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79章 青楼笙歌迷醉眼,白骨红粉俱成灰(破色相)

长安三月,柳絮逐风如白雪漫卷。朱雀大街车水马龙,檐角铜铃碎玉声中,可见胡商牵驼而过,衣袂飘飘处尽是六朝金粉余韵。然繁华深处,醉花楼的朱漆匾额在暮色里泛着暧昧的光,檐下红灯笼次第亮起,如一串被掐出血的胭脂痣,缀在长安城柔软的腰肢上。

蔡佳轩以折扇轻叩掌心。身旁王嘉馨一袭月白襦裙,外罩藕色纱衣,青丝松挽成随云髻,斜插一支羊脂玉簪,端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她望着醉花楼前熙攘人群,眉间微蹙:“此处妖气氤氲,却非狐媚之属,倒似……”

“贪嗔痴三毒凝聚。”蔡佳轩接口,折扇展开,扇面上“色相皆空”四字为旧日谢道韫所书,墨韵犹带竹林清气,“且看那往来男子,眼泛桃花者十之**,脚步虚浮如踩云雾,分明是被迷了心窍。”

二人说话间,见一青衫书生踉跄而来。那书生约摸弱冠之年,青衫洗得泛白,却沾着酒渍墨痕,怀中藏着未售的诗稿,露出一角“致君尧舜上”的残句。他驻足醉花楼前,望着门内明灭的灯火,喉头滚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是家传之物,雕工古朴,隐约可见“耕读传家”四字。

“墨卿公子可是又来寻瑶姬姑娘?”龟奴谄笑着迎上来,“今日姑娘恰好有空,只是……”他瞥了眼书生寒酸的装束,拖长了声音。

书生涨红了脸,从怀中掏出几枚铜钱,掌心汗湿将铜绿都染得发暗:“烦请通传,陈某今日卖了诗稿,足可付半盏茶钱。”龟奴睨了一眼那点铜钱,正要开口驱赶,忽见楼内转出一妙龄女子,轻纱掩面,仅露一双翦水秋瞳,腕间金铃随步轻响。

“墨卿公子何必与他们置气?”女子声音如春日融雪,“瑶姬备了新茶,正欲请公子品鉴呢。”说罢,她轻轻挽住书生的臂弯,金铃暗响间,书生浑身一颤,如被勾了魂般,任由她牵着手踏入楼中,腰间玉佩却在相撞时不慎坠落,滚入路边阴沟。

王嘉馨目光微凝,袖中九龙剑穗无风自动:“那女子指尖缠着一缕黑气,分明是以邪术勾人魂魄。夫君可瞧那书生,印堂发黑如蒙黑雾,三日内必有血光之灾。”

蔡佳轩点头,折扇轻挥,一道清气注入阴沟,将玉佩托至掌心:“且随他去,看这醉花楼究竟藏着什么玄机。若真是以色相害人,咱们便做一回扫花人。”言罢,他将玉佩纳入袖中,携王嘉馨缓步走向醉花楼,腰间雌雄寒光剑纹丝未动,却已有淡淡剑气透体而出,将周遭窥探的邪祟之气震散。

醉花楼内,暖香扑面。中央天井垂着十二盏琉璃灯,将满楼胭脂照得如晚霞泼墨。穿红着绿的女子穿梭其间,或倚栏调笑,或抱琴轻歌,端的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那唤作瑶姬的女子引着书生踏上二楼,转入九曲回廊。蔡佳轩与王嘉馨紧随其后,却见每过一道屏风,眼前景象便虚晃一下,分明是幻术所化。王嘉馨袖中飞出一缕发丝,化作萤火虫般的光点,钉在回廊拐角,方破了这迷障。

“公子可知,瑶姬为何独独青睐你?”瑶姬推开雕花木门,屋内陈设极尽奢华:鲛绡帐、紫檀床、翡翠屏风上绘着高唐**图。桌上琥珀盏中浮着琥珀色液体,散发出勾人魂魄的甜香。

书生咽了咽口水,强作镇定:“因陈某诗文出众?”

瑶姬掩唇轻笑,金铃响动间,面上轻纱滑落——并非想象中的倾国倾城,而是一张枯槁如骷髅的脸,眼窝深陷,露出两点幽绿鬼火:“非也,因你心怀执念,这执念化作心头血,可比寻常男子的精气鲜美百倍!”

书生骇然大惊,欲退却撞在墙上,腰间玉佩早已不知去向,此刻才惊觉浑身乏力,竟连一根手指也动弹不得。瑶姬步步逼近,指尖长出尺许长的利爪,指甲缝里还沾着暗红肉末:“可怜你日日念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却不知这世间红粉,皆是骷髅披了画皮!”

千钧一发之际,蔡佳轩折扇敲开窗户,一道青光破窗而入,将瑶姬逼退三尺。王嘉馨旋身进屋,素手轻扬,九龙剑穗如灵蛇出洞,缠住瑶姬手腕,顿时发出滋滋声响,竟有黑血渗出。

“何方道士坏我好事!”瑶姬尖啸一声,周身黑雾翻涌,化作原型——竟是一具白骨披着华服,腰间系着数十枚男子的头骨,每颗头骨上都隐约刻着“执念”二字。

书生见此景象,两眼一翻便要晕去,却被蔡佳轩以指风点醒:“陈公子且看好了,你心心念念的‘瑶姬姑娘’,不过是借色相害人的一具白骨成精罢了。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究竟是风流,还是愚痴?”

白骨精挥动手中白骨鞭,鞭梢带起腥风:“你们敢坏我修行!这长安城里,哪个男子不是贪色之徒?我不过是取他们一点精气,又算得了什么!”

王嘉馨玉指轻弹,寒光剑虚影闪现,将白骨鞭斩为两截:“你道男子贪色是罪,却不知你以色相诱人,断人慧命,罪更甚于彼。须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执着于色相害人,终难超脱轮回。”

蔡佳轩趁势抛出书生的玉佩,青光裹住玉佩飞入书生怀中:“陈公子,且看这玉佩上的‘耕读传家’四字,你祖辈望你以耕读立世,而非沉迷温柔乡中。你口口声声‘致君尧舜上’,却在这烟花之地消磨志气,究竟是时运不济,还是自甘堕落?”

书生触到玉佩,如被雷击,霎时间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少时在油灯下苦读,母亲为他缝补衣裳,父亲临终前紧握他的手,叮嘱“莫负青云志”……而如今,他竟为了一个虚幻的女子,卖尽诗稿,典当家传玉佩,险些丢了性命。

“我……我竟如此糊涂!”书生泪如雨下,忽觉怀中诗稿发烫,取出一看,那些堆砌辞藻的艳诗竟化作点点荧光,露出底下未写完的《流民图》题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白骨精见书生醒悟,发出不甘的嘶吼,欲遁走却被王嘉馨布下的清气结界困住。蔡佳轩折扇一挥,一道真火飞出,将满楼幻术焚尽——只见醉花楼内哪有什么繁华景象,不过是荒山野岭中的一座乱葬岗,白骨累累,每具白骨手上都攥着半片诗稿或玉佩残片。

“这些皆是与你一般被迷了心窍的书生。”蔡佳轩指着乱葬岗,“他们以为温柔乡是英雄冢,却不知是自己用执念给自己挖了坟。陈公子,你且看这白骨,哪一具不是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

书生颤抖着跪倒在地,将诗稿付之一炬:“多谢仙长点化,陈某愿弃笔从戎,以手中剑卫天下苍生,不再做这等虚妄之梦!”言罢,他解下腰间玉佩,珍重地放入一具无名白骨手中:“愿老丈安息,陈某今日方知,真正的‘窈窕淑女’,当如仙子般心怀慈悲,而非以色相惑人。”

王嘉馨见状,袖中飞出一粒金丹,投入书生口中:“你既有此志,便去投军吧。这金丹可助你辟除邪祟,待你功成之日,或许能再与我们相见。”书生拜谢再三,拾起地上的断笔,大步走出乱葬岗,身影渐次消失在暮色中。

蔡佳轩望着书生远去的背影,长叹一声:“世人皆言‘色字头上一把刀’,却不知这把刀不是色,是人心的执念。若能勘破执念,色相不过是过眼云烟。”

王嘉馨抬手一挥,清气化作甘霖,洒在乱葬岗上,白骨纷纷化作春泥,唯有书生留下的玉佩化作一块石碑,上书“迷途知返”四字。白骨精在一旁见状,忽然伏地痛哭:“我修行千年,竟不如一个书生醒悟得快。我本是前朝宫女,因容貌被帝王宠幸,却又因容貌被打入冷宫,含恨而死。我恨天下男子皆贪色,便化作美女诱人,却不知自己早已被‘恨’字迷了心窍。”

蔡佳轩摇头道:“恨色即迷色,你若能放下心中怨恨,便可见自己本真。”说罢,他取出寒光剑,剑气化作莲花,托着白骨精飞向西方:“且去西方极乐世界修持吧,待你悟透‘色空’之理,再来这世间度化有缘人。”

夜幕深沉,长安城的灯火依旧璀璨。蔡佳轩与王嘉馨并肩立于朱雀大街,望着醉花楼方向已无妖气,唯有清风拂过,卷起一片柳絮。王嘉馨轻声道:“世人总道神仙好,却不知神仙难救执念深。今日点化这书生,胜造七级浮屠。”

蔡佳轩将折扇收入袖中,望着满天星斗:“人间万相,皆由心生。若能破了这色相之障,便是人间大罗金仙。走吧,前方还有更多迷途人,等着我们去点化呢。”

二人相视一笑,身影渐次隐入夜色中,唯有腰间寒光剑,在月光下泛起清冷的光,如同一道刺破迷雾的锋芒,照亮这繁华而又虚妄的人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