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87章 江畔浣女歌未竟,征帆已过万重山(悟无常)

楔子·江声似旧

隋文帝开皇九年,霜降前三日,建康城朱雀航头。蔡佳轩立于江畔看那滔滔江水卷着碎金般的落叶东去。王嘉馨一袭月白襦裙,袖中九龙剑穗随江风轻扬,忽而伸手接住一片飘至眼前的梧桐叶,叶脉间隐约可见虫蛀的纹路,竟似当年广寒门畔遗落的簪花钿片。

“夫君,你看这江面上的战船。”她轻声开口,指尖抚过叶片缺口,“与一百多年前南朝世族追杀我们时的楼船,可有不同?”

他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江心战船连绵,船头皆立“隋”字大旗,金鼓之声隐隐可闻。贺若弼的楼船正缓缓驶过,甲胄鲜明的士兵倚着船舷闲聊,腰间横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们自然不知,三十年前的同一处江面,曾漂着无数世家私兵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半江秋水。

西南角浅滩处,三两个浣衣女子正蹲在青石上捣衣。最年轻的女子约莫十五六岁,梳着双丫髻,腰间系着褪色的桃红围裙,边捶打衣裳边哼着小调: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歌声清越,却在尾音处忽然发颤。蔡佳轩挑眉,见那女子指尖捏着块锦帕,帕角绣着半朵残莲——正是当年王嘉馨遗失在广寒门的式样。

“小娘子这帕子,可是家传?”王嘉馨缓步走近,声音温润如春水。

浣女抬头,见二人衣饰虽简却气度非凡,忙福了福身:“回夫人话,这帕子是我阿娘临终所赠,说原是大户人家的物件。”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王嘉馨眉心的朱砂痣上,“夫人与画上的仙子生得真像,我阿娘屋里便挂着这样的画像,说是前朝世族王氏女公子......”

话音未落,远处战船传来震天号炮,惊起一群江鸥。女子手中木杵滑落水中,溅起的水花湿了裙裾,她却浑然不觉,望着江心战船喃喃:“听说晋王的大军已破了石头城,那陈后主连同他的贵妃们一起躲在井里被捉了去......”

王嘉馨俯身拾起木杵,递还时指尖轻轻拂过女子手背:“战乱终会止息,往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她望着女子鬓角新添的白发,忽觉时光如刀,当年她在碧玉阶前捡簪花时,亦是这般年纪,只是到如今容颜未改罢了。

暮色漫上来时,江畔泊满了隋军战船。蔡佳轩立在航头古槐下,看一队士兵正将“陈”字大旗投入火堆,火焰腾起时,映红了士兵们年轻的脸庞。

“你们说,这陈朝的宫殿是不是真有那么奢华?”

“听说陈后主的龙床都是用沉香木做的,连尿壶都镶着宝石!”

“管他呢,老子只想打完这仗回家种地,娶个婆娘生娃......”

火光照得士兵们的影子在江面上晃荡,蔡佳轩忽然想起,一百多年前他被王氏追兵逼至长江边时,也曾躲在这样的槐树下,听着追兵喊打喊杀的声音。那时他握着寒光剑的手都是抖的,满心只想着如何护嘉馨周全,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另一个朝代的落幕。

王嘉馨走到他身侧,袖中剑气微动,将飘来的火星拂散:“你看这些士兵,与当年的世家私兵并无不同,不过是被时势推着走的蝼蚁。”

他点头,目光落在远处燃尽的旗幡上:“昔年王谢子弟执剑斩我,今日隋军士卒焚旗灭陈,再过百年,又有谁记得这些恩怨?”竹杖轻点地面,惊起几只寒蝉,“所谓永恒,不过是世人心中的执念,连这长江水,都不是昨日的流水了。”

三更梆子响过,江心忽然飘来一叶扁舟。船头立着个老艄公,披着蓑衣唱着渔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蔡佳轩挑眉,这曲调他曾在北地荒漠听过,是个瞎眼琴师所创,不想竟传到了江南。老艄公望见二人,抬手打了个呼哨:“两位可是要过江?老汉这船,专渡有缘人。”

王嘉馨轻笑,扶着他踏上小舟。船行至中流,她忽然以剑穗沾水,在船头画了个太极图,水面顿时泛起涟漪,映出无数光影——有建康城破时的火光,有王氏宗祠倒塌的烟尘,有他们在漠北射落双日的场景,亦有老僧扫叶、稚子堆沙的画面。

“夫君,你看这水中倒影。”她指尖拂过涟漪,“世人总道镜花水月皆是虚幻,却不知虚幻与真实,本就一线之隔。”

他望着水中不断变幻的画面,忽觉心头清明——所谓无常,非是虚无,而是万物皆在流转之中。昔年他执着于“道”与“情”的矛盾,如今方知,道在情中,情亦是道。

老艄公忽然停桨,指着南岸:“二位看,石头城上的烽火灭了。”

抬眼望去,建康城头的浓烟已散,取而代之的是隋军的“隋”字大旗。月光洒在江面上,碎银般的波光中,扁舟已行至南岸。

上岸时,蔡佳轩瞥见岸边巨石上有一道剑痕。他蹲下身,指尖抚过那深可及寸的痕迹——正是当年他与王嘉馨血战世家追兵时,以寒光剑留下的印记。

“那时你剑气初现,就震碎了三柄王氏家传的宝剑。”王嘉馨亦蹲下身,袖中雌剑忽然轻鸣,与石上剑痕隐隐共鸣,“如今看来,不过是一场旧梦。”

他忽然笑了,竹杖轻点石面,剑痕竟如春水般消融,化作点点荧光飞入夜空:“旧梦虽逝,剑意长存。所谓永恒,不在金石之固,而在人心之明。”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已是四更天。浣衣女子们提着木桶结伴而归,路过时见二人立在石旁,年轻女子忽然指着石面惊呼:“快看!石头上的剑痕不见了!”

同伴们纷纷凑近,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蔡佳轩拉着王嘉馨后退几步,隐入江边芦苇丛中。月光透过苇叶洒落,在他眉心的朱砂痣上镀了层银光。

“嘉馨,你可还记得泰山娘娘说的话?”他轻声问,“她说我们历经轮回,只为悟透‘情’与‘道’的真意。”

她抬头看他,眼中映着漫天星斗:“如今你悟透了么?”

他伸手揽住她的腰,竹杖化作青竹筏,载着二人向江心漂去:“情是道之显,道是情之隐。若无人间悲欢,何谈天道轮回?”筏子掠过水面,惊起一滩宿鸟,“就像这江面上的千帆过尽,看似无常,实则皆在天道之中。”

五更天时,东方既白。蔡佳轩站在竹筏上,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江岸——隋军正在收拾营帐,浣女们又来到浅滩捣衣,老艄公的扁舟泊在航头,等着新的客人。

王嘉馨倚着他的肩头,袖中九龙剑穗与他腰间的寒光剑鞘轻轻相碰,发出清越的声响。她忽然指着天际:“看,那片云像不像我们在长江渡头见过的?”

他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朝霞如锦,在天边织出一片绚烂的云翳,真似当年血战那日的血色残阳。竹筏随波逐流,他忽然轻笑,低头在她耳畔低语:“云聚云散,潮起潮落,不过是天地间的戏文。而你我......”

“而你我,便是这戏文中的一点真心。”她接过话头,指尖抚过他眉心的痣,“真心不灭,便是永恒。”

江风拂过,远处传来浣女们的歌声,这次唱的是新曲:

“隋家天子坐龙楼,江南百姓免戈矛。愿得年年风雨顺,稻花香里话春秋......”

竹筏渐渐远去,化作江面上的一个小点。岸边巨石上,那道消失的剑痕忽然又隐隐浮现,却在朝阳升起的刹那,化作一滴露珠,融入了滔滔江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