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 第59章 借宿庄院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第59章 借宿庄院

作者:参悟天地一条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5 00:03:02 来源:小说旗

且说箫有和、赖汉英、箫铁头与刘四毛一行四人,自离开广德城后,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一日,暮色渐浓,箫铁头背着那包裹着玉佛的包袱,回头对箫有和与赖汉英说道:“此地眼看就要出安徽境内,接着便要进入浙江,明日便能抵达湖州地界。那元明庵,就隐匿于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石山村王部院的青山翠竹之中。” 众人听后,难掩欣喜,却不想在赶路时竟错过了投宿的地方。

赖汉英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走了整整一晚,竟连一处村落都没碰到,这可到哪儿投宿才好?” 众人正发愁之际,只见远处的林子里忽然闪过一道光亮。箫有和眼前一亮,兴奋地说:“这下好了,我们小心些,找到这户人家,好言相求,不管什么地方,借宿一晚,明日也好早点赶路。” 说罢,便让刘四毛前去打探情况。刘四毛快步朝着亮光处奔去,没过多久便折返回来,满脸兴奋地说道:“前方有一座大庄院,看样子是一户富裕人家,已经答应让我们借宿一晚。” 众人听闻,顿时满心欢喜,加快脚步赶了过去。

来到庄院前,只见庄院四周皆是土墙,土墙外是一大片茂密的构树林。一位身着粗布麻衣、模样像庄客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箫有和、赖汉英等人连忙下马,将马缰绳交给箫铁头牵着,上前恭敬地行礼。那庄客问道:“你们来我庄上有何事?” 箫有和上前一步,诚恳地说道:“实不相瞒,我们是行脚商人,主仆四人,只因赶路太急,错过了宿头。如今来到此处,前不着村,后不靠店。想在贵庄借宿一晚,明日一早便启程。我们定会依礼奉上房钱,还望您能行个方便。” 庄客打量了四人一番,见他们不像是坏人,便说道:“既然如此,还请稍等片刻,我去问问庄主,若他答应,你们住下便无妨。” 箫有和连忙说道:“大哥尽管去问。” 庄客又扫了四人一眼,心中暗自思忖,明白这四人中以这个答话的年轻人为首。

不多时,庄客返回,说道:“庄主让你们进去。” 于是,箫有和与赖汉英在前,箫铁头和刘四毛在后牵着马,跟随庄客来到庄院的打谷场上。他们将马拴在构树上,卸下包袱和鞍具,箫铁头和刘四毛留在打谷场照顾马匹,箫有和与赖汉英则前往草堂拜见庄主。走进草堂,只见一位年约七十、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端坐在主位。箫有和与赖汉英恭敬地行礼,老者微微点头,示意他们坐下。交谈中,老者主动提及自己是为躲避战乱,才举家搬到这偏僻之地,言语间满是对往昔安稳日子的怀念,以及对如今动荡局势的无奈。

聊了一会儿,老者关切地问道:“几位赶了这么久的路,可曾用过晚饭?” 箫有和等人连忙表示还未进食。老者立刻吩咐庄客准备饭菜,不一会儿,厅上便摆开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老者笑着说:“村子里没什么好东西,都是自家养的鸡鸭,地里摘的蔬菜,还请几位不要嫌弃。” 箫有和和赖汉英连忙起身道谢,老者又唤箫铁头和刘四毛一同进来用餐。几人早已饥肠辘辘,也不好推辞,便谢过老者,开始大快朵颐。

众人酒足饭饱后,正准备起身告辞,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走进了草堂,正是老者的儿子。他目光落在站在一旁的箫铁头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好胜的光芒,笑着说道:“听闻几位是行脚商人,看这位兄弟身形矫健,想必身手不凡。我平日里也喜好拳脚功夫,不知可否与我切磋一二,让我也见识见识外面的武艺。” 箫铁头本就性格豪爽,听到这话,便转头看向箫有和。箫有和笑着说:“切磋武艺,点到为止,千万别伤了和气。”

箫铁头听后,大步走到院子中央,活动了一下筋骨,摆开架势。庄主儿子也不甘示弱,跟着走到院子中央。他身材魁梧壮硕,肌肉线条分明,一看就是平日里没少练武。两人相对而立,空气中瞬间弥漫起紧张的气息。

箫铁头率先发起攻击,大喝一声,挥拳直朝庄主儿子的面门袭去。庄主儿子反应极为迅速,微微侧身,轻松避开了这一拳,同时顺势一掌拍向箫铁头的肩头。箫铁头不慌不忙,左臂一挡,巧妙地卸开了这一掌,紧接着右脚一扫,直取对方的脚踝。庄主儿子见状,迅速高高跳起,轻松避开了这一脚,同时在空中利落翻身,稳稳落地。周围的人纷纷高声叫好,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箫有和和赖汉英也站在一旁,微微点头。箫铁头的拳法刚猛有力,庄主儿子的招式则灵活多变,一时间两人难分高下。

过了几招,庄主儿子渐渐占据上风。他使出一记连环腿,逼得箫铁头连连后退。箫铁头也不甘示弱,稳住阵脚后,突然一个侧身,避开了庄主儿子的攻击,紧接着一记重拳,直朝对方的胸口砸去。庄主儿子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向后轻轻一仰,轻松避开了这一拳,同时双手一合,稳稳抓住了箫铁头的拳头。

就在这时,庄主儿子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箫铁头的头上。他敏锐地察觉到箫铁头的辫子似乎有些异样 —— 尽管箫铁头的头发被汗水浸湿,但辫子的根部却显得有些松动,不像是自然生长的。庄主儿子心中暗自起疑,但并未表露出来,只是微微一笑,松开了箫铁头的拳头,说道:“好身手!” 箫铁头也意识到对方并未使出全力,但也不愿再继续纠缠,便收了拳,拱手说道:“兄台武艺高强,箫某佩服。” 庄主儿子也拱手回礼,说道:“你也不赖,有机会咱们再切磋。”

两人停了下来,彼此都对对方的武艺十分钦佩。周围的人纷纷鼓掌,气氛热闹非凡。老者儿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好奇地问道:“几位接下来要往何处去?” 箫有和如实说道:“我们要前往湖州妙西镇石山村王部院的元明庵,替老母还愿。” 老者儿子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说道:“正巧,我这里距离那儿还有几十里路,我曾去过那附近,对道路颇为熟悉。这一路山高林密,你们人生地不熟,难免会遇到些麻烦。我愿为你们带路,也算是结交几位朋友。” 箫有和等人听后,喜出望外,连忙道谢。

于是,众人约定好明日一早便出发。当晚,箫有和等人在庄院的客房中休息。虽然他们隐约觉得这庄主儿子有些神秘,心中不免有些疑虑,但想到有了可靠的向导,去元明庵的行程又多了几分保障,心中也安稳了许多,在期待中渐渐进入了梦乡,准备迎接新一天的行程。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众人便在庄院门口集合。老者儿子早已等候在此,他牵着一匹健壮的黄彪马,精神抖擞,见箫有和等人出来,笑着打招呼。一路上,山水如画,景色宜人,可众人却无心欣赏。路上,箫有和发现那庄主儿子总是有意无意地往他们的头上瞧。

待走到一处僻静之地,庄主儿子突然回身,目光犀利地问道:“你们不是行商,到我庄子究竟所为何事?”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箫有和面色一沉,强装镇定地问道:“兄台何出此言?” 庄主儿子冷笑一声,目光紧紧盯着箫铁头,说道:“昨日比武时,我就发现他的辫子与常人不同,今日日光正好,在光线下仔细一瞧,竟是假的。再看你们的,也和他一样。如今不留辫子的,除了太平军还能有谁?”

赖汉英心中暗叫不好,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短刀。箫铁头也握紧了拳头,准备随时应对。箫有和深吸一口气,知道瞒不下去了,索性坦然说道:“不错,我们正是太平军。但我们并无恶意,借宿只是为了赶路。” 庄主儿子脸色微变,后退一步,警惕地说:“太平军四处征战,所到之处征粮拉夫,搅得民不聊生,你们来这儿有什么目的?” 箫有和连忙解释:“我们此番确实是要前往元明庵,是为护送一件重要的信物,与战事无关。我们也一心想结束战乱,还百姓太平。”

庄主儿子听后,神色稍缓,却仍心存疑虑:“我凭什么相信你们?” 这时,一直沉默的赖汉英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正是太平军将领的信物。“这是我们将军所授,你若担心我们心怀不轨,可以持此物向官府告发,若有虚假,我们愿以性命担保。” 庄主儿子接过令牌,仔细端详,想起这些年听闻太平军惩治贪官污吏、为百姓谋福祉的事迹,心中的戒备慢慢消散。“原来如此,是我误会了。我知道现在你们也不会放心让我走,这样吧,我愿继续带路,不过到了元明庵,还望你们告知我事情的真相。”

众人如释重负,继续前行。一路上,庄主儿子不再像之前那般热情,但也恪守承诺,带着众人顺利朝着元明庵进发。随着目的地越来越近,众人心中既期待又忐忑,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