头看向沈真人。只见那沈真人,迈着方步,不慌不忙地向前一步,对着幼天王唱了个诺,打个稽首,故作高深地说道:“贫道昨日心有所感,遂沐浴焚香,虔诚起卦,得天尊四言偈语。”

幼天王迫不及待地追问:“真人快快说,是哪四言偈语?” 沈真人清了清嗓子,缓缓念道:“厂下横山藏匕首,盛土筑墙来御敌,六一相逢共一心,碑中无卑石外露。” 幼天王听得一头雾水,不禁问道:“这是何解?” 沈真人便将之前忽悠洪氏两兄弟的那套说辞又搬了出来。

谁料幼天王突然灵光一闪,追问道:“真人方才解说,要聚齐六丁六甲精兵御敌,不知这精兵如今何在?” 沈真人本就是个坑蒙拐骗的神棍,被这一问,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恢复镇定,继续胡诌道:“这六丁六甲神兵,须得幼天王你沐浴焚香,在祷天台诚心祷告上苍,方能得天兵相助。”

幼天王信以为真,当即就要安排焚香沐浴。林绍璋见状,急忙上前阻拦,却被洪氏兄弟暗中使眼色拦下。一群大臣只能眼睁睁看着幼天王和洪氏兄弟及沈真人离去。

幼天王要请六丁六甲天兵助战的消息很快在城内传开,令人意外的是,这竟奇迹般地稳住了城中民心。洪天贵福得知后,愈发坚信有天神庇佑,去祷天台的次数也愈发频繁,甚至连炮火声都无法阻挡他的脚步。

天京城内的这番动静,很快被近在咫尺的地保城内清军侦知。地保城内,曾国荃的节堂上,气氛凝重。曾国荃手拿着探子报上来的字条,眉头紧锁,在堂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麾下众人的目光也随着他的身影移动。

片刻后,曾国荃站定,将字条递给众人传阅,一时间,节堂内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曾国荃回到帅案后,气定神闲地坐下,待众人议论得差不多了,开口问道:“尔等看过,觉得这偈语可信否?”

一名幕僚率先起身,恭敬地说道:“大帅,此等偈语,恐是太平天国故作玄虚,妄图蛊惑人心之举,切不可轻信。” 曾国荃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另一位将领。那将领思索片刻后,抱拳道:“大帅,虽说是蛊惑人心,但如今天京城内百姓竟因此而稳定,可见其在彼方有些许作用,我军不可不防。”

曾国荃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声道:“本帅也知此中利害。只是这偈语的解释,却未必如逆匪那般。” 说罢,他突然朗声大笑起来,笑声在堂内回荡。

一众将校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笑声惊住,面面相觑,皆不知他为何发笑。李臣典拱手出言道:“大帅为何发笑?” 曾国荃看了他一眼,又对众人说道:“我笑逆匪技穷,读书少,竟用这神鬼之道妖言惑众,这所谓的四言偈语,实则是天要亡他!”

不待众人发问,他接着解释道:“尔等且看,这‘厂’下有横着的‘彐’,可理解为横山,还有‘匕’,即匕首,合起来便是‘危’字。”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

曾国荃继续说道:“‘盛土’即‘土’,‘筑墙御敌’表示与防御工事有关,‘土’与‘成’组成‘城’字。‘六’与‘一’相逢组成‘立’字,‘共一心’是辅助表述,强调组合之意。而‘碑’字去掉‘卑’,剩下‘石’,‘石外露’强调了‘石’在‘破’字中的呈现,不正是暗示与‘破’字相关吗?”

李臣典在一旁复述道:“危城立破,危城立破!果然天命在我!” 一众将校也纷纷附和:“大帅威武!天命在我!”

曾国荃大手一挥,神色坚定地说道:“不管真假,那城内的妖人却信了,天京城内必然会有所动作。我等当加紧攻城准备,莫要给他们可乘之机。传令下去,加派人手监视天京城动静,一旦有异样,即刻来报。同时,让兔崽子们加快挖掘地道,务必尽快突破天京城池。” 众将领士气大振,齐声应诺,纷纷散去准备。

在天京城内,幼天王在洪氏兄弟与沈真人的陪同下,来到了祷天台。祷天台上,香烟袅袅,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幼天王依照沈真人所言,虔诚地沐浴更衣,而后登上祷天台,在凛冽的寒风中,闭目诚心祷告上苍,祈求六丁六甲天兵降临护城。

城中百姓听闻幼天王亲自祷告求天兵,纷纷跪地,跟着一起祈祷,一时间,整个天京城内弥漫着一股神秘而又悲壮的气息。洪仁发与洪仁达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虽对沈真人之言仍存疑虑,但此刻也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洪仁发低声对洪仁达说:“但愿这真人之法真能奏效,不然,咱们可就真的没路可走了。” 洪仁达默默点头,眼神中满是忧虑与不安。

此时,李秀成与萧有和等人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内百姓虔诚祈祷的场景,无奈地摇头叹息。李秀成叹道:“幼天王此举虽可稳定民心于一时,可这终究不是御敌之良策,我等还需另做筹谋,以防万一。” 萧有和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应道:“忠王所言极是,我等还是要早做打算,同时安排人手照顾好城中百姓,莫要让他们慌乱。”

然而,“让城别走”的提议最终还是化为泡影。萧有和望着摇摇欲坠的天京城,心中明白,这座城只能在这风雨飘摇之际,等待着它既定的宿命降临。

在清军日夜加紧的攻势下,天京城的防线愈发脆弱。地道挖掘的声音在城内隐隐传来,每一下都像是在敲打着人们的神经,恐慌的情绪如野草般在百姓间迅速蔓延。尽管幼天王的祈天之举暂时稳住了民心,但现实的残酷却无法被神佛的幻象掩盖。

李秀成与萧有和四处奔走,组织城内仅存的兵力,加固那些摇摇欲坠的防御工事。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嘶哑着嗓子指挥士兵搬运石块、填补缺口,然而,兵源短缺、粮草渐尽,每一项难题都像沉重的巨石,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士兵们疲惫不堪的面容,百姓们惶恐不安的眼神,都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曾国荃在城外,密切关注着城内的一举一动。得知幼天王频繁祷天,他断定城内已到了穷途末路,攻城的决心愈发坚定。他站在营帐外,望着天京城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他命士兵加快地道挖掘进度,同时准备了大量的炸药,只等一声令下,便要炸开天京城的城墙。

城内,洪氏兄弟和沈真人依旧守在祷天台旁,期盼着奇迹的降临。幼天王已经疲惫不堪,双腿因为长时间的跪地而麻木,但他仍机械地重复着祷告的动作,他的眼神中既有对神灵的期许,也有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他的嘴唇干裂,声音也因为长时间的祷告而变得沙哑,但他依旧不肯停下,仿佛只要他足够虔诚,天兵就一定会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