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辽国新兵无力进攻,兴汉军文官体系逐渐完善

完颜乌古乃称帝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上京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古代社会,称王、称可汗甚至称国主都是相对常见的事情,这些称号虽然也显示出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但并不会对大辽的正统性构成直接的威胁。

然而,称帝则完全不同。这意味着完颜乌古乃自认为拥有与大辽皇帝同等的地位,是对大辽正统性的直接挑战。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大辽权威的严重冒犯,也是对大辽统治秩序的公然破坏。

群臣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无法容忍一个小小的女真部落竟敢如此狂妄地自称为帝。与其他地区的反叛势力相比,女真部的行为显得尤为突出。

北方的鞑靼人虽然反叛了,但他们仍然沿用酋长的称呼,这表明他们对大辽的正统性还有一定的敬畏之心。室韦人也是如此,他们继续使用莫贺咄的称号,并没有直接称帝。而南方的汉人反叛头领李云湛,甚至只使用了一个督军的称号,这个称号连王侯都不如,更无法与皇帝相提并论。

相比之下,完颜乌古乃的称帝之举显得格外刺眼,也让大辽的群臣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

有人面露怒色,痛斥完颜乌古乃的卑鄙行径,称其为无耻之徒;也有人忧心忡忡,建议即刻发兵征讨,以雪前耻。

然而,耶律重元却并未被众人的情绪所左右,他冷静地问道:“目前,新兵招募的情况究竟如何?”

此时,院枢密使萧惠站出来,拱手施礼后说道:“启禀陛下,新兵招募工作尚在进行之中。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招募到约两万名新兵。这些新兵主要源自辽东地区的饥民,他们被整编为八个营。不过,这些新兵目前训练不足,战斗力颇为有限。”

萧惠的话语如同一盆刺骨的冰水,无情地泼洒在众臣的头上。众人如梦初醒,意识到大辽如今已陷入极度困境,连连战败导致兵员匮乏,已到了无兵可战的艰难境地。

而新招募的这些士兵,虽被称为“兵”,实则不过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罢了。他们毫无军事经验,更未经过任何正规训练,如此仓促上阵,无疑是去白白送死。

萧惠的这番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众人的心头,使得朝堂上的气氛愈发凝重,令人窒息。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凝结成冰,群臣们皆沉默不语,各自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这令人窒息的静默中,有些人开始在心中暗自盘算起来。他们意识到大辽的局势已经糟糕到了如此地步,或许应该尽快想办法与女真那边取得联系,为自己谋求一条生路。这些人在心中默默计划着,权衡着各种可能的选择,试图在这乱世之中找到一线生机。

然而,与此同时,另一些人则心中长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绝望。他们深知,大辽的国力已经衰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使有再多的新兵入伍,也难以挽回这颓败的局面。一些年迈的老臣,满脸愁容地低声叹息道:“唉,大辽的气数已尽啊,我们这些老臣,又能做些什么呢?”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无力回天的悲哀。

寒冬已逝,暖春悄然而至,幽州的冰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消融,大地也开始复苏,焕发出勃勃生机。

李云湛此时正端坐于内阁之中,案几上堆满了各种文书和卷宗,他的身影在这堆积如山的文件中显得有些渺小,但他的专注和认真却让人无法忽视。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女真人起事,与辽军展开激战,而兴汉军则在这场混战中崭露头角,先后攻下了蔚州和朔州,进一步巩固了对辽国长城以南地区的掌控。

然而,李云湛并没有因为这些胜利而沾沾自喜或有所松懈。他深知,战争的胜负往往只是一时的,要想真正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政权,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于是,他一方面加紧操练新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则积极吸引各地的读书人前来投奔,以充实兴汉军的文官体系。

由于前来投靠的多是寒门子弟,他们虽然饱读诗书,但往往缺乏背景和资源。李云湛考虑到这一点,并没有像其他势力那样举行科举考试,而是采取了更为直接的方式——面试。

通过与这些寒门子弟的面对面交流,李云湛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他们的才能和品行,从而决定是否录用。这种方式虽然看似不够正规,但却能够在短时间内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迅速填补官位的空缺。

至于李云湛为何没有举行科举,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前来投奔的读书人数量实在是太过稀少,即便将他们全部录用,也远远无法填补官位的空缺。这些前来投奔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幽州本地的寒门子弟,他们家境贫寒,却渴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那些以前在幽州盘踞一方的世家子弟,竟然没有一个人前来投奔。这其中的缘由其实也很好理解,李云湛在掌握幽州政权之后,将这些世家子弟的田产全部没收,并将其分给了那些被他们称为“**”的普通百姓。

对于这些世家子弟来说,失去田产就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来源和社会地位,他们对李云湛自然是恨之入骨。如今,他们巴不得辽军能够早日打回来,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田产,又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地前来投效李云湛呢?

尽管如此,李云湛还是成功地组建了基本的政府架构。他设立了文教司、商务司、农业司、吏治司、医司、财政司、审计署等多个部门,以确保政务的有序运行。此外,他还特别注重司法建设,设立了警察院、检察院和法院,分别负责抓捕、审讯和审判,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这些部门均归属内阁管辖,形成了一个高效而严密的管理体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