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30章 长江渡头血沾袖,磐石蒲草誓相随

暮冬的长江水泛着青灰色,浑浊的浪头卷着碎冰拍打着渡头的石矶。蔡佳轩攥紧手中的包裹,里面是王嘉馨典当金钗换来的船票,指尖因用力过度而泛白。他抬头望向南岸的官道,暮色中隐约可见扬尘,马蹄声像闷雷般滚过冻硬的土地。

“佳轩,别看了。”王嘉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沙哑。她今日特意换了粗布荆钗,月白色襦裙上绣着半枝残梅,却掩不住腰间玉佩的温润光泽——那是王氏女眷的信物,即便刻意低调,仍透着世家贵女的气度。

渡头边停着三艘乌篷船,船家正缩在船头啃馒头,见他们过来,忙不迭用袖口擦了擦嘴:“两位客官,可是要北上?再过半个时辰江雾就起了,今儿个最后一班船。”

蔡佳轩刚要答话,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二十余骑黑马冲破暮色,为首之人身披玄色大氅,腰间悬着鎏金错银的王氏家剑,正是王嘉馨的父亲王弘业。他身后跟着的,是面色阴沉的王氏族长王玄龄,鬓角的白发在风中翻飞,腰间玉珏泛着冷光。

“馨儿,跟为父回去。”王弘业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你可知自己在做什么?与寒门庶子私逃,王氏百年清誉……”

“父亲当年与母亲成婚时,可曾想过清誉二字?”王嘉馨转身,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腰间的寒光剑穗,“母亲出身吴郡顾氏,当年不也被世家议论?可父亲说,情之所钟,虽千万人吾往矣。”

王弘业的脸色瞬间煞白,仿佛被人当众撕去了面具。当年他与顾氏女私定终身,险些被逐出家族,最终是靠谢道韫的举荐才得以保全婚姻。此刻女儿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戳进他的软肋。

王玄龄上前一步,目光如刀:“孽女!你母亲当年是顾氏嫡女,与你父亲乃是门当户对!如今你竟要下嫁寒门,置列祖列宗于何地?”他抬手,身后侍从托着漆盘上前,盘中放着一枚金灿灿的凤钗,“这是你姑母从建康送来的,明日便与陈郡谢氏公子完婚。”

江风卷起王嘉馨的鬓发,她望着那枚凤钗,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朱雀桥边,蔡佳轩蹲在地上为她捡簪花的情景。那时他的衣摆沾满尘土,却小心翼翼地用袖口擦去簪头的泥污,眼中映着她的倒影,比任何珍宝都要明亮。

“族长可还记得,”她忽然笑了,笑容里却带着几分悲凉,“当年族中长辈如何教导我们?‘王氏女当如松如柏,屹立风霜而不倒’。如今我若回去,便是那被风雪压弯的松柏,看似挺直,内里早已千疮百孔。”

王玄龄的手重重按在剑柄上,漆盘上的凤钗发出刺耳的声响:“你若执迷不悟,便休怪族中无情!”他转头望向蔡佳轩,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寒门竖子,竟敢惑乱我族淑女,今日便让你血溅长江——”

话音未落,寒光剑已出鞘。蔡佳轩挡在王嘉馨身前,剑刃上倒映着逐渐逼近的骑兵,手却稳如磐石。这是他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露修为,剑气劈开江风,岸边的芦苇纷纷折断。

“慢着。”王嘉馨突然伸手按住他的手腕,指尖的温度透过袖口传来,“今日若动武,便是与整个江南世家门阀为敌。我们……或许还有别的路。”

她转身走向王玄龄,每一步都走得很慢,仿佛在丈量自己与家族的距离。江雾渐渐涌来,模糊了岸边的灯火,却让她眼中的光芒愈发清晰:“族长要我回去,可以。”她解下腰间的玉佩,放在漆盘上,玉珏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但我王嘉馨今日起,与王氏再无瓜葛。”

王弘业踉跄着上前,伸手想要抓住女儿的衣袖:“馨儿,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从此你便是无家可归的弃女,再无半点世家庇佑!”

“父亲可曾想过,”王嘉馨的声音突然哽咽,却依然坚定,“当初你们要我嫁给谢氏公子时,我便已经失去了家。所谓庇佑,不过是金丝笼里的米粮,看似安稳,实则困我终生。”

她转身望向蔡佳轩,眼中泛起泪光:“佳轩曾说,他愿做江边的磐石,任江水冲刷而不动。那我便做缠绕磐石的蒲草,虽柔弱,却至死相随。”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把剪刀,剪下一缕青丝,发丝被江风吹起,落在蔡佳轩手中。

就在此时,南岸突然传来马蹄声,一支火把队伍冲破暮色,灯笼上绣着“陈郡谢氏”的纹章。王玄龄脸色大变,低声道:“是谢家长子谢玄之,他怎么来了?”

谢玄之骑着白马驰到近前,翻身下马,向王玄龄行了一礼:“听闻王小姐在此,家叔特命晚辈前来相迎。”他抬头望向王嘉馨,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表妹,跟我回去吧,谢家已备好聘礼——”

“够了!”王嘉馨突然咳嗽起来,鲜血染红了嘴角的帕子。蔡佳轩慌忙扶住她,发现她的掌心已被指甲掐出了血。原来从建康逃出时,她为了躲避追兵,早已受了内伤,此刻强撑着对峙,终于支撑不住。

“馨儿!”王弘业再也顾不得族长的威严,冲上前想要查看女儿的伤势,却被王玄龄拦住。谢玄之的目光落在蔡佳轩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与狠厉:“就是你这个寒门小子,害得表妹如此憔悴?今日若不留下你,如何向王氏交代?”

他手按剑柄,身后的谢家护卫立刻围了上来。蔡佳轩握紧寒光剑,却感觉到怀中的王嘉馨在颤抖。此刻江雾已浓,渡头的船家早已躲进舱内,只有远处传来一两声凄凉的渔歌。

“佳轩,你听。”王嘉馨忽然轻声说道,“《孔雀东南飞》里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今日在这长江渡头,我便以血为誓——”她举起染血的帕子,在江风中轻轻摇晃,如同一片飘落的桃花,“若我王嘉馨违背今日之誓,便让这长江水倒流,让这寒山石崩裂。”

蔡佳轩只觉得喉间发紧,眼前的女子明明弱不禁风,却比任何世家子弟都要坚韧。他忽然想起梦中老道的话:“情之一字,最是伤人,却也最是动人。”此刻他终于明白,所谓道心,并非摒弃七情六欲,而是在红尘中守住那一点真心。

就在谢家护卫即将动手时,江心突然传来一阵橹声。一艘小船冲破江雾,船头站着一位身着青衫的女子,手持羽扇,正是谢道韫。她微微一笑,声音如春风化雪:“诸位在此兴师动众,可是忘了这长江乃是天堑,南北分界?”

王玄龄脸色一变,:“谢夫人怎出来了?”须知谢氏在江南的地位仅次于琅琊王氏,谢道韫更是以才学闻名天下,连皇帝都要敬她三分。他拱手道:“夫人误会了,我等不过是来接族中晚辈回家。”

“回家?”谢道韫目光落在王嘉馨身上,“嘉馨姑娘已解下王氏玉佩,从此便是自由身。你们若再相逼,便是与我陈郡谢氏为敌。”她转身望向小船,“船家,开船吧,莫让这寒江风雪误了有情人。”

蔡佳轩扶着王嘉馨登上小船,回头望向南岸。王弘业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苍老,王玄龄的脸色阴沉如夜,谢玄之则紧紧握着剑柄,指节发白。江风送来王弘业的一声叹息,混着细碎的雪粒,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小船在江面上起伏,王嘉馨靠在蔡佳轩肩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南岸灯火:“你说,父亲会后悔吗?”

“或许吧。”蔡佳轩轻轻替她拢了拢披风,“但有些路,总要有人先走。”他望着手中的青丝,忽然想起无名老道的叮嘱:“此剑名为寒光,却需以情为引,以血为祭。”此刻他终于明白,这对雌雄双剑,原是为了守护心中所爱。

江雾渐散,露出漫天星斗。王嘉馨忽然指着前方:“你看,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北方,那是我们要去的方向。”她的声音渐渐轻了下去,“北方虽乱,却没有那么多规矩,没有那么多束缚。我们可以在那里自由地行走,自由地相爱。”

蔡佳轩望着她苍白的面容,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从今日起,他们便是天下间最孤独的人,没有家族庇佑,没有亲友相助,有的只是彼此。但他也知道,只要有这双握在一起的手,便没有过不去的江,翻不过的山。

船到中流,忽然有大鱼跃出水面,鳞片在月光下闪着银光。王嘉馨笑了,这是她今日第一次露出真正的笑容:“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朱雀桥相遇吗?你蹲在地上为我捡簪花,周围的人都在笑你,说寒门子婿妄想攀龙附凤。可你知道吗?那一刻,我觉得你的眼睛比任何珠宝都要亮。”

“那时我就在想,”她轻轻握住他的手,放在自己胸前,“这里面装的,不是世家的荣耀,不是贵女的矜持,而是一颗和你一样跳动的心。它会痛,会笑,会为了爱情而勇敢。”

蔡佳轩低头吻去她眼角的泪痕,咸涩中带着一丝暖意。他忽然明白,所谓修行,不是躲在深山里打坐,而是在这红尘万丈中,守住身边人的笑容,护住世间的一点温情。

小船渐渐驶向江北,南岸的灯火化作几点微光,如同散落在江面上的星子。王嘉馨靠在他怀里,渐渐入睡,梦中仍是朱雀桥边的那一幕:青衫少年低头捡簪花,阳光透过柳条,在他发间落下细碎的光斑。那时的她不知道,这个弯腰的瞬间,竟会改变她的一生。

江风送来远处的钟声,不知是南岸的寺庙,还是江北的村落。蔡佳轩望着怀中的女子,忽然想起无名老道留下的剑诀:“寒光所至,情丝不灭。”他轻轻抚摸着剑柄上的纹路,仿佛触碰到了千年前的某个约定——或许,他们的相遇,早在轮回中便已注定。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江面时,小船终于靠岸。蔡佳轩背着王嘉馨踏上江北的土地,脚下的泥土比江南的湿润,带着一丝苍凉的气息。他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胡人的铁骑,是战乱的烽烟,是未知的妖邪。但他更知道,只要他们在一起,便没有什么可怕的。

王嘉馨在他怀中动了动,睁开眼睛,望着远处的山峦:“佳轩,你说我们会找到容身之处吗?”

“会的。”蔡佳轩坚定地说,“我们会在这乱世中,为自己,为那些和我们一样的人,闯出一片天地。”他低头看着她胸前的玉佩——那是他用江边的石头刻的,虽不名贵,却刻着“磐石蒲草”四个字。

江北的风比江南凛冽,却带着一股自由的气息。两人相视而笑,手紧紧握在一起,如同两块历经千年的磐石,在岁月的长河中,终于找到了彼此的依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