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 第69章 汉英急报扰静修,庄主子一心投明主

上回说到,来自后世的穿越者萧有和,被沉重的思想包袱压得几近窒息。他怀揣着改写古老文明百年屈辱的宏大抱负,却又因害怕自己的介入会给深陷苦难的国人带来更多灾祸,在时代的惊涛骇浪前,始终畏畏缩缩、被动应对。幸而得到玄逸道长的耐心开导,他才终于卸下了压在心头许久的巨石。正沉浸在这难得的宁静与感悟之中,突然,一个小道童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求见,说有个叫赖汉英的人火急火燎地要见主人。

萧有和好不容易在玄逸道长的点拨下,摆脱了那背负许久、如山般沉重的思想包袱。此刻,正置身于元明庵那静谧的偏殿里,那温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暖烘烘地落在他身上。箫有和闭目静坐,沉浸在这久违的宁静之中,心中的感悟如同春日里刚冒头的嫩草,正一点点生长。这份平静,就像一潭深不见底、不起一丝波澜的湖水,平和而安宁。

然而,道童那句 “有个叫赖汉英的,急着要见小主人”,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这消息就像一颗巨石,“扑通” 一声砸进了他内心的那潭湖水里,刹那间,水花四溅,波澜起伏。萧有和猛地睁开双眼,眼中满是惊愕。他的脑海瞬间变成了一片嘈杂的战场,无数关于赖汉英的念头如千军万马般奔腾而过。赖汉英为何此时前来?又为何如此急切?一个个疑问在他心头萦绕。

紧接着,不安的感觉如潮水般迅速涌上心头。他深知,在这个风云变幻、充满变数的时代,每一个突如其来的状况,都可能是一场风暴的前奏。就连向来沉稳的他,此刻也不禁感到害怕,害怕这背后隐藏着难以预料的危机与挑战。那些好不容易被他抛到脑后的忧虑,此刻竟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饿狼,张牙舞爪地又要卷土重来。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

但萧有和终究不是轻易就能被打倒的人。短暂的慌乱之后,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既来之则安之”,这是玄逸道长说过的话,而他,是那个一心想要改变时代、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的人,这份责任感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此刻,责任感就像一盏明灯,瞬间驱散了他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他迅速调整状态,把那股不安转化为直面未知的勇气。太平天国已经失败,自己还带着太平军的余部逃亡,他必须直面这一挑战。

他站起身,挺直脊梁,心中的斗志重新熊熊燃起,大步迈向殿外,准备去探寻赖汉英求见背后的一切,迎接新的未知与战斗,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也要去争一争。

元明庵庵门外,赖汉英正在焦急地踱步等待。他收到了曾水源送来的急报,原来,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干王洪仁玕的保护下抵达了湖州,受到堵王黄文金、辅王杨辅清、昭王黄文英和匡王赖文鸿的拥护。黄文金是湖州太平军的主要统帅,1864 年年初清军左宗棠部进攻湖州时,他率军多次与清军交战,在思溪、双福桥等地取得胜利。然而,箫有和穿越前的那段历史上,随着太平天国整体形势急剧恶化,黄文金在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撤退途中受伤,最终于 1864 年 9 月 5 日伤重而死。杨辅清与黄文金共同负责湖州的防御,他与昭王黄文英、匡王赖文鸿都是湖州太平军的重要将领,参与了湖州的防御战,在天京陷落后协助幼天王撤离湖州。

这一世,湖州因为幼天王洪天贵福的到来,成了太平军的权力中心。各路太平军纷纷向湖州聚集,这一下,引得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开始谋划对湖州的围攻。湘军裁撤后,淮军和楚军便成了围攻太平军的主力。因为还有外国势力得加入,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赖汉英见萧有和出来,连忙上前,神色凝重地禀告:“小王爷,幼天王急招您回湖州,如今湖州局势危急!淮军和楚军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谋划围攻,各路太平军虽纷纷来援,可力量还是稍显薄弱,一旦被合围,后果不堪设想 。” 他眼中满是忧虑,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声音里也透着焦急。

萧有和眉头紧锁,心中一沉,他太清楚这局势的严峻了。“可曾探清敌军部署?我方防御又如何?” 他急切地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焦虑,仿佛能看到他内心的焦急正熊熊燃烧。

赖汉英长叹一声,“敌军来势汹汹,李鸿章和左宗棠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黄将军此前虽有胜绩,但如今压力巨大,城内粮草储备也不容乐观,士气也有些低迷,幼天王希望您能回去协助防御,您足智多谋,定能想出破敌之策。”

萧有和随后询问曾水源等人的情况,赖汉英道:“不劳小王爷牵挂,曾水源,胡静安,汪白仁都已抵达湖州,等着小王爷呢。”

萧有和点点头,正要去和玄逸道长师兄弟告别,这时,元明庵门后突然转出一人。萧有和定睛细看,原来是那庄主的儿子。

庄主的儿子,自从把萧有和等人带到妙西镇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萧有和只以为他自行回去了,考虑到这里是太平军的控制区,也就没太在意。今日一见,不禁大为惊讶。

萧有和便道:“不知壮士有何指教?”

庄主儿子冷笑着说:“箫客官想来是忘记了我们之间的约定?”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挑衅,似乎在试探眼前这个人的反应。

萧有和听他这么一说,才想起自己确实答应过他,要告知真相。

赖汉英听他说起约定,警惕之心顿起,不动声色地侧身,暗自将自己拦在萧有和与他之间,右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刀柄,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

萧有和却毫不犹豫地绕过赖汉英,向前跨了一步,逼视着庄主的儿子,目光如炬,道:“你不怕吗?一旦知晓,再无回头路。”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威慑,仿佛在向对方宣告这个决定的重大。

那庄主的儿子却毫不畏惧,反而向前一步,几乎与萧有和来了个脸对脸,他这突然的举动骇得赖汉英赶忙要护卫,那庄主的儿子却撇了他一眼,反问箫有和道:“我自是不怕的,你敢说吗?”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挑衅,似乎在向萧有和下战书,非要探个究竟。

箫有和哈哈一笑,神情突然一肃道:“我乃太平天国幼西王,箫有和!”

那庄主儿子却并不害怕,反而笑了起来道:“世人都说那幼西王是个酒囊饭袋,得见本尊才觉是真英雄,如若不嫌弃,小人愿将这身蛮力卖与小王爷。” 说罢躬身下拜。箫有和赶忙将他扶住,问道:“你且慢,我太平军目前已穷途末路,壮士因何愿意投效?”

庄主儿子直起身,眼中满是真诚,回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缓缓说道:“小王爷有所不知,自那日为您带路,我便处处留意。途中见您对待部下,亲和友善,毫无架子。面对艰难险阻,您的部下不仅毫无怨言,还愿为您拼死效力,这般凝聚力,我从未见过。” 他微微顿了顿,那些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眼中流露出一丝感动:“还有路过村庄时,见百姓受灾,您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分发物资,救助危困。您的侠义心肠,彻底颠覆了我从前对太平军的刻板印象。在这乱世之中,我一心渴望追随明主,为百姓谋福祉,小王爷您就是我认定的人,所以甘愿投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罢,他再次坚定地看向萧有和,眼中满是期待,等待着他的回应,仿佛将自己的命运都交付在了这一刻。

赖汉英在一旁看他真情流露,便也看向箫有和,眼神中满是肯定,示意收下这员猛将,也是为即将到来的湖州战役添些助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