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宇宙边缘的“新生星域”如未拆封的画卷,三百六十颗新生星球在星云中浮沉,每一颗都散发着混沌初开的气息。阿砚的“万灵共主·永恒之剑”在掌心轻颤,剑身上的共主之星投影投射出七十二道光束,分别标记着星域中七十二个正在孕育的文明胚胎——其中三个胚胎的“共生指数”异常偏低,呈现暗紫色的“排斥”波动。
“阿砚师兄,这三颗‘蛮神星’的文明胚胎正在吸收暗渊残留的‘征服法则’!”林夕圣女的共主罗盘泛起警报红光,“他们的始祖竟以‘弱肉强食’为天道,正在吞噬邻近星球的生命能量!”全息投影中,蛮神星的巨人们正用岩石巨棒击碎共生星球的防护结界,吸吮其灵脉精血。
“天道非单一法则,是共生的生态。”阿砚展开星痕百六十四变·共主之心剑势,剑光如春雨润泽焦土,七十二道剑意分别对应新生文明的七十二种可能——以剑卫道的战士文明、以法济世的咒术文明、以心化人的灵能文明。剑意触及蛮神星的“征服图腾”,竟显化出“共存”的嫩芽从图腾裂缝中钻出。
凌霜长老的共主共生核在此刻爆发出翡翠色光芒,她以冰棱构建“文明生态舱”,寒渊法则与星球的混沌能量共鸣,竟在虚空中显化出共生文明的食物链模型:“看这模型,捕食者与猎物亦能形成动态平衡。”冰棱舱刻下“物竞天择,共生为道”的道纹,蛮神星的吞噬速度减缓五成。
溟海阁的玄机子翻开《宇宙道书》,书页自动显化出“新生文明·试炼篇”:“这些蛮神星正处于文明的‘茹毛饮血’阶段,需以‘共生之种’引导其进化,而非强行干预。”他挥动符篆,圣典金光化作能激发灵智的“智慧之果”,投向正在吞噬的巨人掌心。
蛮神星地表,暗渊教余孽“野蛮教唆者”显化为巨蛇形态,其鳞片刻满“力量即正义”的咒文,信子吞吐间释放“征服幻觉”:“阿砚,文明的第一步永远是征服!这些弱小星球的灵脉,本就是强者的食粮!”他盘绕在图腾柱上,巨尾扫过之处,刚发芽的共存嫩芽尽皆枯死。
“征服非文明起点,是蒙昧的枷锁。”阿砚运转剑心通明术,与星球的“生命本源”产生共振,永恒之剑显化出“百六十五变·共生启蒙”的复合剑势,剑光如燧人氏的星火,点燃巨人心间的“共情火种”。“你看这火种——”他指向巨人眼中闪过的迷茫,“即便最野蛮的生灵,亦有共生的本能。”
凌霜长老发动“鸿蒙·生态平衡”,将共主共生核的力量注入生态舱,舱内竟演化出“捕食-再生”的循环系统,让吞噬行为转化为能量再利用;林夕圣女施展出“星坠·文明启蒙”,用共主罗盘投射出共生文明的繁荣景象,星轨能量如梦境般潜入巨人意识;玄机子则施展出“万道·启蒙共振”,以道书金光吟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始智慧,引发星球地壳的共鸣。
当共生启蒙的剑势笼罩教唆者,其鳞片崩解,显化出核心的“蒙昧之源”——那是用初代蛮神的“恐惧失控”执念炼制的**生核心,核心深处竟封存着鸿蒙初判时的“混沌之种”。阿砚的剑意温柔包裹种子,剑身上的共主印记与混沌之种产生共振,竟显化出“混沌·共生”的复合图腾。
战斗结束后,蛮神星的巨人们开始用岩石堆砌“共生祭坛”,将掠夺来的灵脉能量用于修复被破坏的星球。阿砚的永恒之剑新增“启蒙”图腾,剑势可直接唤醒生灵的共生灵智;凌霜长老的共主共生核进化为“启蒙共生核”,能自动识别文明的蒙昧阶段并引导进化;林夕圣女的共主罗盘化作“启蒙罗盘”,指针永远指向智慧与慈悲的交点;玄机子的《宇宙道书》则成为“启蒙圣典”,书页间流淌着文明开化的初始法则。
新生文明的代表们在生态舱前立下“共生誓言”,蛮神星的酋长将征服图腾磨成粉末,与共生嫩芽混合成能孕育新生命的“开化之种”。阿砚轻抚剑柄,剑身上的启蒙图腾与共主之星重叠,他望向正在搭建星际桥梁的巨人们,低声说道:“文明的开化,如同幼苗破土,需经历黑暗的挣扎。但我们的守护,不是代替他们成长,而是为他们留住共生的希望。”
然而,当启蒙圣典的光芒照亮星域时,启蒙罗盘突然指向更深的混沌——那里沉睡着鸿蒙初判时未被净化的“混沌胎膜”,胎膜中竟孕育着融合暗渊能量的“野蛮文明胚胎”,其核心跳动着“毁灭即创造”的疯狂频率。林夕圣女的脸色凝重:“阿砚师兄,这些胚胎的存在,可能颠覆整个新生星域的共生秩序!”
阿砚握紧永恒之剑,剑身上的永恒印记与启蒙图腾同时爆发出强光:“九渊修士,文明的启蒙没有例外。前往混沌胎膜,让我们用共生之道,为这些胚胎注入第一缕文明的曙光!”
山风掠过新生星域,启蒙圣典的书页翻动声与开化之种的破土声交织,形成一曲关于文明启蒙的壮丽序曲。阿砚知道,每一个文明的诞生都是一次奇迹,而他手中的永恒之剑,将继续守护这份奇迹,让每一次挥剑都成为文明觉醒的见证,直至所有生灵都能在共生的阳光下,书写属于自己的文明史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