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78章 市井叫卖声喧嚷,乞儿碗中映星河(察微末)

离开蜀地多日,来到长安,这一日长安晨雾未散,蔡佳轩手持竹杖立在朱雀街槐树下,看晨风中摇曳的酒旗。王嘉馨一袭素纱襦裙,鬓边斜插一支竹簪,正凑近街角胡麻饼摊,看老妇用粗粝的手将面团按进烤炉。

\"阿婆的饼可曾涨价?\"嘉馨轻声询问,袖中九龙剑穗不经意扫过炉边陶罐。老妇抬头,眼角皱纹深如刀刻,浑浊双目掠过嘉馨腕间若隐若现的灵光:\"姑娘倒是常客,今日多送你一块,权当谢你上次赠的伤药。\"

蔡佳轩注意到老妇左手缠着渗血的布条,竹杖轻点地面,一道清气顺着砖缝钻入烤炉。老妇刚要将饼翻面,忽觉指尖痛楚大减,炉中火焰竟比平日旺了三分。她惊诧抬眼,正见蔡佳轩冲她温和一笑,忙低头装作不知,却在装饼时多塞了两块。

\"阿婆手伤是被炉石烫的?\"嘉馨接过油纸包,指尖拂过老妇袖口,一枚灵药符悄然贴在麻布上,\"前日见你家小郎咳得厉害,这饼......\"

老妇身形微颤,低头用袖口擦泪:\"小郎去了,上个月的瘟疫......\"她忽然压低声音,\"姑娘是仙人吧?昨儿夜里我梦见小郎对我说,有位持根竹杖的仙长在城隍庙外施药......\"

佳轩与嘉馨对视一眼,竹杖轻叩青石板:\"天道循环,生死有定。阿婆若信得过,明日辰时可去西市药铺,报'青竹'二字。\"老妇忙不迭点头,再抬头时,二人已消失在晨雾中。

午后时分,二人转入平康坊侧的乞儿巷。青石墙根下,几个孩童蜷在破席上,其中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正用树枝在尘土上写字,膝头放着半块硬饼。

\"大柱又在读书?\"嘉馨蹲下身,从袖中取出油纸包,里面是刚买的胡麻饼。少年慌忙起身,露出补丁摞补丁的粗布短打,脸上却带着稚嫩的的书卷气:\"多谢仙子姐姐,昨日教我的《三字经》,大柱已能背到'人之初'了。\"

佳轩扫过地上的字迹,见是《孝经》片段,手指轻点下,尘土竟自动聚成工整小楷。少年眼中泛起亮光,忽然从怀里掏出个陶碗:\"仙子请看!\"碗中盛着半汪雨水,倒映着正午的天空,几片浮云掠过,竟似有星辰微光闪烁。

\"昨夜下过雨,大柱发现这碗里能映出星星。\"少年小心翼翼捧着碗,\"巷里的小豆子说,这是仙人的镜子,能照见本心。\"

嘉馨伸手轻触水面,涟漪中映出她清逸面容,忽然忆起前世在娥皇宫照过的\"灵台镜\"。佳轩亦蹲下身,指尖蘸水在碗沿画了个太极图,水面顿时浮现出二十八宿星轨图案,巷中乞儿们见状纷纷围拢,眼中满是惊奇。

\"星星为什么会亮?\"最小的女孩扯着嘉馨衣袖,露出豁牙的笑容。

\"因为每颗星都照着地上一个人。\"嘉馨轻声温柔的说,\"就像大柱的星,定是最亮的那颗,照着他以后做个好官,为百姓谋福。\"

少年耳尖泛红,低头盯着碗中星轨:\"可大柱是乞儿......\"

蔡佳轩竹杖轻敲他肩头:\"秦相李斯起于闾巷,汉将卫青出身骑奴。天道何曾轻贱微末?\"他抬手拂过少年头顶,一缕清气钻入百会穴,\"但需记住,为官者当如竹,空心有节,方能顶天立地。\"

酉时三刻,二人行至东市。夕阳将铺面上的\"当\"字旗染成金红色,一名墨色衫书生正与当铺掌柜争执,手中攥着一卷残破的书册。

\"当票写的是十贯,为何只给五贯?\"书生面容清瘦,眼中满是愤懑,\"这可是先父留下的《南华真经》善本!\"

掌柜拨弄着算盘,铜珠子碰撞声里带着不耐:\"善本?你瞧这书页虫蛀成什么样了?墨迹都晕开了,能换五贯已是老夫慈悲。\"

嘉馨刚要上前,佳轩轻轻摇头,竹杖在掌心转出微光。书生忽然感觉手中书册一震,破损处竟自动修复,虫蛀的孔洞长出细密的竹丝,晕开的墨迹也变得清晰可辨。

\"这......\"掌柜瞪大双眼,伸手要夺书册,\"等等,方才看走眼了,这确是善本,十贯......不,二十贯!\"

书生后退半步,忽觉掌心一凉,低头见书册里夹着张纸条,上面写着:\"典书救急可,卖书误国不可。明日未时,慈恩寺西廊有赠书人。\"他抬头欲谢,却见人群中闪过一道青影,只余隐约竹香。

\"夫君又在暗中施为。\"嘉馨抿嘴轻笑,\"怎不索性点化那贪财掌柜?\"

\"世人皆有因果,他算盘算尽锱铢,却算不出天道循环。\"佳轩望着天边晚霞,竹杖轻叩地面,\"你看那书生,虽穷困却不肯卖书,此乃读书人的气骨。点化他,不如成就他。\"

戌时,暮鼓声响彻长安城。二人路过西市铜匠铺,忽闻一声痛呼,只见年轻铜匠捧着流血的手,蜷缩在墙角。

\"又砸到手指了?\"嘉馨取出随身金疮药,递给铜匠。少年低头接过,指节上布满老茧和伤痕,腕间系着根红绳,绳头坠着枚残破的铜铃。

\"三年前爹病逝,这铺子就剩我一人。\"铜匠苦笑着抹汗,\"本想打些铜铃卖与胡商,可总是砸不好纹样......\"

佳轩拾起案上未完工的铜铃,见铃身刻着歪扭的云纹,竹杖轻点铃心,一道青光闪过,云纹竟变得流畅如活水。铜匠惊呼一声,接过铃铛摇晃,竟发出清越之声,比寻常铜铃多出几分空灵。

\"这是'九窍玲珑音',可镇邪魔。\"佳轩淡笑,\"胡商走丝绸之路,最喜这类器物。\"他又指点铜匠几处关键,少年越听越惊,待要拜谢,二人已踏月而去。

嘉馨望着漫天星斗,忽然轻叹:\"市井之间,尽是困于生计的凡人。我们虽能救一时之急,却救不了一世之苦。\"

\"所以才要悟天道,破轮回。\"佳轩竹杖挑起一片落叶,叶片在微光中化作蝴蝶,\"你看这蝶,破茧时若有人相助,反而飞不高。世人苦,苦在执念;世人难,难在不自知。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善的种子。\"

子时,长安万籁俱寂。二人重回乞儿巷,见大柱独自坐在墙根,怀中紧抱那只陶碗。

\"睡不着?\"嘉馨轻声询问,发现少年眼中有泪光。

\"方才小豆子说,她梦见爹娘了。\"大柱低头盯着碗中死水,\"可我连爹娘的模样都记不清......\"

佳轩抬手轻拂少年头顶,一段记忆如烟雾浮现:襁褓中的婴儿被放在乞儿巷口,包裹里有半块玉佩和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大柱\"二字。少年惊呼一声,伸手摸向颈间,果然摸到藏在衣领里的半块玉佩。

\"他们不是不要你,是不得已。\"嘉馨取出另一半玉佩,正是她早年在洛阳城拾得的,\"天道自有安排,你看——\"她将玉佩放入陶碗,碗中死水忽然泛起涟漪,竟映出银河倒悬的景象,无数光点如萤火虫飞舞。

\"每颗光点都是一个心愿。\"佳轩轻声说,\"你看这颗最亮的,是小豆子希望病愈;那颗泛黄的,是卖饼阿婆想再见儿子一面......\"

大柱忽然起身,捧着碗跑向巷尾,对着黑暗中蜷缩的乞儿们喊道:\"快来看!天上的星星掉碗里了!\"孩子们揉着眼睛围过来,看着碗中流转的星光,咯咯笑起来。

嘉馨望着他们,忽然想起前世在女娲宫见过的\"众生镜\",镜中无数光点交织成网,每一根丝线都连着凡人的喜怒哀乐。佳轩握住她的手,竹杖轻点地面,乞儿巷的青砖缝里竟长出柔嫩的青草,在月光下轻轻摇曳。

\"你听。\"佳轩低声说。

嘉馨闭目凝神,听见市井深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心跳声,如同一曲宏大的乐章。卖饼老妇的叹息,书生的夜读声,铜匠的捶打声,乞儿的笑声......所有声音汇聚成河,流向天际的银河。

\"这就是众生之音。\"佳轩轻声道,\"天道不在云端,而在市井烟火中,在凡人的一呼一吸间。\"

嘉馨睁开眼,见大柱正将碗中的星星分给每个乞儿,他们掌心托着微光,如同捧着整个宇宙。她忽然领悟,所谓修仙,不是远离人间,而是学会在乞儿碗中看见星河,在凡人泪里读懂慈悲。

晨雾又起时,二人踏上新的旅途。身后的乞儿巷里,陶碗中的星光仍在闪烁,如同永不熄灭的希望,照亮每一个微末的生命。而他们的竹杖草鞋,将继续丈量这人间烟火,在天道与众生之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慈悲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