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 第102章 萧有和智劝马新贻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第102章 萧有和智劝马新贻

作者:参悟天地一条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5 00:03:02 来源:小说旗

萧有和这回,可真是碰上棘手事儿了。赵云风风火火地跑来,身后还带了个人,一个回民。

赵云瞧着萧有和那满脸纠结的模样,心里头 “咯噔” 一下,寻思着:莫不是我办错事儿了?原来啊,赵云趁着夜色发动突袭,一举拿下了乌镇。巧得不能再巧,正好逮住了路过那儿的浙江巡抚马新贻。这可是清朝大官,赵云哪敢擅自处置,赶忙把人扣下,眼巴巴等着萧有和拿主意。

萧有和一听抓到个清朝的回族大官,脑袋里瞬间像开了锅。他拼命在记忆里翻找,心说:满清啥时候对少数民族这么大方了,还能让他们当高官?“你把人带过来,我亲自问问。” 萧有和对赵云吩咐道。

趁着赵云去提人,萧有和静下心,琢磨起清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来。清朝刚入关那会,政权不稳,忙着镇压中原反抗,对少数民族还算宽容。顺治五年,甘肃回民在米喇印、丁国栋带领下起义反清,失败后,有官吏给清政府出主意:“(回回)向来难以捉摸,和百姓同城住着,习俗又不一样,总归让人不放心。得禁止他们养马、藏兵器,让他们的掌教管着,限制他们出入…… 好消消他们那悍勇的性子。” 到了 1781 年,苏四十三起事,打这以后,清廷开始明目张胆、大规模地镇压回民,这也成了清代回族地位一落千丈、走向衰败的关键原因。

萧有和正想得入神,赵云匆匆来报,人带到了。赵云扯着嗓子冲马新贻喝道:“见到王爷还不赶紧下跪!” 马新贻却梗着脖子,昂首挺立,眼睛瞪得像铜铃,满是怒火。萧有和眼疾手快,赶忙拦住正要发火的萧铁头。

萧有和收拾好心情,定睛打量。只见眼前这人,四十岁上下,神情沉稳,透着股内敛劲儿。长期在官场摸爬滚打,让他眼神深邃又锐利,能一眼看穿人心,可自己的想法却藏得严严实实。

“堂下何人?” 萧有和开口问道。马新贻此刻,双眸微微眯起,直勾勾地盯着萧有和,那神情,不卑不亢,镇定自若,浑身透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儿。在他眼里,萧有和就是个反贼头子,是朝廷一心要铲除的眼中钉,抓住了就得千刀万剐。

马新贻心里暗自回想,自己道光二十六年中了举人,第二年又高中进士,殿试拿了三甲第六名。往后在安徽省太和县、宿松县、亳州、建平县、合肥县任职,接着又当了安庆知府、庐州知府、庐凤道、安徽按察使、安徽布政使。如今倒霉,落入贼手,大不了一死罢了。这么想着,他索性把目光移开,仰起头,盯着屋子一角,满脸都是对萧有和的漠视。

萧有和瞧马新贻这态度,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在这些清朝大员眼里是个啥地位,也不生气。“你可知如今身处何地?又可晓得我太平军的政策?” 萧有和接着问。马新贻冷笑一声,斜眼瞟了瞟萧有和,那眼神,就跟看跳梁小丑似的,满是不屑:“我自然清楚,不过是落到你们这群反贼手里罢了。至于你们那政策,我也听说过,不就是些哄人的手段。”

萧有和见他开口搭话,心里暗喜:“就怕你闷葫芦似的不吭声,只要张嘴,我就有法子。” 原来,萧有和这会儿终于想起马新贻是何许人也了。

在他来的那个时空里,马新贻可是有名的大臣,口碑相当不错,还卷进了轰动一时的 “刺马案”。1870 年,同治九年,马新贻在两江总督任上,被刺客张汶祥给刺杀了,这事儿震惊朝野,成了晚清四大奇案之首。案发后,朝廷派了好些大员联合审案,最后草草结案,说是张汶祥个人所为,“背后没主使的人”。

萧有和琢磨着,从马新贻的生平经历、旁人对他的评价,再看他字号(字谷山,号燕门,又号铁舫,室名尚卿居),这人性格刚直不阿,勤政爱民,坚韧不拔,还擅长治理地方,有改革精神。这不正是自己急需的幕僚人才嘛,也是太平军缺的。再说了,马新贻身为回族,在朝中肯定有政敌,萧有和觉着自己有机会劝他归降。

这么一想,萧有和决定对马新贻以礼相待,不强迫他投降,就想让马新贻瞧瞧自己的大度和宽容,好让他从心里头转变立场。想着,萧有和亲自走上前,伸手解开绑着马新贻的绳索。马新贻神色微微一变,眼里闪过一丝诧异,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心里头犯起了嘀咕:这反贼头子到底耍什么花样?

“马大人,我知道您的身份和过往经历,今儿请您来,可不是要为难您。” 萧有和微笑着说道。马新贻冷哼一声,压根不领情:“说得好听,你们这些反贼,能安什么好心?” 萧有和也不着恼,接着往下说:“马大人,您看看现在这天下,乱成啥样了。大清后宫干政,皇帝年幼,局势不稳。对内残酷欺压各族百姓,对外割地赔款,明摆着气数快尽了,您又何苦给这摇摇欲坠的朝廷卖命呢?”

马新贻一听,眼睛瞪得老大,怒声说道:“我拿朝廷俸禄,自然要忠心为朝廷办事,怎能跟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搅和在一起!” 萧有和不紧不慢地踱着步子,语气平和:“马大人,您不瞧瞧如今这世道,百姓日子苦不堪言。再想想和你的族人,满清朝廷何曾真心对待过?我太平军就是要推翻满清的腐朽统治,给百姓谋个太平日子。” 马新贻微微皱起眉头,反驳道:“你们太平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天京已经丢了,就剩湖州这巴掌大的地方,还能成啥大事?”

萧有和瞧着马新贻,马新贻也盯着眼前这位被称作王爷的人,心里猜着他到底啥目的。萧有和轻笑一声:“马大人,刘铭传、蔡元吉的部队败在我手里,您觉得是偶然吗?” 萧有和这是示之以威。

马新贻沉默了一会儿,眼神闪烁不定,像是在琢磨啥事儿。萧有和知道他心里不服气,接着说:“不瞒马大人,打败刘蔡二人,我麾下能打仗的兵也就四千!”

萧有和瞧出马新贻不信,便冲赵云喊道:“你讲讲夜袭乌镇,百里堵住蔡元吉退路,还有吴家湾夜袭截断刘铭传后路的事儿。” 赵云赶忙拱手行礼,绘声绘色地讲起步枪营作战经过。说起自己一日奔袭百里的壮举,那自豪劲儿都快溢出来了。他讲着如何把部队悄悄潜伏在乌镇外,派小股部队混进镇里,为了等蔡元吉大队离开,在那儿藏了整整两天两夜,愣是没被乌镇的兵丁发现。夜里一到,里应外合,顺利拿下乌镇。拿下乌镇后,稍微休整一下,又按照萧有和的安排,朝着双林镇方向急行军,一天跑了快百里路,把口袋阵的口子扎得死死的,截断了蔡元吉的退路。

马新贻瞧着赵云那眉飞色舞的模样,不像在说瞎话,可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别在这儿蒙我,战场上看着人山人海的……” 萧有和留意着马新贻脸上表情,随着赵云讲述不停变换,知道他半信半疑,便接着说道:“你们以为消灭刘铭传、围歼蔡元吉,太平军肯定调了十万以上兵力,其实不是。除了我那四千战兵,其他都是赶来支援的百姓!这就是人心所向!您若不信还可故地重游。”

“人心?人心……” 马新贻反复琢磨着这俩字,心里暗自感叹:看来这萧有和还真有点本事,不过太平天国到底还是亡了。

“事在人为。虽说太平军现在只剩东南这一小片地儿,可只要人心在,谁能说就不能绝境翻盘?” 萧有和瞧马新贻不吭声了,知道他心里咋想的继续劝说。“事在人为?这就是底气?” 马新贻有点心动了,想看看这位幼西王到底有啥底牌。

萧有和趁热打铁:“马大人,您是有大本事的人,要是能加入我太平军,肯定能大显身手,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马新贻抬起头,直直地盯着萧有和:“你就这么肯定?” 萧有和目光坚定,斩钉截铁地说:“我不敢打包票,但至少我们有希望,有决心!大人不妨留下看看。”

马新贻陷入了沉思,屋子里安静得只能听见他沉重的呼吸声。过了好一会儿,马新贻再次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起来:“行,我可以先留在萧将军军中,不过我有个条件。” 萧有和心里一乐,知道事儿有转机了:“马大人请讲。” 马新贻一脸郑重:“首先,我可不是投降。” 萧有和连忙点头:“嗯,马大人确实没投降。”“我就先在你军中看看,要是你们就是一群草寇,我立马跟你们划清界限。” 萧有和应道:“理应如此。”“还有,我现在不会给你们出谋划策。” 萧有和听了,一时语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