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时间抹不去伤痕

李云湛微微皱眉,说道:“此脚踏脱粒机造价目前而言,绝非普通百姓家可轻易承担。其制作工艺虽不算复杂,但所需材料和组装成本仍较高。因此,本督计划在每村当中建一处食品加工作坊,里面不仅有脚踏脱粒机,还有磨面机。对了,磨面机工业司还在研发中。待磨面机研发成功后,百姓可在作坊中完成谷物的脱粒和磨粉等一系列加工,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成本。”

米暄听后,心中一喜道:“大人,此计甚妙!如此一来,百姓既能享受到先进工具带来的便利,又无需承担高昂的购置成本。米暄愿亲自前往各村,监督加工作坊的建设,确保其顺利落成并投入使用。”

李云湛微微颔首,露出一抹微笑,轻声说道:“米暄啊,你的想法倒是不错。这脚踏脱粒机确实能够给百姓带来不少便利,减轻他们的劳作之苦。不过,在推广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首先,我们要确保这脱粒机的质量可靠,能够稳定运行。毕竟,这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机器频繁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使用效果,还可能给百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云湛目光转向米暄,继续说道:“其次,我们需要培训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以便在推广过程中能够及时为百姓提供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这样一来,即使机器出现了问题,也能迅速得到解决,不至于耽误农时。”

米暄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李云湛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总结道:“所以说,虽然这脚踏脱粒机已经成功问世,但要想真正推广开来,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和筹备。只有这样,才能让它更好地服务于百姓,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李云湛想了想,说道:“脚踏脱粒机虽好,但目前造价仍高。若强行推广,百姓负担过重,反而适得其反。不如先在一些试点村落推广,待成本降低后,再全面铺开。至于这食品加工作坊,你农业司可先规划选址,做好前期准备,待磨面机研发成功,便能迅速推进。”

米暄拱手道:“大人思虑周全,米暄定当遵命。那这试点村落,米暄这就去挑选,争取早日让百姓用上这先进的脱粒机。”

米暄走后,李云湛缓缓转过身来,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犀利而敏锐,直直地落在了一旁的张成扬身上。

张成扬感受到了李云湛的注视,他连忙拱手作揖,恭敬地回答道:“回大人,一千人已经全部招收完毕。这些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壮士,他们不仅身手矫健,而且个个都对大人忠心耿耿,绝对可靠。”

李云湛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他点了点头,说道:“很好,如此一来,锦衣卫便算是正式成立了。”

李云湛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用一种更加严肃的语气对张成扬说道:“济之,从今天开始,你便是锦衣卫的指挥使了。这个职位责任重大,你要清楚地知道锦衣卫所肩负的使命。”

张成扬挺直了身子,郑重地回答道:“属下明白。”

李云湛继续说道:“锦衣卫不仅要负责直驾侍卫、缉捕罪犯、处理刑狱等事务,更重要的是,你们还需要负责收集国内外的情报,以及执行反敌探任务。这其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你可有信心胜任?”

张成扬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回答道:“大人放心,属下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大人的信任!”

张成扬听后,心中一凛,拱手道:“大人,成扬定当尽心尽力。只是这情报收集与反敌探任务,非同小可,还请大人多加指点。”

李云湛微微点头,说道:“济之,情报之事,关乎国家安危,不可轻忽。国内情报,需密切关注各地动向,尤其是各地官员的言行举止,若有不轨之举,需及时上报。同时,各地的民生状况、粮食储备、水利设施等,也需定期收集信息,以便朝廷及时决策。

至于国外的情报工作,我们需要着重关注周边各个国家的军事、朝廷局势以及与我国的贸易往来情况。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外部环境、评估潜在风险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

反敌探任务更是重中之重。如今天下虽安,但边境仍有异族窥视,内部亦有奸细潜伏。锦衣卫需在各地设立耳目,严密监视可疑之人,一旦发现敌探,务必迅速查明身份,将其一网打尽,绝不可让其泄露我国机密。”

张成扬听后,拱手道:“大人,张成扬明白。锦衣卫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大人所托。只是这情报收集与反敌探任务,需大量人力物力,还请大人在人员调配与物资供应上多加支持。”

李云湛微微一笑,说道:“济之,锦衣卫所需,本督自会全力支持。你只需专心做好本职即可。”

张成扬听后道:“是,大人。”

在大宋直定城中,有一处看似普通的作坊,然而,在这作坊的内部,却隐藏着一个女子的故事。

此刻,这名女子正端坐在织机前,她的双手如同灵动的蝴蝶一般,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伴随着她的动作,织布机发出一阵“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是在诉说着她的辛勤与努力。

尽管她的动作娴熟无比,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忧虑。这丝忧虑,似乎与她手中的织布工作并无直接关联,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某种困扰。

这名女子,便是李云湛的二姐李云柔。半年前,李云柔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从侯家逃离出来后,她一路辗转,历经艰辛,最终来到了大宋直定城。

初至大宋,李云柔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而无助。她深知自己的身份特殊,不敢轻易暴露,生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她选择了隐姓埋名,依靠自己的双手来维持生计。

幸运的是,这间作坊的主家看中了李云柔精湛的手工技艺,决定收留她在此织布糊口。虽然生活依旧清苦,但至少有了一个安身之所,李云柔也因此感到些许宽慰。

李云柔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便早早地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匆匆赶往作坊开始一天的劳作。她熟练地操作着织布机,梭子在她手中飞速穿梭,织出一匹匹精美的布料。时间在她忙碌的身影中悄然流逝,直到夜幕完全笼罩大地,她才缓缓停下手中的活儿。

织布机的“嘎吱”声在空旷的作坊内不断回响,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冷。李云柔的双手因为长时间与粗糙的布料摩擦,早已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反而更加坚定地继续劳作,因为她深知,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这一天傍晚,李云柔如往常一样,从织布机前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因长时间弯腰而酸痛的腰背。就在这时,作坊的管事,一位姓王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看着李云柔略显疲惫的面容,关切地问道:“阿秀,今天累了吧?”

李云柔微微一笑,回答道:“王叔,我还好,习惯了就好。虽然累一些,但总比没有活儿干要强得多。”为了避免引起他人的怀疑,她给自己起了一个化名——杨秀儿。

王管事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慈祥的笑容,他缓缓说道:“秀儿啊,你这孩子可真是懂事啊!在咱们这作坊里做工,虽然辛苦,但是你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一句。要是每个人都能像你这么勤快,那咱们这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的!”

李云柔听了王管事的话,微微一笑,回应道:“王叔,您真是太夸奖我啦!其实我也是没有办法呀,总得找个活儿干,不然这日子可怎么过呢?再说了,能在您这儿做工,有口饭吃,我就已经很知足啦!”

王掌事听了李云柔的话,不禁叹了口气,他语重心长地说:“秀儿啊,你一个弱女子,在这世上无依无靠的,真是太不容易了。要是你家里人知道你在这儿这么辛苦,肯定会心疼坏了的。”

李云柔听到王管事提到她的家人,突然低下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忧伤。她轻声说道:“王叔,我家里人都不在了,我也没地方可去。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了。”

王掌事语重心长地说道:“秀儿啊,你就别太难过了。虽然说你现在确实是孤身一人,但是在咱们这个作坊里呢,大家可都把你当成亲人一样看待啊!所以说啊,要是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扛着,一定要跟我们说,我们大家都会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你的。”

李云柔听了王掌事的这番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她感激地说道:“王叔,谢谢您!真的非常感谢您和大家对我的关心,有你们在,我真的感觉自己并不孤单。”

王掌事微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秀儿啊,你就放心好了。只要我还在这个作坊里当掌事一天,就绝对不会让你受到任何的委屈。哦,对了,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今天织的布,质量相当不错呢!等这批布卖出去之后,我会特意给你多算一些工钱的。”

李云柔急忙摆了摆手,满脸惶恐地说道:“王叔,您千万别这么说呀!我怎么能多拿工钱呢?大家都挺不容易的,我做这些都是分内之事,再平常不过了。”

王掌事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和蔼的笑容,轻声说道:“秀儿啊,你这孩子,心地善良,心眼儿也好。但你要知道,你这手艺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多拿点工钱也是理所当然的嘛。而且,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激励大家都能像你一样认真做事,你说对不对呀?”

李云柔听了王掌事的话,略作思考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嗯,王叔,您说得有道理。那好吧,既然您都这么说了,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谢谢您的好意,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绝对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王掌事摆了摆手,说道:“傻孩子,说这些干什么。大家都是邻里乡亲,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你就好好在这里做工,等攒够了钱,找个好人家,安安稳稳过日子。”

李云柔听见“找个好人家”这句话,心里猛地一颤,仿佛被针扎了一下。她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在侯家的那些日子,那些不堪回首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王叔,我……我怕再也找不到好人家了。”李云柔的声音有些颤抖,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眼泪流出来。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软弱,不能再像在侯家时那样任人欺凌。

王掌事见状,连忙安慰道:“孩子,别这么说。你还年轻,长得又俊俏,怎么会找不到好人家呢?你要相信自己,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会真心待你好的。”

李云柔勉强笑了笑,说道:“王叔,您说的对,我会努力的。”然而,她的心中却充满了苦涩和无奈。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她的痛苦和无奈呢?

王掌事似乎看出了李云柔的心思,他叹了口气,说道:“孩子,我知道你心里苦。但是,你不能一直沉浸在过去的阴影里。你要向前看,相信未来会更好的。”

李云柔点了点头,说道:“王叔,我会的。谢谢您的关心和鼓励。”她知道,王掌事是真心为她好,只是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放下的。……

结束交谈后

李云柔回到自己的小屋,简陋的房间里只有一张木床和一张破旧的桌子。她坐在床边,轻轻叹了口气。尽管王掌事的话让她感到温暖,但内心深处的伤痛却难以平复。她闭上眼睛,试图驱散那些不愉快的回忆,但侯家的影子却总是挥之不去。

她想起自己在侯家的日子,那些被欺凌时刻,每一次回忆都像一把刀子,刺痛着她的心。她知道,自己需要时间来愈合这些伤口,但时间似乎总是不够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