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 第20章 地堡城的攻防博弈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第20章 地堡城的攻防博弈

作者:参悟天地一条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5 00:03:02 来源:小说旗

1864 年的七月,天京被酷热笼罩,年年的战乱让土地荒芜,空气仿佛被火炙烤,只有早晚稍稍有一丝凉意。

地堡城的城墙上,星星点点的火把在夜风中摇曳。火光下,每隔百米才有一名巡夜的士卒。一名太平军将士,一边擦拭着额头不断冒出的汗水,一边望着密密麻麻的清军营帐,在心底默默祈祷:天父保佑,千万别在我当值的时候出乱子。

城主府的庭院中,萧有和眉头紧锁。天京闷热潮湿的气候让他精疲力竭,而肩头的责任更像一块千斤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地堡城在清军的围困下,虽然暂时未陷,但已岌岌可危。

萧有和带来的增援,让城内军民的士气短暂提振,但众人都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真正的危机还在后头。他深知,如果继续被动挨打,地堡城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地堡城沦陷,城中军民也会遭受灭顶之灾,而天京城必将危在旦夕。

萧有和不甘心坐以待毙,眼神中满是忧虑。

突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支传奇军队的故事,那支军队通过三湾改编逆风翻盘,走向强大。他想起了橘子洲头的那个男人,眼神瞬间坚定起来。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效仿那支军队,整顿改编地堡城的军队,这是他真正能掌握的武装,他要为太平天国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改编之路困难重重。当萧有和提出效仿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时,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个党是什么?当他向众人阐述自己的想法时,大家先是一脸茫然,随后营帐中炸开了锅。

“什么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咱们一直都是听天王的,现在又搞这一套,这不是瞎搞嘛!”一位老将皱着眉头,满脸不悦地说道。看他的服饰,军衔应该是个司马。

萧有和耐心解释:“老将军,如今局势危急,只有这样,我们的军队才能更加团结,更有战斗力。”

“哼,我看你就是纸上谈兵,咱们这些老兄弟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还轮不到你一个毛头小子来教我们怎么打仗!” 老将依然不依不饶,“我看你就是想另立山头!”

这时,赖汉英站出来打圆场:“大家都别吵了,小王爷也是为了咱们能打赢这场仗,我看他的想法有道理,不妨听听小王爷的解释。”

于是,萧有和开始为大家介绍什么是党:“这个党并不是我萧有和独创的,古人说‘君子党而不群’,这里的党就是有共同利益主张的人。为了打赢这场战,我们需要有共同的理想,要知道为什么打这一战,为谁打这一战,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拧成一股绳。”

在赖汉英的支持下,萧有和继续推进改编。他仔细甄别,将忠诚可靠、作战勇敢且具备组织能力的士兵挑选出来,任命为各级指挥官。赖汉英、曾水源、胡大胜和贺靖安等经验丰富的将领,被委以重任,负责不同作战区域与军事事务,成为地堡城军队的中流砥柱。

他也没有忽视基层士兵的潜力,从他们之中提拔了像汪白仁这样朝气蓬勃、充满冲劲的年轻人,赋予他们更多责任与权力。这一举动,不仅为士兵们打开了晋升通道,更如同一剂强心针,激发了全体士兵的斗志与上进心。

随后,萧有和大胆对军队进行缩编,将原本松散的编制整合为紧密协作的团体,大力充实基层连队力量。出乎意料的是,军队战斗力不但未削弱,反而显着提升。

然而,缩编过程中也遇到了阻力。一些军官因缩编失去了职位,心中满是不满。

“凭什么撤了我的职?我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一名被撤职的军官怒气冲冲地找到萧有和。

萧有和面色平静,耐心说道:“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军队更有战斗力,你若有能力,在新的岗位上一样能发光发热。”

那人还是不服气:“你这就是过河拆桥,我不服!”

“不服也得服!现在是战时,一切以大局为重!” 曾水源在一旁厉声喝道。

那人见状,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愤愤离去。

萧有和深知,信念是军队的灵魂。他召集全体将士,声音激昂:“兄弟们,我们太平天国的创立,是为了推翻清廷腐朽统治,让天下受苦百姓过上平等富足的生活!如今天京城被围,但我们的信念绝不能灭。只要坚守,心中的火焰不熄,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他鼓励将士们交流,分享加入太平军的初衷与理想。一次次交流中,士兵们眼中重新燃起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炽热信念,无畏与期待在他们心中扎根。

军事训练是打造精锐之师的必经之路。尽管时间紧迫,萧有和还是亲自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洒下,士兵们已在城墙下整齐开跑,脚步声坚定有力,仿佛是地堡城不屈的心跳。攀爬城墙训练中,士兵们的身影在城墙上穿梭,锻炼着力量与敏捷。武器使用训练时,萧有和安排专业士兵对火炮、洋枪等武器进行详细讲解示范,每个动作、细节都反复强调,务必让士兵熟练掌握。两门珍贵的开花炮,更是组织专门炮组日夜操练,装填弹药、瞄准射击,每个环节都力求完美。

“无规矩不成方圆”,萧有和颁布了一系列严格的军规军纪:“严禁抢夺百姓财物,违反者军法处置!私自离岗者,同样严惩!” 违反军纪者,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严惩。但他也明白,一味严苛会让士兵畏惧,于是恩威并施,对训练优秀、战斗英勇的士兵,给予额外粮食配给或晋升机会。

在军队编制上,萧有和根据士兵特长与作战能力精心分组。擅长近战的组成突击队,由曾水源、胡大胜和贺靖安等猛将带领,配备精良近战武器,成为战场上的利刃;枪法精准的编入火枪队,在赖汉英指挥下集中使用洋枪,发挥强大火力优势;操作火炮的组成炮队,暂由汪白仁指挥,协同作战。此外,他还挑选胆大机灵、善于观察的士兵组成侦察小队,亲自训练后暂交萧铁头带领。

短短几天改编整顿,地堡城的太平军焕然一新。士兵们精神抖擞,士气高昂,纪律严明,行动整齐划一,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信心与期待。

地堡城的异动自然被曾国荃知晓。曾国荃暗忖,这个萧有和难道以为跑跑步就能提高战斗力?真是笑话,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是虚幻,这萧有和果然是个纨绔。

但出于合格统帅的本能,曾国荃还是前往天堡城外察看地形,观察地堡城内太平军的动静。

这天,曾国荃正在城外仔细查看地形,一名亲兵匆匆跑来,满脸喜色禀报:“大帅,炮队已到!” 曾国荃原本严肃的脸上瞬间绽放笑容,心中一喜,立刻传令聚将点兵。悠长号角声在清军大营回荡,各营统领不敢怠慢,迅速整理仪容,奔赴曾国荃大帐前。曾国荃站在大帐门口,大手一挥,带队直奔炮队驻地。

炮队驻地一片忙碌,炮队统领早已在营地门口单膝跪地迎接。曾国荃示意他平身,目光急切地看向火炮。炮队统领满脸得意,介绍道:“大帅,此次带来大小火炮 100 门,红衣大炮就有 40 门!” 他引着曾国荃走到一门巨炮前,“这是神威无敌大将军炮,重 1613 - 2274 斤,口径为 21 - 23 倍径,铁子重 8 斤,配三轮炮车,射程约 2000 米,此次带来 25 门。” 曾国荃微微点头,眼中闪烁兴奋光芒。

炮队统领又指向另一批火炮:“大帅请看,这是神威大将军炮,铜铸,重 3800 斤,长 2.8 米,口径 130 毫米,21 倍径,装药 5 斤,铁子重 10 斤,配两轮炮车,射程 2000 - 3000 米,这次带来 10 门。”

曾国荃不住点头称好,忽然,他的目光被几门更大的火炮吸引。他快步走去,炮队统领连忙跟上,讨好道:“大帅慧眼如炬,这是武成永固大将军炮,是这批火炮中威力最大的,有普通和改进两种,皆铜制。普通的重 3600 - 7000 斤,长 3 - 4 米,口径 125 毫米,25 倍径,装药 10 斤,铁子重 20 - 30 斤,射程 2000 - 3000 米 。改进的射程可达四五千米,重达万斤,这次的 5 门都是改进型,因太重,路上颇费了些时间。” 曾国荃点头示意不追究。

他走到炮前,缓缓抬起那只饱经风霜、布满老茧与伤疤的手,在空中稍作停顿,似在凝聚力量,又似在表达敬畏。而后,手掌轻轻落在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冰冷坚实的炮身上,手指顺着炮管轮廓,从炮口滑向炮尾,动作轻柔却坚定。他眼神专注炽热,仿佛在与火炮无声交流,感受其强大力量。周围士兵大气都不敢出,被这无声却震撼的场景感染。

“哈哈哈 ——” 曾国荃放声大笑,笑声在炮队驻地久久回荡,仿佛是清军胜利的前奏。然而,他不知道,萧有和与地堡城的太平军,正严阵以待,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大战,一触即发…… 这场战争的天平究竟会向哪方倾斜?萧有和的改革能否真正抵挡曾国荃的猛烈进攻?地堡城与天京城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