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66章 浊浪排空吞孤舟,竹杖轻点定风波(治黄河)

北周宣政元年冬,黄河水脉突然躁动。洛阳百姓但见河面冰裂有声,黑雾中隐现鳞爪,三日后便有巨浪决堤,将沿岸三十里化作泽国。周宣帝宇文赟登楼望河,见浊浪中浮尸无数,慌惊得手中玉杯坠地,急召随国公杨坚入宫议事。

正月初三,蔡佳轩夫妇行至虎牢关。但见昔日雄关已半浸水中,难民扶老携幼往高处逃奔,襁褓中婴儿的啼哭声混着妇人的哀号,直如人间地狱。王嘉馨素手按在腰间九龙剑穗上,目中泛起痛色:“夫君,你听这哭声,竟比当年长江水浪时更令人心惊。”

蔡佳轩竹杖轻点水面,杖头泛起青气,竟将脚下浊水辟开三尺。他俯身捞起一块木牌,牌上“弘农杨氏”四字已被水泡得模糊:“此乃河神祭的木主。看来地方官吏仍在以活人祀水,难怪河妖作祟不止。”

正说话间,一艘小船破浪而来,船头立着个锦衣少年,见到二人急忙施礼:“可是蔡先生夫妇?陛下有旨,命臣在此恭候多时。”蔡佳轩挑眉望去,见少年腰间玉珏刻着蟠龙纹样,知是内廷近侍,遂与王嘉馨踏波而上。

洛阳皇宫,乾阳殿内烛火昏暗。周宣帝斜倚在龙榻上,形容憔悴,见二人入殿,勉强起身道:“先生曾助先皇平定太行,今黄河水患肆虐,还望救朕子民。”言罢,竟欲行大礼。

蔡佳轩竹杖轻点地面,一道青气托住天子衣袖:“陛下万乘之尊,岂可行此大礼?容草民先观黄河水势。”说罢,取过案上黄河河图,竹杖在图上划出道道青线,“河患起于积石,流于龙门,至于孟津。今冬无雪,河水本应枯浅,却突生暴涨,必是有妖物阻塞河道。”

王嘉馨凝视河图,忽而指着孟津段道:“此处河道弯曲如弓,若有妖物在此兴风作浪,必致上游水势倒灌。”周宣帝闻言,急令随国公杨坚取来最新军报,果然报称孟津渡口三日来无故沉没商船二十余艘,船工皆言见水中有赤鳞巨物。

子时三刻,孟津渡口。蔡佳轩夫妇踏剑而起,月光下但见河面黑雾翻涌,隐约有腥风扑面而来。王嘉馨寒光剑出鞘,剑气所至,黑雾竟如沸汤般散开,露出水下一座巨大的宫殿。

“竟是蛟宫。”蔡佳轩竹杖轻挥,二人化作游鱼潜入水中。殿内珊瑚为柱,明珠作灯,一条赤鳞蛟龙正盘在宝座上,怀中搂着个妙龄女子,案几上摆满金珠玉翠。

“大王法力通神,何愁不能裂地封王?”女子声音软糯,手指轻抚蛟龙鳞片。蔡佳轩定睛一看,见那女子腕间戴着“弘农杨氏”的族徽,正是日间所见木牌上的姓氏。

蛟龙闻言大笑,声如洪钟:“待本君吞了孟津渡口,便可沿黄河直入洛水,届时这大周皇宫,不过是本君的龙宫别院!”言罢,龙尾一拍,殿外竟游来无数虾兵蟹将,各持刀枪,列队如仪。

王嘉馨袖中飞出一道符篆,贴在蛟宫石柱上,顷刻间,石柱竟现出原形——却是累累白骨堆成。女子见状尖叫一声,晕死过去。蔡佳轩竹杖点地,青气化作锁链缠住蛟龙脖颈:“孽畜!吞吃百姓,阻塞河道,该当何罪?”

蛟龙惊觉有人闯入,怒吼着腾空而起,龙爪直取蔡佳轩面门。王嘉馨寒光剑如电,已斩落数片龙鳞,蔡佳轩趁势竹杖横扫,将蛟宫穹顶击出个大洞,黄河之水倒灌而入。

“找死!”蛟龙甩尾击向二人,却见蔡佳轩竹杖化作万丈青桥,横跨黄河两岸。王嘉馨跃上桥顶,双手结印,雌雄寒光剑合璧出鞘,剑光映得河水皆碧。

“破!”蔡佳轩一声清喝,竹杖重重击在蛟龙七寸处。那妖物吃痛,化作原型窜出水面,竟有百丈长短,赤鳞上沾满人筋。两岸百姓见状,惊呼着四散奔逃。

王嘉馨舞剑成花,剑尖挑开蛟龙咽喉,蔡佳轩趁机抛出九龙剑穗,化作九条金龙缠住龙身。但见青光与金光交相辉映,少顷,蛟龙化作一道血雾,散于滔滔河水之中。

除去蛟龙,蔡佳轩望着依旧泛滥的河水,对王嘉馨道:“此河九曲十八弯,单凭武力难以根治。须得借天地之力,重筑河防。”说罢,竹杖直指天际,喝道:“借尔南海神铁,镇我黄河水脉!”

但见天际闪过一道金光,竟有无数铁砂自云端落下,聚成一道长堤。王嘉馨见状,取出随身玉瓶,倒出几滴甘露洒在堤上,铁砂瞬间生满青苔,竟与两岸山体融为一体。

“此堤可保百年无虞。”蔡佳轩擦去额间冷汗,望向远处重整家园的百姓,忽而轻笑,“当年在乌衣巷,若有人说我能治黄河水患,怕是要笑掉大牙。”

王嘉馨伸手拂去他肩头水珠,眼含笑意:“夫君可还记得,泰山娘娘点化时说的‘世间大爱’?今日也算略有所悟了。”二人相视而笑,身影渐渐隐入晨光之中。

三日后,周宣帝率百官至黄河边祭天,却见长堤如巨龙横卧,浊浪乖乖归入河道。随国公杨坚望着堤上未散的青气,喃喃道:“真神人也。”周宣帝欲以“黄河侯”之爵相赠,却遍寻不着二人踪迹。

却说蔡佳轩夫妇此时已至中条山,见山民正在修补被洪水冲毁的房屋,遂停下相助。王嘉馨为孩童治伤,蔡佳轩则帮着搭建草房,夕阳下,二人身影被拉得老长,恍若寻常农家夫妇。

“夫君,你曾说这天下何时能真正太平?”王嘉馨望着远处炊烟,轻声问道。蔡佳轩将最后一根房梁架好,拍拍手上泥土:“待世人皆知敬畏生灵,不再以贫富分贵贱,以强弱凌孤寡,便是太平之时。”

话音未落,天际忽有白鹤飞过,鸣声清亮。二人相视一笑,携手走向山林深处,唯有腰间寒光剑与九龙剑穗,在暮色中闪烁着幽幽清光,诉说着这一段沧海桑田的传奇。

是岁,黄河水患遂平,百姓建生祠于堤畔,四时供奉。江湖间流传,每逢风雨夜,便能看到一青衫白裳的侠侣在堤上漫步,竹杖所过之处,水波皆作礼敬状。而那道青堤,至今仍横卧在黄河之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