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10章 老道传法指迷津,青衫仗剑出建康

春宴散后,建康城已敲过三更鼓。蔡佳轩沿着秦淮河行走,腕间九龙剑穗拂过石栏,将满河星辉搅成碎银。忽有夜风挟着桂花香袭来,抬头见前方老槐树下,立着个青衫道士,正是月余前赠剑的邋遢老者。

“小友可曾见过,这秦淮河的水,白日里载的是画舫,夜里便托着星子?”老道转身,腰间雌雄双剑的剑穗与蔡佳轩腕上所系完全相同,“剑者,亦如这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映星,亦能照心。”

蔡佳轩长揖及地:“多谢前辈当日赠剑,今日在宴上,晚辈方知‘剑心’二字,不在招式,而在……”

“而在这朱门与草棚之间,在珍馐与麦粥之间。”老道轻笑,随手折下一根槐枝,枯枝在掌心化作青锋,“当年赤松子游云梦泽,以荷叶为舟,苇杆为剑,斩的不是妖邪,是人心的贪嗔。你今日所见的‘龙涎膏’‘金缕酥’,哪一样不是裹着民脂?”

剑光忽起,槐树枯叶纷纷而落,却在落地前凝成一道水幕,映出宴会上世家子弟讥讽的脸、谢道韫抚琴的手、王嘉馨褪下金钏的腕。蔡佳轩忽然福至心灵,抽出雄剑,剑穗扫过水面,竟将水幕中的景象斩成两半——一半是朱门酒肉,一半是草棚漏雨。

“好!”老道抚掌,枯枝复归原样,“当年欧冶子铸剑,五山崩、五金聚,靠的不是火炼,是心血。你这一剑,斩的是‘分别心’,却留着‘慈悲意’,难得。”他忽然望向城南,语气低沉,“三日后,王氏便要开祠堂议家法,嘉馨小娘子怕是要受些苦楚。”

蔡佳轩心头一紧:“前辈可知,王氏会如何处置她?”

“处置?”老道望向夜空,“琅琊王氏自永嘉南渡,靠的是‘王与马共天下’,如今却要靠嫁女维系门阀联姻,可笑可叹。”他忽然将枯枝塞给蔡佳轩,“明日卯时,朱雀门外有辆青牛车,你且往北走。记住,剑在人在,心在剑在,莫被这金陵城的金粉迷了眼。”

话音未落,老道已化作一阵清风,唯余槐叶飘落,在石栏上留下一行小字:“寒江孤舟,心灯长明”。蔡佳轩握紧枯枝,忽觉掌心发烫,低头见枯枝表面竟浮现出云雷纹,与雄剑剑鞘上的纹路分毫不差。

回到栖身的破庙时,案头油灯未灭,灯影里立着个素衣女子——王嘉馨卸了步摇,鬓边只插着一支木簪,袖中雌剑的清光,正与他的雄剑遥相呼应。

“明日卯时,朱雀门。”她将一个锦囊塞给他,声音轻得像怕惊醒夜色,“里面是母亲私藏的‘辟寒丹’,过长江时若遇风浪,含一粒在口。”顿了顿,又解下腰间玉佩,“这是琅琊王氏的‘水苍玉’,虽不能保你平安,却能让沿途关卡的兵卒,多看两眼。”

蔡佳轩摇头,将玉佩推回:“我若拿了这玉,便是借你王氏的势,与那些嘲笑我的世家子弟何异?”他举起雄剑,剑穗上的金丝在灯下闪烁,“我有此剑,有你赠的穗子,足矣。”

嘉馨忽然笑了,眼尾微扬,像初见时在碧玉阶前的模样:“呆子,这玉佩不是给你的,是给我的。”她将玉佩系回腰间,玉坠轻响,“待你北上归来,我便戴着它,站在朱雀桥头迎你——那时,你可敢牵我的手,走过乌衣巷?”

夜风穿堂而过,吹得油灯忽明忽暗。蔡佳轩望着她眼中的期许,忽然想起老道说的“心灯”——原来这世间最亮的灯,不在画舫琉璃盏里,而在眼前人眼中。他伸手,指尖掠过她腕上的勒痕,那是今日褪金钏时被金丝划破的:“我若走了,你怎么办?”

“我自有办法。”嘉馨抽出雌剑,剑光映着她决绝的脸,“明日祠堂议亲,我便将这剑拍在族谱上——王氏的女儿,不是用来联姻的棋子。”她忽然压低声音,“昨夜谢夫人托人传信,说北境有‘泰山玉女’的传说,或许能助你寻到剑心本源。”

远处传来四更鼓,声声催魂。蔡佳轩知道,这一别或许便是经年,建康城的朱门深院,容不得他这寒门子弟久留。他解下腰间钱袋,里面装着这些日子替人抄书攒的碎银,却被嘉馨一把按住:“带上这个。”她塞给他一卷竹简,“是我从家藏典籍里抄的《水经注》,北境水脉复杂,或许有用。”

卯时将至,朱雀门的城楼在晨曦中露出飞檐。蔡佳轩背着雄剑,腕间剑穗随风舞动,远远便见一辆青牛车停在柳树下,赶车的老汉冲他颔首——正是老道所言的青牛车。他回头望,建康城的晨雾里,嘉馨的身影若隐若现,素衣白裳,像一朵开在霜雪里的梅。

“公子可是蔡佳轩?”老汉忽然开口,声音竟似老道,“上车吧,北地的风,比金陵的冷,但人心,或许更热些。”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吱呀声响。蔡佳轩回头,见嘉馨举起雌剑,剑尖挑起一片柳叶,柳叶竟化作青鸾,振翅飞向他——这是他们昨夜新创的“青鸾传信”剑招。他微笑,握紧雄剑,剑鞘上的云雷纹与腕间穗子的九龙纹,在晨光中交相辉映。

车出朱雀门,前路漫漫。蔡佳轩展开嘉馨给的竹简,忽见卷末画着一只展翅的青鸾,旁边小字:“无论何时,雌剑鸣,雄剑应。”他忽然明白,这一去,不是离别,是赴一场与命运的约——携剑北上,斩尽人间不平,终有一日,青衫仗剑归,朱门不再闭。

青牛车消失在晨雾中,建康城的钟声响起,惊起栖在城楼上的寒鸦。王嘉馨望着车影,手抚雌剑,剑穗上的金丝忽然发烫——那是雄剑过了长江的感应。她转身,朝乌衣巷走去,腰间玉佩轻响,像在催促她,去面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