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90章 千帆过尽水依旧,双影凌波证逍遥(得超脱)

楔子·金陵残梦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建康城朱雀航头。

蔡佳轩负手立在船头,望着两岸熟悉的朱雀桥与乌衣巷,眼中泛起淡淡感慨。竹杖斜倚舱壁,杖头竹叶簌簌作响,竟与一百六十八年前他初遇王嘉馨时的江风别无二致。王嘉馨身着月白襦裙,外罩天水碧纱衣,腰间九龙剑穗随波轻晃,忽而开口:“自刘裕代晋至今,这建康城已换了三姓主人,唯有这秦淮河的水,还是当年的味道。”

他转头看她,见她眉心朱砂痣在暮色中晶莹如血,恰似当年广寒门檐下那个拾簪的少女。甲板上的铜灯被江风拂动,光影在她脸上明明灭灭,恍惚间竟与记忆中的剪影重叠——那时他们被世家追杀,嘉馨身受重伤,得谢道韫相助才艰难北上,何曾想到再回故土时,已是证道散仙之身。

“嘉馨,你听。”他忽然握住她的手,指向对岸的画舫,“《玉树后庭花》的曲子,竟还在唱。”

画舫中飘来靡靡之音,歌女的嗓音婉转娇媚,唱的却是陈后主的亡国之曲。王嘉馨轻叹一声,袖中雌寒光剑轻轻震动,剑鞘上“寒光”二字映着水波,泛出幽幽金光。远处乌衣巷口,几个身着华服的世家子弟正倚栏调笑,与当年嘲笑他们的身影重叠,却再也触不到他们心中半分涟漪。

二人弃舟登岸,信步走在朱雀桥上。青石板缝中长出的苔藓,比百年前更显苍翠,桥边垂柳的枝条扫过水面,惊起一尾红鲤。蔡佳轩望着水中倒影,见自己仍是二十岁的模样,不禁想起这些年在漠北、在长安见过的沧桑——当年的牧民早已化作黄土,宇文邕的北周也已湮灭在隋王朝的版图中,唯有他们,因证道散仙,容颜永驻。

“佳轩,你看王谢旧居。”王嘉馨停在一扇朱漆门前,门上“琅琊王氏”的匾额已有些褪色,“当年我们被围在太湖,就是从这样的朱门里传出诛杀令。如今看来,不过是过眼云烟。”

他伸手轻抚门环,指尖凝出一道真气,竟将门上的积尘化作金粉,显出当年谢道韫题在门上的诗句:“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字迹历经百年风雨,此刻却清晰如昨。

“谢夫人的清谈破局,恍如隔日。”蔡佳轩轻声道,“她若泉下有知,见如今世家式微,不知该作何感慨。”

王嘉馨点头,忽见街角有个乞儿摔倒,忙上前扶起。孩子身上衣不蔽体,却在抬头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竟是只修炼未成的狸花猫妖。她轻笑,指尖点在乞儿眉心,化作一朵莲花印记:“小友修行不易,何必要在这红尘中打滚?”

猫妖大惊,就地一滚现出原形,朝着二人连连作揖,转眼窜入巷中。蔡佳轩见状摇头笑到:“世易时移,当年江南三十六家世家能驱鬼役神,如今连猫妖都敢在朱雀桥边晃荡了。”

“正因世家失势,妖魔才敢作祟。”王嘉馨取出随身玉瓶,在井中汲水洒向街巷,“但有我们在,便容不得邪祟害人。”井水化作甘霖,落在乞儿聚集的破庙前,竟开出成片的莲花,映得暮色中的建康城宛如仙境。

戌时三刻,二人登上石头城。

长江水在脚下奔涌,夜航的船只点着灯笼,宛如繁星落江。蔡佳轩望着南岸的火光,想起第一卷中被世家追杀的血夜,那时的他拼尽全力只为保命,如今却能以俯瞰的姿态,笑看人间兴亡。

“刘裕代晋时,你我仓皇北逃,”他轻声道,“如今杨坚灭陈,天下一统,这轮回转得可真快。”

王嘉馨倚着城垛,雌剑出鞘三寸,剑气映得江面波光粼粼:“当年谢夫人说‘人生如寄,多忧何为’,如今才真正明白。世家也好,王朝也罢,不过是天道棋盘上的棋子。”

话音未落,天空中忽然降下一道金光,竟是泰山娘娘座下仙鹤衔着玉旨飞来。蔡佳轩挑眉:“这是为何?”

王嘉馨轻笑,伸手接过玉旨,见上面写着“天道圆满,速归紫府”八字,却将玉旨随手折成纸船放入江中:“我等已证散仙之道,何须受天庭拘束?”纸船在水面上漂了几步,忽然化作真船,载着岸边的乞儿驶向灯火通明的画舫。

“你呀,”蔡佳轩摇头失笑,“还是这般随性。”

她转头看他,眼中带着狡黠:“当年在广寒门捡簪花时,你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能这般逍遥?”

他望着她的眉眼,忽然伸手将她鬓角的碎发别到耳后:“那时只想着,能护你周全便好。却不知,护你周全的路上,竟走出了一条证道之路。”

江风送来画舫中的歌声,这次唱的却是民间小调:“沧海桑田几变迁,青竹剑气护华年。神仙本是凡人做,只问初心不问天......”

子时,二人回到船上。

蔡佳轩取出竹杖,在甲板上画了个太极图,杖头竹叶纷纷飘落,竟在图中聚成一片竹林。王嘉馨见状,挥动雌剑舞了个剑花,剑气所过之处,竹叶化作萤火虫,照亮了整个江面。

“还记得在清溪九曲悟剑的日子么?”她轻声问,“那时你说,剑气要像竹林一样,虽柔却韧,虽弯不折。”

他点头,竹杖轻点水面,竟在江上搭起一座竹桥,桥的尽头是当年他们暂避追杀的剡溪舟。光影流转间,舟中浮现出两个身影——十六岁的蔡佳轩与王嘉馨,正相依着看雨打芭蕉。

“原来执念太深,反成心魔。”蔡佳轩望着幻影,忽然领悟,“当我们不再执着于‘逃’与‘战’,方能真正超脱。”

王嘉馨袖中剑穗飞出,缠上竹桥栏杆,化作金丝灯笼:“就像这竹杖,从降熊罴到润苍生,早已不是杀人利器,而是济世法宝。”

幻影中的少年忽然转头,朝他们微笑,继而化作光点消散。蔡佳轩握住她的手,竹杖化作祥云,载着二人飞向天际。下方的建康城渐渐缩小,秦淮河如一条玉带,缠绕着这座历经沧桑的古都。

“嘉馨,”他望着漫天星斗,“你说这世间最长久的,是什么?”

她靠在他肩头,看北斗七星在云中时隐时现:“不是星辰,不是江海,是人心底的慈悲与执着。就像我们走过的路——”她指着下方的长江,“水还是当年的水,人却已不是当年的人,但慈悲心、逍遥意,从未改变。”

祥云掠过乌衣巷,巷口的老槐树忽然沙沙作响,似在送别这对历经轮回的神仙眷侣。蔡佳轩轻笑,挥袖洒出一片金光,落在王氏旧居的匾额上,化作四个大字:“慈悲为门”。

从此后,这扇朱门不再是世家的壁垒,而是穷苦人求告的善门。

楔子·漠北星垂

隋文帝仁寿元年,漠北草原星河璀璨。

蔡佳轩与王嘉馨并肩坐在沙丘上,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方。竹杖插在沙中,杖头竹叶垂落,宛如一位老者在低头沉思。王嘉馨取出雌雄寒光剑,双剑相击,龙吟声惊起几只夜枭,却在触及二人周身时,化作柔和的星光。

“自开皇十七年离开建康,转眼又是五年。”蔡佳轩望着银河,“那文帝杨坚已垂垂老矣,他的太子软弱无能,晋王杨广又野心勃勃,怕这人间,怕又要换新主了。”

她点头,袖中剑穗轻轻摆动,竟在沙地上画出二十八宿的星图:“你我证道散仙,可超脱生死,却终究放不下这人间烟火。”

话音未落,远处忽然传来牧民的惊呼。二人望去,见三颗流星划破夜空,坠落在草原深处,激起冲天火光。蔡佳轩皱眉,握住竹杖站起身:“走,去看看。”

三人赶到坠星处,见黄沙被灼出一个巨大的坑洞,坑中躺着三个身着奇装异服的人,每人胸前都戴着一枚刻有“周”字的玉佩。王嘉馨指尖凝出莲花印记,轻轻点在其中一人眉心,那人忽然咳嗽着醒来,望着二人惊呼:“神仙!真的是神仙!”

“你们是何人?”蔡佳轩扶他坐起,“为何会从天上坠落?”

那人颤抖着取出怀中竹简,上面竟写着“大周正统,天命所归”八字:“我等乃北周皇室后裔,奉先皇遗命,携带传国玉玺逃亡,却遭杨坚追兵围杀,情急之下......”他望着天际,眼中闪过迷茫,“不知为何竟从云端坠落至此。”

王嘉馨与蔡佳轩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惊讶。当年他们助宇文邕统一北方,却没想到北周灭亡后,竟还有皇室后裔在人间挣扎。她轻叹一声,袖中飞出九龙剑穗,化作金丝为伤者止血:“北周气数已尽,你们又何必执着于复国?”

伤者摇头,眼中泛起泪光:“非是执着,只是......”他指着胸前玉佩,“这是先皇亲手所刻,若丢了,便是丢了祖宗颜面。”

蔡佳轩沉默片刻,取过竹简在沙地上画了个太极图:“所谓正统,不在玉玺,不在国号,而在民心。”他望向远处的毡帐,牧民们正举着火把赶来,“你们看,真正的天命,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而非让他们为了一家一姓的兴衰流血。”

伤者望着牧民们关切的眼神,忽然泣不成声。王嘉馨取出玉瓶,倒出几滴灵泉喂他喝下,伤口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去做个普通人吧,”她轻声道,“把玉玺埋在这草原深处,让它化作滋养牧草的泥土。”

当夜,二人回到沙丘,见竹杖周围竟长满了荧光草,在风中轻轻摇曳。王嘉馨伸手摘下一株,草叶在她掌心化作一颗露珠,映出银河的倒影。

“夫君,你说宇文邕若泉下有知,会怪我们劝他的后裔放弃复国么?”她轻声问。

他摇头,竹杖轻点地面,竟在沙地上映出宇文邕的身影——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帝王,正站在龙首原上俯瞰山河。“他是个明白人,”蔡佳轩道,“当年他曾劝我们隐姓埋名,便是知道王朝兴衰乃天道轮回,非人力可改。”

王嘉馨望着露珠中的银河,忽然轻笑:“你我历经乱世三朝三代,从世家恩怨到王朝更迭,如今又见证了北周后裔的抉择,倒像是天道故意让我们看尽人间执着。”

“执着未必是错,”蔡佳轩握住她的手,“但若执着于虚妄,便是画地为牢。就像当年的王氏——”他望向南方,“他们执着于门第,却忘了人心才是根本。”

忽然有流星划过天际,拖出长长的尾光。王嘉馨指着流星:“你看,连星星都在奔忙,想要照亮什么。”

他点头,竹杖化作一道光柱射向星空,竟将几颗暗淡的星辰重新点亮:“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在这星河中,守住自己的光芒。”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二人踏上新的旅程。

蔡佳轩回首望去,见那几个北周后裔已混入牧民之中,正帮着搭建新的毡帐。王嘉馨的九龙剑穗在风中飘扬,忽然化作一只青鸟,衔来几粒草种撒向草原,转眼便长出成片的荧光草。

“还记得在终南山得禅机时的莲花么?”她轻声道,“如今才明白,莲花之所以洁净,不是因为远离淤泥,而是因为淤泥滋养了它。”

他转头看她,晨光中,她眉心的朱砂痣与天际的启明星相互辉映,竟比任何星辰都要璀璨。竹杖在手中轻轻震动,杖头竹叶上凝结的露珠,映出整个漠北草原的轮廓。

“嘉馨,”他忽然笑道,“我们证的这散仙之道,该叫什么名字?”

她望向渐渐亮起的天空,朝阳正从地平线上升起,将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就叫‘沧海逍遥’吧——历经沧海桑田,方知逍遥真意,不在飞升,不在长生,而在与你并肩,看尽人间烟火。”

话音未落,草原上忽然响起牧民的歌声,唱的正是他们这些年的传说:“竹杖点地泉眼开,剑气成雨洗尘埃。双影凌波江上过,逍遥不必问蓬莱......”

蔡佳轩挽起她的手,竹杖化作祥云,载着二人飞向朝阳。身后的荧光草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为他们送行。所谓超脱,非是远离尘世,而是心若莲花,身在红尘而不染尘埃。

星河轮转,沧海桑田,唯有他们的身影,永远定格在这人间最鲜活的烟火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