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45章 西魏帐中说天命,陇西云起隐真龙

陇右道的秋风裹挟着沙砾,将官道旁老槐的枯叶卷得漫天飞舞。蔡佳轩负手立在茶寮檐下,青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悬着的竹杖——这柄曾制服黑熊精的寻常竹杖,经月余炼化,杖身已泛起温润的玉泽,隐隐有青芒流转。王嘉馨坐在寮内石桌旁,素手轻拨茶盏,盏中浮沉着几片陇右青芽,茶汤映出她眉梢的痣,如点墨落玉笺。

“客官,再来碗苦荞茶?”老丈佝偻着背添水,浑浊的眼忽然瞪大,盯着官道尽头扬起的烟尘。十余骑黑衣人如鬼魅般掠过枯柳,为首者头戴铁面具,腰间横挂九环刀,刀柄缀着猩红穗子,在风中猎猎作响。

蔡佳轩挑眉望向王嘉馨,后者指尖微动,袖中雌寒光剑轻鸣。两人自长江边血战世家大族后,北上途中已不知遇过多少劫杀,此刻俱是神色自若。茶寮内三两个商旅忙缩到墙角,唯有一队甲士护着几辆辎车停在寮外,居中一辆马车垂着青竹帘,隐约可见车内孩童的衣袖。

“吁——”甲士首领勒住战马,铁枪往地上一戳:“暂歇片刻,谨防埋伏。”话音未落,黑衣人已至近前,九环刀出鞘声此起彼伏,惊得树上寒鸦扑棱棱乱飞。

“留下财物,饶尔等性命!”铁面具人策马踏翻茶桌,老丈尖叫着躲到蔡佳轩身后。王嘉馨放下茶盏,指尖掠过鬓边金步摇,那是离开乌衣巷时带走的王氏一族旧物,此刻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蔡佳轩反手抽出竹杖,竹影如游龙般卷向附近黑衣人。为首者见状急忙拔刀,不料刀势刚起,忽觉手腕一麻,九环刀当啷落地。王嘉馨身影已至半空,雌寒光剑挽出芙蓉花影,剑气所过之处,黑衣人的兵刃纷纷崩裂。

“好俊的功夫!”甲士首领瞳孔骤缩,只见那青衣公子竹杖轻点,竟如点穴高手般瞬间制住七八个山贼,而白衣女子剑光如电,竟似有道家玄机暗藏。车内忽然传来孩童哭声,竹帘掀开,一位身着蜀锦襦裙的妇人抱着幼童探出头来,鬓边金钗与王嘉馨的步摇形制隐约相似。

“将军!”妇人大呼,甲士首领转身护向马车,却见铁面具人已挥刀劈来。千钧一发之际,蔡佳轩竹杖横截,“啪”地敲在刀刃上,黑衣人虎口震裂,踉跄后退。

“你是何人?”甲士首领趁机摘下头盔,露出一张刚毅的国字脸,左颊有道刀疤从耳际斜贯下颌,正是西魏陇西郡公李虎。他腰间佩刀尚未出鞘,却已看出眼前二人绝非寻常江湖客。

蔡佳轩收杖一笑:“路见不平而已。郡公欲往何处?”李虎眼神一凛,示意夫人带孩童下车,亲自扶起被撞翻的茶桌:“不瞒先生,某护送家小赴长安,不想遇此匪患。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王嘉馨缓步上前,剑光敛入袖中,袖口绣着的寒梅沾了几滴血珠,竟似开得更艳:“我姓王,途经贵地。郡公可知,此乃西魏腹地,为何山贼敢如此猖獗?”

李虎面色沉郁,斟了盏冷茶一饮而尽:“近年胡骑屡犯,朝廷军备虚耗,地方豪强趁机豢养死士。不瞒二位,某此次赴京,正是要向宇文泰大人进言整肃边军……”话音未落,远处又传来马蹄声,竟是余下山贼结阵来攻。

暮色四合时,李虎的营帐已在山坳中扎下。蔡佳轩坐在篝火旁,听着帐外甲士巡夜的脚步声,手中竹杖无意识地拨弄着炭灰。王嘉馨替李虎之妻包扎臂上擦伤,妇人不住道谢,目光落在她腰间九龙剑穗上,欲言又止。

“夫人可是想问这剑穗?”王嘉馨温言开口,“此乃旧物,与贵府无关。”妇人一愣,低头替幼童掖紧被子:“夫人容禀,方才见您使剑,竟与我王氏家传剑诀有三分相似……”

帐外忽然传来李虎的声音:“夜深了,夫人带犬子先歇。某与蔡少侠说些体己话。”妇人颔首退下,帐中只剩蔡氏夫妇与李虎三人。铜灯挑得雪亮,映出李虎案头的兵书,书角卷起,显是常读之物。

“某观二位武功,似非江湖门派路数。”李虎直言,“尤其是蔡先生这竹杖,竟能以凡器御妖邪,莫非是道门高人?”

蔡佳轩摇头:“小道而已。郡公可知,陇西云气有异?”他竹杖轻点地面,炭灰竟隐隐聚成腾龙之形,“某夜观天象,西魏当有真龙崛起,继大统,定中原。”

李虎浑身一震,手按刀柄:“先生慎言!此等话若传入朝堂……”

王嘉馨轻笑:“郡公勿惊。我夫妇云游四海,所见天命不过沧海一粟。今观郡公印堂,隐隐有紫微星芒,非寻常武将之相。”她取出雌寒光剑,剑尖在炭灰龙首处点了三点,“他日郡公若得见黄口小儿,可教他谨记‘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八字。”

李虎盯着炭灰图腾,喉结滚动:“先生是说……某之孙儿?”蔡佳轩颔首,竹杖挥处,龙形灰迹化作飞烟,散入帐外夜风。远处传来更鼓声,戍卒唱着陇上民歌,苍凉中竟有几分希望。

五更天,蔡佳轩夫妇辞别李虎。王嘉馨将一丸金疮药赠予李虎之妻,妇人忽然握住她的手:“夫人若过长安,可往崇仁坊王氏旧宅一叙。当年永嘉南渡,族中曾有女公子随琅琊王氏避祸,如今……”

“母亲!”幼童扯着妇人衣袖,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向王嘉馨,“这位仙子姐姐的痣,好像月亮上的兔子!”众人皆笑,王嘉馨俯身捏了捏孩童脸颊,玩笑道:“小公子他日若见着广寒宫,莫要忘了给兔子带束桂花。”

李虎送至山口,望着二人踏雾而行的背影,忽然抱拳:“少侠赠言,某谨记于心。若有朝一日得偿所愿,定当重修陇右官道,为百姓开太平路。”蔡佳轩回首,竹杖在晨雾中划出一道青光:“郡公当记,得民心者得天下。陇西之龙,不在朝堂,在桑麻之间。”

山风掠过,吹得李虎战袍猎猎作响。他目送那两道清影消失在云海中,忽觉后颈一阵发凉——方才交谈间,那青衣公子竟准确道出了他孙儿的生辰八字,而此事连他夫人都不知晓。

“将军,该启程了。”甲士呈上马鞍,李虎抚摸着刀柄上的饕餮纹,忽然抽出佩刀,刀锋映出东方既白的天空。刀身上隐约有三个字:“定乾坤”。这是他祖父留下的遗物,此刻在晨光中竟泛起淡淡龙纹,转瞬即逝。

是夜,蔡佳轩在驿站灯下展读一卷残旧《遁甲天书》,王嘉馨倚着窗棂,望着天边北斗。“今日那孩童,竟与你眉心痣一般模样。”她忽然开口,“莫不是……”

“天机不可尽泄。”蔡佳轩合上书卷,竹杖轻叩地面,“李虎祖孙三代,终将应了‘唐公起太原,万物皆照临’的预言。只是这人间太平,从来不是天命所定,是无数如李虎般的忠良,以血肉之躯堆出来的。”

王嘉馨望着他眉间痣,脑海里突然响起空灵的声音:“你二人历劫,便是要勘破这‘天命’与‘人力’的纠葛。吾乃泰山娘娘,你二人有缘可来泰山见本尊,到时便明了一切!”

她伸手替他拂去肩头落尘,“若有一日你得道,可还记得这乱世中,曾有个为你抛却簪缨的女子?”

蔡佳轩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吻:“纵成那大罗金仙,也只记得,广寒门处,那个拾簪花的寒门子婿。”窗外传来更夫打更声,梆子声中,隐约有婴儿啼哭自远处村落传来,如晨露坠荷,清越动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