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首富恶毒前妻后,我在八零躺赢 > 第10章 做个体户,多俗气呀!

陈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现在天气热,要把死鱼赶紧卖出去,不然很快就会变质。

按照之前的打算,准备卖出三毛钱一斤的低价,甚至是一毛钱一斤的价格。

那还不如把那些鱼自己加工一下,看大家都很喜欢吃鱼罐头,和鱼丸鱼豆腐。

就把那些死鱼加工好,拿到外面摆摊去卖。

地点都想好了,各个学校门口,国营厂子门口,还有电影院门口,弄个小吃摊,流动性也强。

一罐鱼罐头卖三元钱,一碗鱼丸子和鱼豆腐汤,卖上五毛钱一碗。

至于要买鱼丸和鱼豆腐成品的,一斤卖一元钱,陈莹算过账,一斤鱼肉大概能做三四斤鱼丸和鱼豆腐。

要是消费者吃了鱼丸汤喜欢,那是很愿意掏一元钱买成品的。

汤里才几个鱼丸,满满一大碗,里面有汤汤水水,再放点菜叶子点缀。

现在市场价,活鲤鱼一斤一元钱,草鱼也差不多是这价。

这么一加工,虽然是死鱼,卖的钱不比活鱼少。

陈莹条理清晰,把账算得明明白白。

周兆辉听得认真,他媳妇儿太有想法了,之前她是故意表现得胸大无脑吧!

陈莹要知道男主的想法,一定会说你想多了,真实的原主就那个德行,现在你面前的是换了芯子的陈莹。

周晓月咽下嘴里的鱼丸,打断了陈莹的侃侃而谈。

“那不是做个体户吗?每天数着毛票,多俗气呀!”

周晓月撇嘴,她哥哥以前有自己的养鱼场,是厂长,来她家谈生意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现在要她哥哥推着个流动小车满大街跑去做个体户。

想想那个场面,简直就是噩梦。

魏红梅也觉得不太好,这年头,干部最体面,贫下中农最光荣,成分最好,周家就是贫下中农。

资本主义是要被批斗的,儿子有本事,自己搞养殖业,成了低调的万元户,鱼厂没出事之前,养的鱼都有固定的销路。

根本不用多操心,现在真推着小车做个体户,魏红梅心里也觉得丢人。

想到家里的糟心事,魏红梅心里默默问候了梁海家的十八辈祖宗,要不是那个白眼狼,他们家也不会落魄。

之前摆摊卖鱼,还有眼红怪举报他们家投机倒把,当时花了不少钱走动,才把那要命的帽子摘下去,现在真的做个体户?

陈莹嘴角抽搐,小姑子这是被家里人保护得太好,还没过啥苦日子,要没有周兆辉和周家父母在前面撑着,周晓月马上就会从小仙女变得俗不可耐!

周文山脸色也不太好,他这几天在外面摆摊卖鱼,干的不就是个体户的买卖,女儿这话何尝不是在他心窝上捅刀子。

陈莹看向周兆辉,想听听他的想法,周兆辉之前是牛掰的万元户,现在就看他能不能舍得下面子,去做个体户喽,如果这时候,男人还拉不下面子,当她刚才的话没说。

好在男主没有让她失望。

“我觉得莹莹的点子很好,我举双手赞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个体户也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不低人一等,晓月,你思想觉悟低了。”

陈莹莞尔,果然是男主,思想觉悟就是高。

都快吃不上饭了,谁还在乎面子。

再说那么多死鱼,不想办法赶紧卖出去,眼巴巴看着变质吗?

周晓月也就是小姑子,要是她亲妹妹,陈莹一定会好好教育她一顿。

周兆辉在这个家说话是很有分量的,之前凭着他自己的本事,当了万元户,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大家都很听他的话。

周父周母更不会在周兆辉面前耍长辈的威风。

儿子的话,周文山听着舒服,个体户咋了,兜里揣着大团结,谁瞧不起谁还不一定呢?

周兆辉发话,周晓月不敢说话了,魏红梅之前的一点儿别扭也消失殆尽。

当务之急要把那些死鱼赶紧卖出去。

想到要搬去乡下,魏红梅又有些担忧,“可是这一两天我们就要搬到乡下,到时候卖东西也不方便呀?”

愁呀,城里房子是不能住了。

乡下到省城要折腾大半天,还没有直达的班车,得先坐车到县城,再坐班车到镇上,最后还要走五公里才到她们老家农村。

周兆辉老家是冀北省一个贫困的山村,叫榆树村,为啥叫榆树村,因为村里有一棵大榆树,那棵老榆树解放前就有了,听村里人说,那大榆树至少有两三百岁。

周兆辉小时候还和小伙伴上大榆树上掏鸟蛋呢?

周家人是榆树村混得最好的,偶尔回老家,乡里乡亲谁不是捧着,魏红梅也很得意,之前回老家,那是避暑享受生活。

现在倒好,家里落魄了,城里的小洋房要抵债,灰溜溜回到乡下,村里那些长舌妇还不知道在背后会怎么编排她家。

想想就头疼。

这倒是个问题,周母说完后,一家人脸色凝重。

鱼厂离着市区不远,回到乡下,卖鱼也不方便。

总不能把那些死鱼都拉回乡下卖,别逗了,这年头,农村人卖点山货,也是从乡下起大早到城里卖,地里刨食的乡下人,哪有闲钱买东西。

这些死鱼别说卖三毛钱一斤,就是卖一毛钱一斤,农村人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舍得拿钱买条鱼吃。

至于陈莹加工的鱼罐头,鱼豆腐和鱼丸子,在农村更没有市场。

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兜里的每一分钱都有大用处,一分钱恨不得掰开花。

能让农村人掏出钱来的,也就是油盐酱醋,买种子化肥,还有小孩上学的钱。

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很多人舍不得买药,都是硬扛着。

乡下人也很少换新衣服,一件衣服穿的补丁落补丁,别说现在是八十年代,就算再过四十年,最穷的还是农民。

如此艰难的市场条件,还是不要去做无用功了。

就算把你的鱼丸鱼豆腐说得天花乱坠,人家兜里没钱,也买不了呀?

那还不如在城里租房子,农村人没钱,城里人有钱呀。

夫妻俩显然想到了一起,两人对视一眼,陈莹一开口,又把周家其他人惊了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