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3章 乌衣巷口朱门闭,朱雀桥边冷月沉

金陵的秋深了。

蔡佳轩攥着袖中那截九龙剑穗,指腹摩挲着金丝绣就的鳞纹,触感在微凉的夜风中愈发清晰。乌衣巷口的朱漆大门次第闭合,铜环叩响的声音惊飞栖在檐角的寒鸦,鸦羽掠过他青衫肩头时,带起几片沾着夜露的梧桐叶。

三日前在碧玉阶前拾起的簪花,此刻正插在王嘉馨鬓边吧?他望着巷内深处影影绰绰的灯火,忽听得身后石桥传来靴声。朱雀桥栏上的石狮子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七个玄色衣袂的少年踏月而来,腰间玉佩随步伐轻响,正是王氏旁支的子弟。

“这不是广寒门捡簪子的穷酸么?”为首少年斜倚桥栏,腰间玉珏刻着双鲤纹,“怎的,还等着我家堂妹抛绣球?”话音未落,其余人哄笑起来,袖中甩出的玉穗在夜风里划出银弧,正打在蔡佳轩攥紧的剑穗上。

他垂在身侧的手背上青筋微跳,却仍是低头避开对方目光。九龙剑穗是王嘉馨那日匆匆塞给他的,掌心余温尚在,此刻却被人用玉穗扫过,金丝与银丝相撞,竟似揉碎了半江月光。

“听说你爹在太学当差,教了三十年《周礼》,连个博士弟子的名额都挣不来?”又一少年逼近,腰间鹿纹玉佩擦过蔡佳轩青衫下摆,“倒是生出个好模样,难怪敢盯着我家阿馨瞧。”

巷口更夫敲过三更,梆子声在寂静里格外刺耳。蔡佳轩忽然闻到若有若无的沉水香,是王氏女眷常用的香粉味道。他抬头望去,乌衣巷深处的角门开了条细缝,浅碧色裙裾一闪,正是王嘉馨身边的侍女方素。

“诸位公子说笑了。”他后退半步,袖中剑穗被掌心汗渍洇湿,“晚生只是路过……”话未说完,为首少年突然伸手扣住他手腕,玉珏冰凉的棱角压进脉门:“路过?我王家地界,岂是寒门竖子随便路过的?”

桥下水波倒映着冷月,蔡佳轩看见自己青衫上的补丁在月光下泛白。父亲临终前咳在他袖口的血痕,此刻仿佛又在刺痛。他忽然想起藏在住处的雄剑,剑鞘上老道刻的“斩尘”二字,此刻正在破木匣里静静躺着——若握剑在手,这些人可敢如此?

但指尖触到九龙剑穗的流苏,他终究松开了攥紧的拳头。王嘉馨那日在广寒门弯腰捡簪,鬓边步摇垂落的模样,比之巷内朱门上的衔环金兽,更让他心惊。他怎能用老道所传的剑诀,去伤她的族人?

“放手。”

清泠如泉的声音自角门传来。只见婢女方素扶着王嘉馨,月白裙裾扫过青石板,腰间雌剑寒光隐现,正是他前日相赠。少女鬓边簪花在月光下泛着珍珠光泽,正是那日他从青苔上拾起的那支。

王氏子弟们纷纷松手,为首少年退后半步,面上却仍带笑:“堂妹怎的此时出门?婶母可是在椒房殿等你抄经呢。”他目光扫过蔡佳轩,忽然瞥见他袖中露出的九龙剑穗,瞳孔微缩:“这剑穗……可是姑母的陪嫁?”

王嘉馨指尖轻轻按在剑柄上,寒光照得她眉尖微蹙:“不过是街市上买的寻常穗子,堂兄莫要多疑。”她说着转身,向蔡佳轩微微颔首,“公子请回吧,夜深露重。”

话尾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蔡佳轩看见她腕间翡翠镯上的裂痕,想起前日在碧玉阶,她被族姐推搡时撞在石柱上的情景。那时他蹲身捡簪,抬眼正看见她裙底绣着的寒梅,瓣上金线与剑穗上的九龙鳞纹,原是同出一炉。

巷内忽然传来车马声,朱漆大门轰然洞开,两盏羊角灯引着一辆青骢车驶来。驾车的老仆看见王嘉馨,连忙勒住缰绳:“娘子怎的在此?夫人差老奴来寻,说谢府上的清谈会……”

“知道了。”王嘉馨打断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我这就回去。”她转身时,袖中掉出半幅素帕,正是蔡佳轩前日借她擦手的那幅,帕角绣着半枝未开的寒梅。

为首少年眼尖,抢上一步捡起素帕,忽然冷笑:“好个街市上的寻常穗子,好个清谈会的素帕!姑母若知道堂妹拿陪嫁剑穗与寒门子弟私相授受——”

“够了!”王嘉馨突然提高声音,寒光大盛的雌剑出鞘三寸,月光映得她眼角微红,“不过是支簪子、一截穗子,堂兄非要闹得阖府皆知么?”

桥下水声潺潺,更夫敲过四更。蔡佳轩看见王嘉馨发间簪花摇摇欲坠,忽然想起初见那日,她蹲在广寒门的青苔上,簪花坠在他脚边,发间步摇垂落如星子坠地。那时他尚未佩剑,掌心还留着抄书时的墨香。

“佳轩告退。”他突然揖礼,转身时袖中剑穗扫过桥栏,“姑娘的簪花……晚生明日会去瓦当巷寻最好的银丝匠,重缀一支新的。”

王嘉馨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听见身后堂兄冷笑:“还‘佳轩’,倒像是平起平坐的世交。姑母若听见,怕要剜了他的舌头。”她忽然觉得腕间翡翠镯愈发沉重,那是母亲顾氏今早亲自给她戴上的,镯内刻着“门当户对”四字,硌得腕骨生疼。

青骢车载着她碾过朱雀桥时,她掀开窗帘,看见蔡佳轩的青衫已缩成桥边一点暗影。秦淮河上漂着零星灯盏,是寒门子弟放的河灯,祈愿来年能入太学。她忽然想起自己的雌剑,剑鞘内侧刻着“衔月”二字,与他的“斩尘”正是一对。

回到王府时,母亲顾氏正在椒房殿等她。殿内沉香缭绕,映得顾氏鬓边金步摇愈发璀璨:“今日谢府的清谈会,道韫娘子问起你,说你近日读《庄子》颇有心得。”她忽然看见女儿腰间的剑穗,面色微变,“这穗子……可是你外祖母的九龙穗?”

王嘉馨低头望着案上《道德经》,绢帛上父亲王弘业的批注还带着墨香。三日前父亲下朝,曾在书房对她说:“寒门子弟,终究是浮萍。”此刻她指尖抚过剑柄,忽然想起蔡佳轩捡簪时,指尖沾着的青苔气息。

“母亲,”她忽然开口,“若女儿想学剑呢?”顾氏正在拨弄香炉的手顿住,鎏金香铲“当啷”落在案上:“学剑?你是琅琊王氏的女儿,该学的是《周礼》《仪礼》,是如何主持中馈、教养子女——”

“可剑穗上的九龙,原是外祖母随嫁的物件,”王嘉馨打断她,“外祖母当年能骑马射箭,为何女儿不能握剑?”顾氏忽然冷笑:“你外祖母是陈郡谢氏的女儿,自然能骑马;可你如今是琅琊王氏的贵女,握剑?不怕人笑话我王家教女无方?”

殿外传来更鼓,五声震天。王嘉馨看见母亲鬓角的白发,忽然想起外祖母临终前说的话:“女子握剑,不是为了伤人,是为了护心。”她低头看着腰间寒光剑,剑穗上的九龙在灯火下流转,竟似要腾空而起。

“明日随我去朱雀观,”顾氏忽然提高声音,“谢道韫娘子要开讲《周易》,你该多与世家贵女走动。”她伸手替女儿整理鬓边簪花,指尖触到珍珠流苏,“莫要再想那些不该想的人——乌衣巷的朱门,从来不是寒门能叩开的。”

晨钟响时,蔡佳轩正在破书院抄书。父亲留下的竹简堆在墙角,《春秋》残卷上的墨迹已淡,他握着狼毫,忽然看见砚台里倒映着自己眉间的痣——王嘉馨说,这痣生得像落星,该是天赐的记号。

窗外传来叫卖声,卖簪花的货郎敲着梆子经过。他摸出袖中碎银,忽然想起王嘉馨腕上的翡翠镯。昨日在朱雀桥,他看见镯上裂痕里嵌着血丝,该是她昨夜抄经时太过用力。

“公子可是要买簪花?”货郎掀开竹篮,露出几支银簪,“新到的银丝缠花,配贵女鬓边最是好看。”蔡佳轩摇摇头,指尖抚过案头木匣里的雄剑。老道说过,雌雄双剑需得同修,可他连握剑的手,都带着抄书的墨茧。

忽听得院门被拍响,方素的声音隔着木板传来:“蔡公子,我家娘子……昨日落下的素帕,可在你处?”他连忙开门,看见方素手中捧着个锦盒,盒角绣着寒梅,正是王嘉馨常用的样式。

“娘子说,”方素压低声音,“明日巳时三刻,朱雀观后殿有海棠开。”她将锦盒塞给蔡佳轩,转身时袖中掉出片银杏叶,叶上用炭笔写着“慎言”二字,正是王嘉馨的笔迹。

打开锦盒,里面是半块桂花糖蒸酥酪,还有张素笺,上面画着朱雀观的方位图,后殿角门处标着个小小的“月”字。蔡佳轩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广寒门,王嘉馨蹲身捡簪时,发间步摇蹭到他手背,比这酥酪更甜。

朱雀观的钟声在正午敲响时,他已候在角门。红墙下的海棠开得正好,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极了王嘉馨裙角的刺绣。角门“吱呀”打开,少女月白裙裾闪过,腰间雌剑穗子上的九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那日在乌衣巷……”王嘉馨低头看着海棠,指尖绞着剑穗,“堂兄们说话无状,你莫要放在心上。”她忽然抬头,眼中映着海棠花影,“我外祖母曾说,剑穗赠人,便是把半条命系在那人身上——你既收了九龙穗,可敢与我共饮一杯?”

说着取出随身银壶,倒了两杯清酒。蔡佳轩看见她指尖的薄茧,该是练剑所致。想起老道传他剑诀时说“剑心通人心”,此刻握杯的手竟比握剑时更颤。

忽听得观内传来喧哗,是谢氏子弟的清谈声。王嘉馨耳尖微红,正要说话,角门突然被推开,昨日在朱雀桥的王氏少年领着几个苍头进来,看见二人,冷笑:“好个共饮海棠下!堂妹这是要学卓文君当垆卖酒么?”

银壶“当啷”落地,清酒泼湿海棠花瓣。蔡佳轩看见王嘉馨攥紧的剑柄,指节泛白,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寒门子弟,活着便是修行。”他忽然挡在少女身前,袖中剑穗垂落,扫过满地落花。

“王公子说笑了,”他声音平静,“晚生只是替姑娘送还簪花。”说着摸出怀中木盒,里面是他连夜修补的银簪,簪头嵌着从旧衣上拆下的珍珠,“广寒门的青苔滑,姑娘以后……还是让侍女捡簪吧。”

王嘉馨望着他低垂的眉眼,忽然明白他是在替自己解围。昨日母亲说的“门当户对”,此刻像朱雀观的红墙,重重压在两人之间。她看见他青衫上的补丁,想起自己匣中珍藏的、他抄的半卷《诗经》,墨迹里还带着淡淡药香——那是他给父亲抓药时沾的。

“把东西留下,你可以走了。”王氏少年踢开脚边银壶,酒液渗进青砖,“我王家的女儿,岂是你能攀附的?”他忽然看见蔡佳轩手中木盒,劈手夺过,摔在海棠树下,“这种腌臢东西,也配进我王家库房?”

珍珠碎在泥土里,像极了三日前广寒门的月光。蔡佳轩望着王嘉馨眼中的水光,忽然想起老道传剑时说的“剑者,护心也”。他弯腰捡起半支银簪,簪头的珍珠已碎,只剩银丝缠绕的花茎,刺得掌心生疼。

“佳轩告退。”他再次揖礼,转身时听见王嘉馨的裙裾声,却不敢回头。朱雀观的钟声又响,惊起满树海棠,花瓣落在他青衫上,像谁落下的泪。

是夜,蔡佳轩在油灯下修补银簪。破书院的窗纸漏着秋风,他呵着气暖手,忽然听见窗外传来鹤鸣——是老道送他剑时,曾说过的“剑鸣如鹤”。他摸向枕边的雄剑,却发现剑鞘上的“斩尘”二字在发烫。

远处乌衣巷方向传来马蹄声,夹杂着女子的惊叫。他手中银簪“当啷”落地,忽然想起王嘉馨腕上的翡翠镯,想起她今日在海棠树下,欲言又止的模样。老道说过“修行莫忘人间事”,可他此刻连自己的破衫都补不好,又如何护人?

朱雀桥的冷月沉得更低了。蔡佳轩望着窗外,看见自己映在窗纸上的影子,与腰间剑穗重叠。他忽然明白,有些东西,比修为更难修炼——比如在朱门紧闭时,仍敢递出半支残簪;比如在冷月沉江时,仍记得掌心的温度。

银簪终于补好,他吹灭油灯,任由黑暗笼罩。雄剑在枕边静静躺着,剑鞘上的木纹,竟似与九龙剑穗的鳞纹暗合。窗外传来更鼓,五声过后,便是新的一日。而他知道,乌衣巷的朱门,明日仍会紧闭;朱雀桥的冷月,明日仍会沉落——但有些东西,已在他心中种下,如同广寒门的青苔,虽无人问津,却在晨露里,悄悄发了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