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1章 江畔寒光映秋水,簪花遗落广寒门(初遇)

晋恭帝元熙元年,建康城的秋意来得格外清冽。朱雀桥畔的乌桕树刚染了三分丹砂色,西风便卷着碎玉般的梧桐叶,掠过青石板铺就的长街,将王谢等世家大族门前的铜兽门环撞得叮咚作响。

蔡佳轩攥着半卷残破的《太玄经》,在晨霜未曦的巷陌里疾走。青衫下摆被露水洇出深浅不一的水痕,草履踏过积水时溅起细响,惊飞了矮墙上栖息的寒鸦。他原是秦淮河畔寒门子,父亲曾为琅琊王氏书佐,五年前染了瘟疫,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轩儿,若得空,去白鹭洲头看看当年谢太傅垂钓的石矶。”

此刻他正往白鹭洲方向去,忽听得前头碧玉阶上传来环佩叮咚。抬眼望去,三两名垂髫侍女捧着缠枝莲纹漆盒,正簇拥着一位素衣女子拾级而上。那女子鬓边簪着支累丝嵌玉的白芙蓉,步摇流苏随步履轻颤,在晨光里碎成点点银星。

“是王氏十七娘!”巷口卖炊饼的老汉压低声音,用沾着面粉的手指点向玉阶,“听说前日在西州桥畔施粥,竟亲手给乞儿擦脸,当真是菩萨心肠。”蔡佳轩驻足望去,见那女子行至广寒门处,忽然驻足回望——门楣上“琅琊旧望”的金漆匾额下,两盏朱纱灯在风里轻轻摇晃,将她的身影投在青砖地上,像幅淡墨勾勒的仙人图。

忽然间西风骤起,卷落枝头残花。女子鬓间的芙蓉簪竟被风带得歪斜,“当啷”一声跌在玉阶第三级上,滚进了青石板的缝隙里。侍女们惊呼着要拾,却见那女子已提起裙裾,欲俯身去捡。

“使不得!”为首的侍女忙扶住她,“奴婢来拾。”话音未落,忽见道青衫身影已蹲在阶前。蔡佳轩盯着砖缝里的玉簪,指尖触到冰凉的石面,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掌心的温度。玉簪的流苏拂过他的手腕,带着若有若无的沉水香。

“公子?”侍女的声音里带着警惕。蔡佳轩抬头,正撞见一双秋水般的眼眸。女子素纱襦裙上绣着半枝水墨兰花,腰间系着金丝编就的九龙剑穗,穗尾垂着粒粒血红的玛瑙珠,在晨光里流转生光。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草履上沾满泥渍,青衫袖口还打着补丁,指尖因常年握笔泛着青黑的墨痕。

“多谢。”女子接过玉簪,指尖在簪头芙蓉的花蕊处轻轻一抚,残瓣上的晨露便凝成颗珍珠,顺着流苏滴落。她忽然注意到蔡佳轩手中的《太玄经》,书页边缘破损处用细麻线仔细缝过,墨迹间还夹杂着几处蝇头小楷的批注。

“公子可是好玄理?”她的声音像春溪融雪,清润中带着暖意。不等回答,身后忽传来马蹄声。八匹玄色骏马踏过青石板,鞍上少年皆着蜀锦裁就的半臂,腰间玉珏碰撞有声。为首者勒住马缰,乌亮的靴尖几乎擦过蔡佳轩的肩头。

“这不是蔡书佐家的遗孤么?”少年抚着腰间的青玉剑穗,嘴角勾起冷笑,“怎的,拾了我王氏的簪子,便想做上门女婿?”身后从者哄笑起来,有人抛来枚铜钱,“买双新草履吧,莫污了我琅琊台的台阶。”

蔡佳轩攥紧经卷的手指关节发白。他认得这少年是王氏旁支的子侄王景明,去年在太学里,曾将他抄录的《庄子》掷进茅厕,笑称“寒门子弟也配读玄书”。此刻对方的目光落在王嘉馨腰间的剑穗上,眼底闪过一丝异样。

“景明休要玩笑。”王嘉馨轻轻将玉簪插入鬓间,流苏垂落,遮住了半张芙蓉面,“这位公子不过路见拾遗,何至于此?”她转身对蔡佳轩福了福身,“今日多谢公子,改日当遣人送些笔墨到府上。”

话音未落,王景明的坐骑忽然一声长嘶,前蹄扬起,踏碎了阶前摆放的青瓷花盆。泥土飞溅间,蔡佳轩瞥见王嘉馨袖中滑出片素笺,正落在他脚边。他迅速俯身拾起,指尖触到素笺上淡青的墨痕,像是幅未画完的山水。

“十七娘!”王景明的声音里带着不耐,“伯父唤你去朱雀航头,说谢氏三公子今日渡江。”他忽然注意到蔡佳轩手中的素笺,眼神一凛,“你手里是什么?”

蔡佳轩本能地将素笺往袖中藏,却被王景明的从者一把揪住领口。素笺在空中展开,露出半阙未写完的诗:“寒江独钓月,白鹭宿烟沙——”字迹秀逸如行云流水,尾字处还沾着点胭脂色,显是女子笔迹。

“好啊!”王景明冷笑一声,“我王氏贵女的诗笺,竟落在寒门子手中!”他拨转马头,居高临下道:“来人,将这狂徒绑了,送宗正寺治罪!”从者们轰然应诺,腰间佩刀出鞘,寒光映得蔡佳轩眼前发花。

“且慢。”王嘉馨忽然上前,袖中九龙剑穗轻轻扬起,“这诗笺是我不慎遗落,与这位公子何干?”她转向蔡佳轩,眼尾微垂,“公子可曾读过《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今日之事,便当是场误会吧。”

蔡佳轩望着她鬓间晃动的芙蓉簪,忽然想起父亲曾说,琅琊王氏的女子,个个如芝兰玉树生于阶庭。此刻她明明在维护自己,语气却淡得像春山薄雾,让人摸不清深浅。他忽然福了福身,将素笺双手奉上:“姑娘的墨宝,在下冒昧了。”

王景明的刀终究没有落下。当蔡佳轩转身离开时,听见身后传来王嘉馨的低语:“景明,谢氏三公子喜爱清谈,你若想在宴会上出风头,倒不如多读读郭景纯的《游仙诗》。”声音里带着些微的调侃,却让蔡佳轩的脚步顿了顿。

他沿着秦淮河走着,水面上漂着零星的芙蓉花瓣,不知是哪家贵女梳妆时遗落的。远处画舫传来丝竹声,依稀听见有人吟诵:“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此刻的王谢,依旧是遮天蔽日的巨树,根系深扎在金陵的每寸土地里。

走到白鹭洲头时,夕阳已将江面染成金红。蔡佳轩坐在谢安曾垂钓的石矶上,展开残破的《太玄经》。书页间夹着片枯黄的竹叶,是三年前父亲临终前夹进去的。他忽然想起王嘉馨腰间的九龙剑穗,穗尾的玛瑙珠红得像滴血,在记忆里晃啊晃的。

暮鼓声从城中传来,惊起洲头栖息的白鹭。蔡佳轩站起身,草履踩在湿润的泥土上,留下浅淡的脚印。远处广寒门的朱漆大门正在闭合,两盏纱灯在暮色中化作两点萤火。他摸了摸袖中,方才拾簪时,那女子指尖的温度似乎还残留在掌心,像片春日的雪,化得无声无息,却让人心头泛起涟漪。

深夜,蔡佳轩在漏雨的茅屋中挑灯读书。忽听得窗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推门望去,只见檐下挂着个素白的锦囊,里面装着新制的狼毫笔和澄心堂纸,还有片小楷写的笺纸:“前日阶前失礼,望公子海涵。寒门子弟向学不易,若有所需,可至乌衣巷王氏别业寻青鸾。”字迹与白日里的诗笺一般无二,落款处画着朵小小的芙蓉。

他捏着笺纸,忽闻西北方传来清越的剑鸣,像龙吟穿透层云。抬眼望去,夜空里两道寒光如游龙般交织,转瞬又消失在紫金山巅。蔡佳轩想起白日里王嘉馨鬓边的玉簪,此刻正躺在案头,簪头的芙蓉花瓣上,竟隐约映着淡淡的剑影。

更漏声中,他铺开澄心堂纸,研好松烟墨,忽然想为今日的相遇写首诗。笔尖悬在纸上许久,终究只落下两句:“碧玉阶前初相遇,芙蓉簪上露华新。”墨迹未干,窗外忽起狂风,吹得纸页哗哗作响,仿佛有个声音在耳边低语:有些缘分,从簪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在尘埃里埋下了生根的种子。

秦淮河的水依旧潺潺流淌,载着千年的月光,照着寒门子弟青衫上的霜,照着世族贵女鬓间的簪,照着这乱世里即将交织的命运。谁也不知道,那夜紫金山巅的剑鸣,正是雌雄寒光剑初次相和的清音,而碧玉阶前的一次拾簪,终将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里,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