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 第186章 银元推广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第186章 银元推广

作者:玉树的王捕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4:48:11 来源:小说旗

在襄平城内,一群来自大宋的丝绸商人正忙碌着。他们在城中租了一处宽敞的货栈,将一箱箱精美的丝绸堆得整整齐齐。这些丝绸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质地柔软,是大宋丝绸的上品。然而,在大宋商人眼中,襄平实在不怎么样。

一位大宋丝绸商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不禁感慨道:“襄平之地,虽为大雍京师,然其繁华远不及我大宋之汴京、临安。街市虽有,却多为土木之屋,不及我大宋之楼宇高耸;商贾虽众,然其货物流通,远不及我大宋之便捷。至于民众之富庶,亦难与我大宋相比。”

就在大宋丝绸商人们感慨襄平的不足时,货栈外传来了一阵嘈杂声。原来,一群襄平当地的富商和贵族被货栈里精美的丝绸吸引,纷纷前来观看和购买。

一位穿着华丽长袍的中年富商走进货栈,他的眼神被一匹绣有凤凰图案的丝绸吸引住了。他轻轻抚摸着丝绸,赞叹道:“这丝绸真是精美绝伦,摸起来又软又滑,图案也栩栩如生!”

旁边一位年轻的贵族也凑过来,仔细端详着丝绸的质地和图案。

大宋的丝绸商们见状,立刻热情地迎了上去。一位商人微笑着说道:“各位,这是我们大宋的上等丝绸,都是从江南运来的。这匹丝绸是用最好的蚕丝织成的,图案是手工绣的,非常精美。您要是喜欢,可以多挑几匹,价格公道得很。”

中年富商点了点头,说道:“这丝绸确实不错,我很喜欢。我要买几匹,回去给家里的夫人和女儿做几件新衣。”

中年富商一边挑选,一边问道:“你们这丝绸是从大宋运过来的,路途遥远,可不容易啊。这价格……”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大宋商人打断了:“您放心,价格绝对公道。这匹绣凤凰的丝绸,因为手工绣花的工艺复杂,一匹定价为五十两银子,不过绝对物有所值。其他的普通丝绸,一匹二十两银子,像这种带有简单图案的,一匹三十两银子。我们大宋商人讲究诚信,不会哄抬物价。”

年轻贵族听了价格后,微微点头:“这个价格还算合理。我听说大宋的丝绸在各地都很有名,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伦。那我就选这几匹吧,一共是……”他算了算,“一共是九匹,绣凤凰的两匹,简单图案的三匹,普通丝绸四匹,一共是一百七十两银子。”

大宋商人连忙点头:“没错,您算得真清楚。您要是现在就付钱,我可以给您打个九折,算下来就是一百五十三两银子。”

年轻贵族从怀中取出一个大钱袋,从中取出几枚闪着银光的银元,说道:“这是手大雍最近开始推行新币银元,这银元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我正好带了一些,就用它来付账吧。”

大宋商人接过银元,仔细端详着这些闪着银光的圆币,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种货币。他好奇地问道:“这位郎君,这银元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年轻贵族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这是大雍最近开始推行的新币——银元。每一枚银元的价值等同于一贯钱,而且这种货币制作精良,携带方便,不像银两那样容易损坏,也不用每次都称重,交易起来非常便捷。”

大宋商人听了,不禁有些惊讶,他翻转着银元,看到上面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说道:“这银元的做工确实不错,看起来很精致。那我怎么知道它到底值不值一两银子呢?”

年轻贵族说道:“阁下走南闯北,想必见过的各种银钱数不胜数,自然知道辨别真假的重要性。这银元虽然新,但也有其独特之处。每一枚银元上都刻有大雍官府的印记和防伪标识,而且重量和成色都有严格的标准。官府为了推广这种货币,还专门让银行进行兑换,您可以随时拿碎银去银行很兑换成银元。”

年轻贵族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秤,说道:“这银元的重量是一两,您可以称一称,看看是否准确。而且,每一枚银元的成色都是九成九,您可以用银针试一试,看看是否纯正。”

大宋商人接过小秤,仔细称了称手中的银元,发现每一枚的重量都是一两,分毫不差。他又用银针在银元上轻轻划了一下,发现银元的成色确实很好,没有掺杂其他杂质。他点了点头,说道:“这银元的重量和成色都没问题。”

年轻贵族又说道:“而且,大雍官府为了推广银元,还规定了银元的使用范围和兑换政策。在大雍境内,银元可以用于任何交易,官府也会定期检查银元的流通情况,确保其价值稳定。”

大宋商人接过银元,数了数,确认无误后,说道:“好,正好是这个数。多谢公子惠顾,您选的这几匹丝绸都是上好的,回去一定会让您家里的长辈和夫人喜欢的。”

一旁的中年富商也选好了两匹丝绸,一匹绣有简单图案的,一匹普通的。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打开后露出几块碎银,说道:“我用这些碎银来付账吧。”大宋商人点了点头,说道:“好的,您一共买了两匹丝绸,绣有简单图案的那匹三十两,普通丝绸那匹二十两,一共是五十两银子。”中年富商拿起一块较大的碎银,递给大宋商人,说道:“这块大概有三十两左右,剩下的二十两,我再用这些小块碎银凑齐。”大宋商人接过碎银,拿出一个小秤,仔细称了称。他先称了那块大碎银,发现确实有三十两,然后又依次称了剩下的几块小碎银,加起来正好是二十两。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正好五十两,分毫不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