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1章 乾符元年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第1章 乾符元年

作者:身无分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9:15 来源:小说旗

【脑子寄存处】

(非系统文,智商在线,不无脑)

(不好看可以骂我,请千万不要划走,你说是吧,彦祖)

“乾符元年,河南大水,自淮至海,庐舍漂流,田稼无收。”——《旧唐书·僖宗本纪》

这世道,黎庶的生计如风中残烛。

自懿宗末年起,短短数载,水旱蝗灾如汹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寻常百姓被折磨得苦不堪言。即便曾繁华无比的东都洛阳,也未能逃过这灾祸的魔掌。

咸通十四年,新皇僖宗登基,河南大地便被洪水无情吞没,万顷良田化作一片汪洋,无数房屋轰然倒塌,百姓们只能在洪水中绝望呼救,眼睁睁看着亲人被洪流卷走,却无能为力。

乾符元年,遮天蔽日的蝗虫接踵而至,所过之处,庄稼被啃噬殆尽,颗粒无存。

在洪水退去后满是淤泥的田野边,一群灾民拖家带口,神情麻木,仿若行尸走肉,脚步虚浮地朝着未知的前方缓缓挪动。

李逸风,身为大唐皇室宗蕃支脉宗亲,曾经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连年的灾祸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如今,他只能带着一家老小,裹挟在这浩浩荡荡的逃荒队伍之中,往昔的尊贵与荣耀早已如梦幻泡影,消散得无影无踪。

去年,汹涌的洪水瞬间吞噬了李逸风的儿子,连尸体都未能寻回。他望着洪水退去的方向,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心中满是悲痛和无奈。

今年,妻子又因染病无钱医治,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悄然离世。李逸风紧紧握着妻子逐渐冰冷的手,仰天悲叹,却无法阻止命运的残酷。

就在几天前,一家人在一处废弃破庙的阴暗角落,幸运地发现了一小袋发霉的糙米。

那糙米煮成粥,全家省吃俭用,也仅仅支撑了两天。

全家上下都心疼幼子李佑,让他多喝了些粥,可谁能料到,李佑竟因此积食,上吐下泻,整个人虚弱得只剩一口气,生命垂危。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一家人在荒野中停下,准备就地露宿。李逸风带着女儿李瑶,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到周边寻找可以遮风挡雨的材料和干柴。儿媳孙氏,则守在一旁,满脸忧虑地照顾着病中的李佑。

“佑儿,再忍忍,等阿爷和姑姑回来,就有办法了。”孙氏轻声哄着,眼眶却早已被泪水浸湿。

李佑躺在床上,双眼无神,气息微弱地说:“娘,我难受。”

“快好了,快好了。”孙氏强忍着泪水,心里比谁都清楚,孩子这是病入膏肓,可她却毫无办法,只能在心底默默祈祷。

过了好一会儿,李佑突然一阵抽搐,随后便没了动静。孙氏惊恐地呼喊:“佑儿,佑儿!”然而,回应她的只有死寂般的沉默,李佑再也没有了任何声响。

全家早已断粮多日,如今只能煮些苦涩难咽的野菜,就着浑浊不堪的雨水,勉强咽下,以维持生命。便是野菜,也得费好大的劲,才能挖到些许。一家人个个面黄肌瘦,身体浮肿得厉害,仿佛被抽干了生机。

他家的情况还算好,只是浮肿而已。有些灾民饿到极致,身上的脂肪和肌肉都已消耗殆尽,瘦得皮包骨头,形如鬼魅。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李逸风穿着一件破旧不堪、满是补丁的麻衣,望着夜空,低声呢喃:“巍巍大唐,盛世不再,乱象丛生,国将何往?我辈皇室宗亲,竟也落得如此下场,又能如何?如何啊!”

李逸风虽出身皇室宗亲,但这些年灾祸不断,为了给家人治病,他四处借高利贷。最终,人财两空,还背上了巨额债务,无奈之下,只能卖掉仅有的几亩薄田抵债。

一开始,还能向邻里和亲戚借些钱粮,可时间一长,谁也承受不起。在旁人眼中,李逸风就像个瘟神,大家都对他避之不及。

又过了一日,逃荒的队伍艰难地来到了郑州,远远便能望见那高大巍峨的城墙。城门口,有城中官绅富户设棚施粥。李逸风一家赶忙排队,满心期待能喝上一口热粥,缓解一下腹中的饥饿。

可是,仅施粥百来碗,就有管事的大声叫嚷:“今日粥已发完,明日再来!”

粥棚前瞬间哭声一片,有些灾民上前理论,却被家丁打得头破血流,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河南一片汪洋,数十万灾民聚集在洛阳和郑州周边。就算朝廷有心赈灾,可层层盘剥之下,到百姓手中的物资少之又少。郑州这边每天施粥百来碗,不过是做做样子,仅有的那点赈灾钱粮早被各级官员中饱私囊。

突然,一行人骑着高头大马,气势汹汹地疾驰而来。为首的大声喊道:“我家老爷要买婢女,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容貌秀丽者,值绢五匹!”

有女儿的灾民纷纷围拢过去询问,接着拉着女儿到附近的水坑边洗脸,期望能卖个好价钱,换些粮食活命。

年方十七的李瑶,瞧着瘦骨嶙峋、被饥饿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家人,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她强忍着内心的悲戚与不舍,扑通一声跪在父亲李逸风和孙氏面前,声音带着颤抖和决绝:

“爹,嫂嫂,咱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把我卖了吧,换五匹绢,买点粮食,一家人还能活下去。女儿不想看着大家被饿死,只要能救这个家,让我做什么都行。”

李逸风和孙氏,都默默低下头,一言不发,心中满是无奈和痛苦。

李瑶挤出一丝笑容,故作轻松地说:“横竖都是死,把我卖到大户人家,哪怕做仆人,好歹能活下去。”

孙氏长叹一声,眼眶泛红,泪水在其中打转,满是担忧与不舍。

她疾步上前,一把拉住李瑶的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阿瑶,我的好妹妹,这哪是什么正经买仆人!这些人分明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人口贩子,你若跟他们去,往后的日子可就完了,那就是实打实的火坑啊,嫂嫂我怎么忍心让你去遭那份罪!”

李逸风咬咬牙,神情悲愤:“我李家身为皇室宗蕃,世代尊贵,便是全家饿死……”

“爹,弟弟已经没了,李家不能断了香火,”李瑶仰起头,泪流满面地恳求道,“爹,嫂嫂,就当是给我一条活路,我也不想饿死啊。”

李逸风望向昏迷不醒的孙子,知道他再不吃东西,必死无疑。

许久,李逸风转身,望着天边如血的残阳,闭眼落下两行老泪,无力地挥挥手说:“去吧。”

孙氏含泪拉着李瑶的手,哽咽着说:“阿瑶,嫂嫂给你梳洗。”

年仅六岁的小孙女李萱,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似懂非懂,眼神中满是迷茫。

水坑里的水浑浊不堪,但姑嫂俩还是仔细地洗净李瑶的脸。李瑶面容清秀,虽因饥饿略显憔悴,却仍难掩几分姿色。

却听那人口贩子喊道:“不收了,不收了,婢女已经收够了。”

孙氏猛地松了口气,不用卖李瑶了,可一想到全家还是没有吃食,又陷入了绝望的深渊,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李瑶走上前去,对人口贩子说:“我识字。”

人口贩子头子闻言,上下打量了李瑶一番,点头道:“倒是个伶俐模样。”

李瑶又说:“我乃皇室宗蕃之后,祖上世代荣耀。”

“还是个出身不凡的。”人口贩子来了兴致,眼中闪过一丝贪婪。

李瑶接着说:“我值绢十匹。”

“哈哈,十匹绢?这年月,便是官宦千金,最多也就值绢七匹。”人口贩子扔出六匹绢,都是普通的粗绢,一匹绢换些粮食,勉强能让一家人吃上几天。

李瑶没有再争辩,她解开绢包,看着粗糙的绢布,挤出笑容对孙氏说:“嫂嫂,我走了,你和爹爹要保重。”

“阿瑶,你自己也要千万小心。”孙氏抹着眼泪,千叮万嘱道。

人口贩子带着李瑶离去,孙氏拖着六匹绢去找李逸风。六岁的李萱这才反应过来,哭喊道:“姑姑,姑姑,我要姑姑!”

孙氏满脸哀伤,哄着小女儿说:“萱儿乖,姑姑去过好日子了,姑姑是去过好日子的。”

“我要姑姑,我要姑姑!”李萱依旧哭闹不止,声音里充满了无助。

李逸风看着地上的六匹绢,又看看哭闹的小孙女,悲从心来,蹲在地上痛哭起来。

突然,孙氏拿起一把破旧的菜刀,像护雏的母鸡般,恶狠狠地吼道:“你们想干什么?滚,都给我滚!”

原来是一群灾民,盯上了他们的绢布,正虎视眈眈地围过来。其他卖女换绢的灾民,要是没有家人或同乡护着,大多也被周围的灾民围住。饿极了的人,连人都敢吃,更别说杀人抢绢了。

李逸风顾不上悲痛,抄起一根木棍,想要拼命护住全家的救命绢。

“哒哒,哒哒哒……”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由远及近,骑马的人都手持兵器。

数千灾民惊恐地站在原地,马队很快就到了跟前。一人皱眉问道:“不是说今天要施粥吗?”

无人应答。

那人翻身下马,抓住一个灾民问道:“施粥地在哪里?”灾民吓得结结巴巴地回答:“已经没了。”

“他娘的,这还没到晌午,怎么可能就没了?糊弄谁呢!”那人大怒,一脚将灾民踢倒在地。

另一个骑马的人说:“大哥,咱不能白跑一趟,看看这些穷鬼身上还有没有值钱的东西。”

这些人是马贼,听说郑州城外要施粥,就赶来抢粮。他们不敢冲进郑州城,但在城外抢劫灾民,却是毫无顾忌,反正驻守郑州的官兵也都是些贪生怕死之徒。

“什么味儿?”

“那边有人煮东西!”

几个马贼闻声冲过去,抢走了灾民卖女换来的绢布。灾民想要反抗,却被马贼挥刀砍倒,鲜血染红了土地。

又有马贼大喊:“谁还有值钱的,统统交出来!”

“快跑啊!”

见有人被杀,附近的灾民惊恐万分,纷纷逃命。

离得远的,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跟着跑准没错。片刻之间,恐惧迅速蔓延,数千灾民乱作一团,四处逃窜。

马贼专挑背着包裹的人,不管里面装着什么,先抢了再说。

李逸风背起昏迷的孙子,自己拿起两匹绢,让孙氏拿四匹绢,护着小孙女惊慌逃窜。

“啊!”

身后传来孙氏的惨叫,李逸风连忙回头。

只见孙氏已倒在血泊中,绢布被马贼抢走。他目眦欲裂,放下孙子,双眼通红地吼道:“恶贼,我跟你们拼了!”

孙氏忍着剧痛喊道:“爹,别管我,快跑,快跑!”

两条腿哪跑得过四条腿,李逸风知道难以逃脱,但还是抄起木棍冲了上去:“恶贼,拿命来!”

马贼冷笑一声,一脚将李逸风踹倒。

李逸风挣扎着爬起来,马贼一刀劈下,接着又狠狠补了几刀,李逸风倒在血泊中,没了气息。

“爷爷,爷爷!”

李萱扑过去,拼命摇晃着李逸风的身体。

“真吵。”马贼举刀欲砍。

另一个马贼拦住道:“老七,够了,连个小女娃都杀?抢东西要紧。”

马贼这才收起刀,抓起六匹绢,绑在马背上,继续四处抢劫。

眨眼间,数千灾民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数百具尸体。有些是被马贼杀死的,更多的则是死于互相踩踏。还有些灾民,早已饿得奄奄一息,根本没力气逃跑,只能躺在原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郑州城北门,有一座简易搭建的木桥。

守桥的官兵,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一人上前救助。

不仅如此,他们还挥舞着兵器,杀死任何试图过桥的灾民。在他们眼中,无论是灾民还是马贼,都是郑州城的大麻烦!

李萱的嗓子都哭哑了,可爷爷和孙氏还是没有回应。她知道,爷爷和孙氏睡着了,就像一个月前大哥和弟弟睡着后再也没醒来一样。

小姑娘饿得头晕眼花,茫然地站在原地。

不知过了多久,李萱走向附近的尸体。那里有一堆火还未熄灭,一个破锅里有些煮好的野菜,地上也散落着一些米粒。她小心翼翼地把沾着血的米粒,拨进锅里。

李萱学着孙氏的样子,找来几个破碗,盛了些雨水,跪在地上,等着把“粥”煮开。

也不知煮没煮熟,李萱实在忍不住了,她一边抽泣,一边咽着口水,伸手去端锅。

“啊!”

小姑娘的双手被烫起了水泡,可她忍着剧痛,没有把锅扔掉,而是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

然后,她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爷爷和孙氏的尸体,一直站到“粥”都凉了,都没有回过神。

突然,李萱捧起锅,走到爷爷身边,摇着他的尸体说:“阿爷,别睡了。起来喝粥,喝了粥就不饿了。”

阿爷没有回应。

她又去摇孙氏的尸体:“阿娘,喝粥,喝了粥就不饿了。阿娘,快起来喝粥啊……呜呜,哇哇哇……”

一股巨大的恐惧袭来,小姑娘放声大哭。

渐渐地,她哭得没了力气。

“水,水,好渴……”

小姑娘扭头一看,原来是李佑在艰难地说话。她擦掉眼泪,欣喜地跑过去:“二哥,二哥,快起来喝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