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纸板厂,这个承载着岁月沧桑与工业记忆的乡镇老牌企业,终于在万众瞩目中迎来了它的新生。一切看起来都欣欣然的样子,而启航的舵手竟然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早上,典礼的礼炮轰鸣,彩带飘扬,如同绚烂的烟火,照亮了每一位员工心中那抹不灭的希望之光。随着开业典礼的圆满落幕,人群渐渐散去,但那份热闹与喜庆却仿佛凝固在了空气中,久久不散。
员工们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脚步轻快地回到各自熟悉的岗位,还是原来的厂址,只是管理层换了,名字也换了。许氏纸板厂就如同一台沉睡已久的机器,被重新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开始轰鸣着运转起来。
在这变革的时刻,老品牌大企业的底蕴与韧性显露无遗。尽管人事更迭,风云变幻,但只要那份对员工的关怀与尊重不曾改变,企业的根与魂便得以延续。
许振峰这位新任的掌舵人,以他的智慧与魄力,仅用300多万补全了全部员工两个月的欠薪,解决了燃眉之急。如此一来,不仅巧妙地补足了员工们翘首以盼的薪资空缺,更是暖了人心,也留住了厂里员工的心。
这不仅是一场金钱的交易,花钱解决问题;更是对人心的一次深情抚慰,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诠释。
于是,奇迹般地,那些曾因生计而忧虑重重的脸庞,此刻被笑容所取代。员工们的生产积极性如春水般涌动,不可遏止。
开业当天,生产线便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机器轰鸣,纸板翻飞,每一道工序都流淌着汗水与希望的交响曲。
纸板厂的员工们,口中不断念叨着许振峰的名字,夸赞他有担当,是个好老板……这份由衷的认可,比任何奖杯都要来得沉重而珍贵。让许振峰的个人威望,在厂子里瞬间就飙升。不再有人在意他就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黄口小儿,每个人都认可了他的领导者的地位。
许氏纸板厂,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正以崭新的姿态,重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以及许振峰那份对事业的执着与对员工的深情厚谊。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许氏纸板厂正扬帆起航,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进发。
许振峰开业的这一天,只恨自己没有多几个分身,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处理不完的业务。
尽管厂子刚刚恢复生产,没想到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复工复产的**有那么强。当天开业典礼之后,就开始恢复生产了。
当初专案组来抓人的时候,毕竟只是抓了黄氏纸板厂的管理层而已,厂子里的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一个都没有动,生产班底得以保全,恢复生产也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很多工友们,因为被拖欠的工资失而复得,这原本就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更没想到,还是被一个他们看不起的许振峰给解决了。所以,生产积极性这一方面自不用说,比之前还要更加高涨一些。
当然,许氏纸板厂刚刚开业,许振峰还没有接到新订单,如今开工复产,主要还是完成黄氏纸板厂未完成的订单。
只可惜,这些订单都已经被黄秋胜拿走了订金,利润尽管所剩无几,但货款的大头还在后边。
许振峰在与厂里的骨干们协商后,决定继续完成订单,尽管除去被黄秋胜拿走的订金后,利润变薄了很多,甚至有些订单扣除了订金后就不赚钱了,但毕竟绝大多数的订单还是有利润空间的。
厂里有些人觉得这个许振峰有点傻,新厂开业,有一些历史遗留了问题,他完全有理由拒绝继续完成订单,也没有必要去承担由此带来的任何后果。
说句不好听的,商业订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黄氏纸板厂已经倒塌,订单自然就失效了。有责任问题,找黄秋胜,许振峰完全可以抽身不管。
在这些人看来,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审视许振峰的此番举动,都会觉得他做了一笔亏本买卖。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人的眼里只有钱,只有看得见的利益,而看不到这些订单背后所蕴含的无形价值是远远超过了他所付出的生产成本的。
就像许振峰付给员工的300 万工资,在别人眼里,这300万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其背后所产生的价值却是无形的,由此稳住了许氏纸板厂的基本盘,最终能够产生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通过续单,许振峰成功地保住了那些长期合作的客户群体;与此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升了许氏纸板厂在市场中的声誉和口碑。
事实上,对于自身的形象和声誉,经历过前世的信息大爆炸和财富膨胀期,许振峰知道一个人和一家企业的这些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所以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
毕竟,在前世的人生历程中,许振峰身边有太多别人的兴衰荣辱,都是因为信誉破产后而变得一败涂地。这也让他深刻领悟到一个人拥有良好信誉的重要性。
因此,哪怕让自己承受亏损,许振峰也绝对不会轻易毁掉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商业信誉。这种信念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骨髓之中,成为他行事为人的准则。
在生意场上,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就总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然而,如果一旦遭遇了严重的信誉危机,那么想要再次翻身可就绝非易事了。届时,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来修复受损的形象,而且最终能否成功东山再起恐怕也是个未知数。所以,对于许振峰来说,保护好自己的商誉,始终都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事情。
许振峰找到他最信任的许安杰和许四平,三个人协商的结果,要想完成这些订单的话,需要差不多十天的时间。
许振峰尽管内心有些着急,离双十一只有100天的时间。许氏纸板厂能不能一炮而红,在业界占有一席之地,不是一个盛大的开业庆典就能够决定的。后期的运营才是关键,这需要谋划。
只要许振峰想做一件事,跟商业运营有关的,在他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有一份详细的规划,这已经是他二十多年商海沉浮积累下来的能力和习惯。
如今,经过一番运作之后,把许氏纸板厂的名声打响的第一步,如今已经在背后发酵,拿到大订单他有信心,而且他还有时间。
如今最关键的就是产量的问题,许振峰是知道这一年的双十一到底有多么震撼。如果都知道其震撼程度,很多人都开始已经准备好了,许振峰这个时候才开始起步,想要分一杯羹,那就不容易了。
这个时候,如果只是为了赚几十或几百万的,许振峰已经没有任何兴趣。倒不如直接把钱全都放在股市里,他有信心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保底将个人资产翻30-50倍,甚至更多。
以他目前手里持有的差不多3亿的启动资金量,如果是按正常的模式发展,又没有团队合作之下,预计一轮牛市过后,许振峰到2015年6月个人资产能很轻松的来到100-150亿,顶格也就是150亿。这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可如今,许振峰是带着作弊机过来的,如果还是这样的模式,那他就白白浪费这一次重生的机会。他是要过来颠覆这个世界和所有人的认知的。
当然,许振峰不愿意这么单纯靠股市积累财富,更何况有他这么一个蝴蝶效应的存在,最终股市能不能达到预期,还是一个未知数。绝对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许振峰的目标还是想要立足于长远,这一轮的纸板厂最大的商机就在于做各种包装盒,利用双十一的契机,让许氏纸板厂走出去,给自己的商业帝国埋下一个长期的提款机。在许振峰看来,这家纸板厂充其量就是几十个亿的体量,尽管肉不大,却很香。这是他重生以来的第一家实业,备好珍惜。
只要这一轮做得好,纸板箱打开销路,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创造一个商业奇迹,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许振峰脑海里谋划着,纸板厂这一轮如果能爆发起来,滚动到年底预计能有10-20个亿的收益。而这一轮牛市,实际上也要到十月以后才真正狂飙起来。
在此之前,许振峰知道还有些机会可以把握,这时候双管齐下,他启动资金的池子会更大,这轮牛市保底就是150个亿,上限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前世这一轮牛市,他和几个发小一路秋风扫落叶,创造了千亿收益的神话,有这样的资金量,来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才能更快速,也更稳健。
对于这轮牛市行情,许振峰了然于胸。
第一波:2014年7-10月,上证涨18.2%,深成指涨12.1%,创业板涨7.7%。权重股领涨,主要是银行、两桶油、铁路等;
第二波:2014年10月-2015年1月,上证涨32.6%,深成指涨35.5%,创业板11.1%。券商行情为主,着名的东财,也就是抓的第三只牛股!
第三波:2015年1月-2015年4月,上证涨38.3%,深成指涨32.8%,创业板涨70.1%。创业板行情为主,这也是许振峰前一世真正奠定江湖地位的一战!
第四波:2015年4月-2015年6月,上证涨16.3%,深成指涨22.1%,创业板涨36.4%。依然是创业板行情!许振峰已经开始打枪地不要,悄悄撤退了。
因为这一波牛市,让前一世的许振峰财富第一次突破一千亿,成为全国着名的投资第一人,号称“华国股神”。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才从金融转战实体,打造出了属于他的“振峰集团”。
但是,这一世的许振峰不打算只投资金融,他要两个轮子转动,先打造属于他的纸板帝国。然后再转战广市,投资实体,重新规划自己的商业版图,打造更加稳固的商业帝国——振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