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朝廷做中间商

赵祯下朝后,立即命人传唤勾当皇城司的勾当。待勾当匆匆赶来后,他沉声说道:“雍邦的精盐制作方法关乎我大宋的盐业发展,此事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你立即派人潜入雍邦,务必查清其精盐制作的详细工艺,不得有误。”

勾当领命而去,心中却也明白此行的艰难。雍邦与大宋虽无战事,但彼此间也存着不少忌惮,要在雍邦境内秘密探查,稍有不慎便会暴露行踪,引来杀身之祸。但他不敢怠慢,迅速召集手下精干之人,挑选出几位擅长易容和潜伏的高手,对他们交代了任务。

这几名高手换上商贾的服饰,带着一些看似普通的货物,悄然出发。半月后他们一路小心翼翼,尽量避开雍邦的关卡和巡逻队伍。在雍邦境内,他们四处打听精盐的制作消息。

包拯步履匆匆地赶到宫门前,他的额头微微沁出了汗水,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他站定后,深吸一口气,然后向守卫拱手施礼,表明自己的来意。

守卫们见来人是包拯,都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恭敬地回礼,并立刻转身进去通报。

赵祯此时正在殿内处理政务,听到包拯求见的消息,心中不禁微微一动。他对包拯的为人十分了解,知道他素来刚正不阿,此时前来,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于是,赵祯毫不犹豫地传令,让包拯进殿觐见。

包拯得到传唤后,快步走进殿内。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斤重担。进入殿内,包拯先是跪地叩拜,行完大礼后,才缓缓起身。

赵祯坐在龙椅上,看着包拯,微笑着说道:“包卿,今日前来,可是为了雍邦之事?”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透露出一种帝王的威严。

包拯抬起头,目光与赵祯交汇。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毫无畏惧之色。包拯答道:“官家,臣正是为此事而来。臣闻听朝堂之上,因雍邦雪盐之事引发了诸多纷争,甚至牵连到了余靖大人。臣以为,此事背后必有隐情,不可草率行事。”

赵祯也点头,表示赞同包拯的看法,然后说道:“包卿所言极是。朕也深知此事颇为复杂,但精盐之事关乎我大宋的经济命脉,朕实在不能掉以轻心啊。如今,勾当皇城司已经派遣专人前往雍邦探查,希望能够查明真相。只是这余靖之事,朕也着实感到颇为头疼啊。”

包拯低头沉思片刻,然后抬起头来,面色凝重地说道:“官家,臣以为,当前最为紧要的是要查明事情的真相。余靖大人是否收受了雍邦的贿赂,这需要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仅仅凭借一些猜测就给余靖大人定罪,恐怕难以让众人信服啊。所以,臣建议,可以由臣亲自负责调查此事,务必查个水落石出,还余靖大人一个清白,也给朝堂上下一个交代。”

赵祯听了包拯的话,微微皱起眉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包卿啊,就算余靖并未收受雍邦的贿赂,但是他导致我大宋官盐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可是不争的事实啊。而且,雍邦的精盐大量流入我大宋,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朝廷的赋税收入,更是对我大宋经济的一种冲击。若是不追究余靖的责任,又该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呢?”

包拯听后,面色凝重,他微微拱手,向赵祯行了一礼,然后沉声道:“官家,臣明白您的担忧。然而,追究责任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必须查明真相。若余靖大人确有失职之处,理应受到处罚。但若是要给余大人强加受贿之罪,臣万万不能答应。”

包祯闻言,微微一怔,他的目光如剑般直直地盯着包拯,似乎想要透过包拯的眼睛看清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片刻之后,赵祯才缓缓开口,沉声道:“包拯,你这是何意?难道你认为朕会无端冤枉余靖不成?”

包拯毫不退缩,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与赵祯对视着,说道:“官家,臣绝非质疑陛下。只是臣深知,朝堂之上,一言一行皆关乎天下公理。若无确凿证据便定余靖受贿之罪,不仅会让余靖大人蒙冤,更会寒了天下臣子之心。臣愿以性命担保,彻查此事,还余靖大人一个清白,也给朝堂一个交代。”

赵祯见包拯如此坚持,目光微微闪动,似乎在权衡着什么。片刻后,他长叹一声,语气稍显缓和,说道:“包拯,你素来以公正严明着称,朕也知你一心为公。既然你如此笃定,那便依你,彻查此事。

包拯听到这话,心中一喜,连忙拱手道:“谢陛下恩准!臣定当全力以赴,查明真相,以维护朝堂的公正。

包拯见状,沉声说道:“官家,臣认为朝廷需认真对待雍邦精盐之事。雍邦精盐,关乎民生福祉,若能妥善利用,可为朝廷带来丰厚财赋,也能让百姓受益。臣有一法,可使雍邦精盐之事大有可为。”

赵祯:“哦?你且说说,是何良策?”

包拯微微一顿,接着说道:“官家,其实全面查禁雍邦精盐,并非长久之计。雍邦精盐品质上乘,深受百姓喜爱,若一味禁绝,只会让私盐贩子有机可乘,扰乱市场,最终苦的是百姓。臣以为,不如由朝廷出面,购得精盐,再售卖于百姓。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精盐的品质,又能稳定盐价,让百姓用得起盐,朝廷也能从中获取一定的财赋,可谓一举多得。”

赵祯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包卿,此法倒也有些道理……。”朝廷购盐售卖,涉及诸多细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诸多问题。你且详细说说,该如何操作,又如何保证朝廷和百姓的利益?”

包拯拱手道:“官家,臣以为可分三步来推行此策。首先,朝廷应派遣专人前往雍邦,与当地盐商协商,以合理价格收购精盐。收购时,需严格把关,确保盐的质量上乘,杜绝劣质盐流入市场。朝廷可设立专门的盐仓,妥善储存精盐,防止盐受潮变质,损耗朝廷财赋。”

“其次,在售卖环节,朝廷可在各地设立盐铺,直接将精盐售予百姓。盐铺选址要便利百姓,可设在集市、村落等人群密集处。售卖时,盐价要公道,既要让百姓能承受,又要保证朝廷有一定收益。臣建议,可按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定价,这个比例不宜过高,以五成左右为宜。同时,盐铺售卖要公平公正,不得囤积居奇、哄抬盐价,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最后,为防止私盐贩子扰乱市场,朝廷需加强监管。可在各地设立盐政监察使,专门负责监督盐的售卖情况。盐政监察使要定期巡查盐铺,查看盐的售卖记录、库存情况等。若发现有私盐流入市场,要追查源头,严厉打击。同时,朝廷可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百姓举报私盐贩子,一旦查实,给予举报者丰厚奖励,这样既能调动百姓积极性,又能有效打击私盐贩卖。”

赵祯听完包拯的详细阐述,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包卿所言甚是,此法若能顺利推行,确能为朝廷和百姓带来诸多益处。不过,此事涉及面广,需谨慎行事。你先拟一份详细的奏折,呈朕御览,待朕斟酌后,再行定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