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29章 严师出高徒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第29章 严师出高徒

作者:身无分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9:15 来源:小说旗

下午第一堂课,是温习背诵上午所讲经义,有什么弄不明白的可以请教老师。

众学童摇头晃脑,看似在认真背书,其实是趁机聊天耍乐。

张守义拄着拐杖来回走动,眯着近视眼观察情况。他来到李佑面前,突然弯腰凑近脑袋,仔细看了半天,问道:“新来的?”

“新来的。”李佑回答。

张守义见桌上啥都没有,又问:“你的书本笔墨呢?”

李佑说道:“还未去领。”

“做学童没有书本笔墨,就似那农夫没有锄头,就似那士卒没有刀剑,”张守义气得吹胡子瞪眼,呵斥道,“还不快去领取!”

“先生教训得是。”李佑立即说道。

苏如鹤也跟着站起:“先生,我帮他去领。”

“坐下,他自己没长腿吗?”张守义对苏如鹤没啥好印象。

“哦。”苏如鹤坐回座位,摇头晃脑背书,心里想的却是李佑讲的石猴故事。

李佑很快来到藏书阁,这里都是些浅显书籍,真正的好书已搬去清风书院。

“先生,我是新来的学童,想要领取书本笔墨。”

“学牌呢?”

李佑掏出自己的学生证。

眼前是一个年轻人,多半出身苏氏家奴,暂时在私塾担任校工。若通过考核,就能升级为助教,专门为孩童们讲解蒙学(学前课程)。

校工瞥了眼李佑的学牌,便拿出一套文房四宝,还给了四书课本和少许草纸。

仿照官学规矩,清风私塾也有两种学生。

一种是正学生,交齐了学费,享受全套待遇。

一种是附学生,免费听课,仅此而已。

在正学生当中,又分本家子弟和外姓子弟。苏氏本家学童,可免费领取学习用品,可免费在学校吃住。

书童苏爽,贫寒学子徐庆,都属于旁听授课的附学生。

而李佑手里的学牌,却跟苏氏本家子弟一样,这是极为特殊的优等生待遇!

贫寒学子徐庆,若能顺利考取童生,并且获得老师举荐,也能从附学生转为正学生,并获得李佑此刻享有的优待。到那个时候,徐庆将在清风书院吃住免费,每月领取一定数量的墨锭和草纸。

校工敲敲册子:“清点好了就签字。”

李佑仔细比对物品清单,签字道:“多谢先生。”

校工瞧了一眼李佑的姓氏,收起册子说:“获得苏家资助不易,你要好生读书。”

“学生谨记。”李佑把东西打包带走。

他现在的身份状态,有些类似“薛定谔的猫”。雇工没有当成,被迫签了收养契约,名义上属于苏皓的养子。

但是,这份收养契约,按例没去官府报备。他跟小妹的户口,既不在苏氏户籍正册,也不在苏氏户籍副册。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性质极为恶劣,即托庇于士绅大族的隐匿人口!

一旦哪天发生意外,苏家可以立即拿出契约,火速前往官府进行报备,让收养关系受到法律保护——这样既能不给官府交税,又能随时阻止家奴跳反。

朝廷也不是傻子,天宝年间专门出台文件,规定收养(生效)时间较短的养子(家奴),一律按照雇工身份进行界定,如此就可避免大族长期隐匿人口。

可法律是死的,地方官吏是活的,完全成了一纸空文。

若李佑表现得特别优秀,苏皓可以进行操作,让他以义子身份参加科举。名字肯定要改成苏佑,否则身份不被考官认可。但今后考上举人、进士,名字又可以改回来,以世侄的身份做官,融入苏家的社会关系网。

对李佑而言,对苏氏而言,都是不亏本的买卖。

可惜,李佑就没想过走科举之路,他只是拖延时间到自己长大。

抱着书本笔墨回教室,李佑刚刚坐定,就被张守义叫过去训话。

“名字。”张守义问。

李佑回答:“李佑,佑护之佑。”

既然不姓苏,又能领书本,那就是苏家资助的优等生。

张守义稍微重视起来,表情也变得和蔼,问道:“四书学到哪了?”

李佑回答:“囫囵读过,只背得少数篇幅。”

张守义告诫道:“读书不求甚解,那是学有所成之后的事。便如那百尺高楼,你当打好地基,否则便如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堂下学童,我已教到《论语》,你要赶紧把《大学》补上,如此才能跟得上功课。”

“先生教诲得是。”李佑说道。

张守义说:“趁着堂下学童背书,我来给你讲《大学》经义,你把自己的课本取来。”

这是要单独补课了,看样子是个好老师。

李佑取来课本。

张守义问:“可会诵读?”

“会。”李佑说。张守义道:“把前几段读出来。”

李佑立即抱着书朗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读了几段,张守义突然叫停,问道:“可知何意?”

李佑觑了两眼孔颖达的注释,思考回答道:“大学是大人的学问。何谓大人?洗去后天蒙昧,明白先天道理。欲明白道理,当时时自新,洗去旧染污秽,革除自身恶习,以达至真至善之境……”

“解得虽不透彻,却也没有太大错误,”张守义对李佑非常满意,说道,“大学之大,古音为太,大学即太学。明德是根本,新民是手段。自孔颖达以来,对新民多有解释,不同流派也各有见解,但你现在不用去知道太多。再说止于至善,不是说至善便是终点,至善只是一个开端。你要去做,要去实践,不能空谈,如此方得始终。只会空谈之人,道德先生而已,不是真正的大人……”

李佑一边听着讲解,一边看孔颖达的注释,发现眼前这老学究肚子里真有货!

张守义并非完全照本宣科,有时还特意提醒,说某处可另行理解,只不过暂时不用去管。

师生两人,一讲一听。

李佑偶尔提问,皆问到关键处,因此张守义讲得也很舒服。

“当当当当当!”

不知过了多久,放学钟声响起。

张守义顿时惊醒:“糟糕,讲过时辰了!”

下午的课,温习背诵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是要讲解辞章的。根据教学进度,可以讲诗歌,可以讲对联,可以讲古文,也可以讲试贴。

谁知给李佑补课太过投入,张守义竟然忘记时间,将下午的辞章课给弄没了。

“咳咳!”

张守义咳嗽两声,朗声说道:“今日便如此,放学了。”

全班兴奋高呼,恨不得天天这样,只怨李佑怎没早来,他们就可以轻松混日子了。

张守义捋着胡子,对李佑越看越满意,问道:“你今年多大?”

“十岁,虚岁十一。”李佑说道。

“孺子可教也!”张守义非常高兴。

《大学》一书非常重要,很多深入道理,小孩子不可能懂,需要用一辈子去体悟。

但是,李佑所表现出的智慧,根本不像一个小孩子,这让张守义如获至宝,想要细心雕琢此等璞玉。

苏如鹤突然冲过来,拉着李佑说:“快讲那石猴后来怎样了,可还有什么神通?”

“混账!”

张守义厉声呵斥,用拐杖指着苏如鹤:“你自己顽劣也就罢了,不可污染李佑。想要学神通,回家读《神仙传》去!”

苏如鹤疑惑道:“先生,《神仙传》里也有石猴吗?那书我还没看过。”

“滚!”

张守义大怒,用拐杖猛敲桌案,吓得苏如鹤转身就逃。

就在此时,苏爽冲进教室,兴奋大喊:“少爷,寻到仙石来了!”

苏如鹤闻言,欣喜问道:“你去哪找的,现在才回来?”

苏爽说:“我到处跑了一下午,方圆几里都跑遍了,累得脚疼。”

“本少爷重重有赏,不会让你白费力气,”苏如鹤迫不及待道,“快随我去看五彩神石!”

张守义懒得管这两个蠢货,出声叫住徐庆:“你且留下。”

徐庆立即上前,正好摆脱纠缠者。

张守义拍出自己的腰牌,对李佑说:“去食堂取饭回来,一起吃饭听课。”

什么鬼,吃饭还要补课?

搞得跟科举备考一样。李佑快步跑去食堂,用两块牌子取来饭菜。

回到教室,其他学童都走了,只剩张守义、李佑、徐庆三人。

张守义对徐庆说:“下午耽搁了,我给你补讲诗词,我的饭菜你且分一半去。”

徐庆连忙拒绝:“先生好意,学生心领了……”

“榆木脑袋!”

不待徐庆说完,张守义就一戒尺打过去:“让你有骨气,不是让你迂腐。老师给饭都不吃,你索性去饿死算了!”

李佑笑道:“徐同学,长者赐,不敢辞。”

张守义顿时又高兴起来,教训徐庆说:“好生记住,就是这般道理,你要跟着李佑学习应变。”

徐庆连忙拱手:“学生受教了。”又给李佑行礼,“多谢阁下提点。”

三人坐下,捧碗吃饭。

张守义一手拿碗,一手用筷子指着书本:“今日讲绝句,律诗八句,绝句只其一半。绝者,截也。可截律诗首尾,可截律诗前半,可截……若按谱调,又分律绝、古绝和拗绝……”突然,张守义问李佑,“你可学过《切韵》?”

“囫囵学过一些。”李佑回答。

张守义皱眉:“你怎什么都是囫囵学过?今后不可糊弄,须得好生学习!”

李佑心中嘀咕:废话,就一私塾里了解的知识,随便知道点就行,难道我还把《切韵》都背下来?

对于顽劣学生,张守义基本不管。

可对于优等生,张守义严格得可怕,李佑已经被他盯上了。

此后时日,李佑仿佛重回高三备考时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