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5章 虱子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第5章 虱子

作者:身无分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9:15 来源:小说旗

夜幕低垂,狂风呼啸,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

李佑紧紧拉着妹妹,在郑州城内狼狈奔逃。城中虽有宵禁,但在这暴雨如瀑的天气里,一切禁令都成了摆设,更何况南北城墙早已塌了大片。

也不知跑了多久,终于寻到一处背风的屋檐。李佑抱紧小妹,躲在屋檐下,大口喘着粗气。

此时将近黎明,兄妹俩又累又困。李佑虽吃了些干粮,可长期营养不良,身体早已亏空。

昨夜雨夜突袭杀人,看似没费多大力气,实则那短暂的搏斗已让他几乎体力耗尽。能从城外逃到城里,全靠一股顽强的意志在支撑。找到躲雨处后,尽管浑身湿透,李佑还是倒头昏睡过去。

次日正午,李佑才悠悠转醒。天空仍飘着细雨,淅淅沥沥,将郑州城笼罩在一片朦胧雨雾之中,宛如一幅水墨画。

可李佑哪有心思欣赏,兄妹俩身上的衣服被体热烘干,他们静静地等待着雨停。

李佑饥肠辘辘,冒着小雨买了些吃食,匆匆回到屋檐下。

填饱肚子后,百无聊赖,他掏出顺手拿来的篦子和梳子,笑着对妹妹说:“小妹,二哥给你梳头。”

“好呀,好呀!”李萱眼睛一亮,满心欢喜。

到底是小姑娘,靠坐在哥哥怀里,还有兴致伸手去接屋檐外的细雨,似乎暂时忘却了悲惨的遭遇。

篦子主要是用来刮掉头发间的头皮屑和虱子。

李萱多日没梳头,秀发被汗水黏结得板结在一起,好在昨晚淋了雨,稍微泡散了些。

李佑用细雨打湿手心,轻轻抹在小妹头发上,然后拿起篦子慢慢梳理。一些颗粒状的东西被刮了出来,有凝结的盐渍灰尘,有大量的头皮屑,还有几只吸饱了血的虱子。

李佑将虱子挑出来,逐个摁死,不一会儿地上就满是虱子的尸体。看着这些,李佑竟生出一种成就感,就像有洁癖的人把屋里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

整整篦了半个时辰,李佑把小妹头上的虱子清理干净,才拿起梳子正式梳头。

盘发髻?不会!做造型?不会!李佑只给妹妹梳了两条大辫子,编好后才发现中间的发线梳歪了。

李萱一直靠在哥哥怀里,篦虱子的时候很疼,可梳头时却十分舒服。她不由得闭上双眼尽情享受,仿佛回到了以前无忧无虑的日子。

感觉哥哥停止了动作,李萱问道:“二哥,梳好了吗?”

“梳好了。”李佑回答。

李萱探出头,用屋檐外地面的积水当镜子,照了好一会儿,摸着辫子开心地说:“二哥梳的辫子真好看!”

李佑说:“等雨停了,找个地方洗个澡,把身上的虱子也除掉。”

李萱站起来,拿起篦子说:“我也给二哥梳头。”

数月不曾下雨,一下起来却没完没了。到了下午,淅淅沥沥的小雨又变成了大雨,兄妹俩只能躲在屋檐下互相梳头、捉虱子打发时间。

小姑娘不知轻重,李佑的头发又板结得厉害,梳理时扯得他头皮一阵阵地疼。李佑一直忍着,不但没有出声阻止,反而惬意地闭上眼睛享受。

“哎呀,断了!”李萱惊呼。

李佑回头一看,顿时笑了起来,小妹竟然把篦齿梳断了,可见刚才用了多大的力气。“弄死它们!”李佑指挥道。

李萱立刻捏住篦子根部,把那些梳下来的虱子全部捏死。

李佑见状,不禁笑道:“哈哈,痛快!”

“咯咯咯咯!”李萱也拍着小手,跟着哥哥欢快地笑起来。

李佑扫了一眼小妹脚上的破布鞋,拿出昨夜顺手拿来的两双童鞋:“小妹,换上试试。”

李萱高兴地脱鞋换上,可惜都太大了,穿着不合脚,反倒是李佑穿着比较合适。李佑还是让妹妹穿上好鞋,再用布绳拴住固定,至少比原先磨破底的烂鞋强。

兄妹俩都穿上了新鞋,头发也梳理得整整齐齐,只是一身破烂衣服还像小乞丐。衣服,暂时不敢换,因为是上好的料子,怕穿上被人抢劫。

当天晚上,李佑哼唱着童谣哄妹妹睡觉。即便妹妹睡熟了,也把他抱得紧紧的,似乎是害怕失去最后一个亲人。李佑轻声叹息。

又过了一天,太阳终于出来了,这场暴雨足足下了一天两夜。李佑事先拿出些铜钱,去买干粮充饥,抢来的铜贯和首饰都不敢拿出来。来回路上,李佑暗暗观察着城市的情况。

唐末的郑州城,城墙环绕,城内布局规整。

城墙周长数里,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城东建有庙宇,城西设有祭坛,城南是热闹的街市,城北为官署所在。

历经发展,郑州城内集市众多,城外还有运河码头,往来商船络绎不绝。城中居民,多为世袭军户和军官,也有不少富商巨贾在此安家。

那些大官和富商的府邸,动辄占地几十上百亩,飞檐斗拱,气派非凡。城南有两处大水塘,是筑城时留下的,可直通城外的护城河。

如今也被权贵之家圈占,改造成园林湖泊,公子小姐们可以在其中尽情游玩嬉戏。

“闪开,闪开!”数匹骏马横冲直撞,贵公子们纵马狂奔,身后数十个家奴气喘吁吁地追赶。

数月干旱,又连续下了两天大雨,把这些纨绔子弟憋坏了,如今约好一起出来撒野。

李佑猛地把小妹拉开,兄妹俩差点被当街撞死。“呵呵!”看着眼前衣着光鲜的公子哥和他们的骏马,又想起城外饿成干尸般的饥民,李佑忍不住冷笑一声。

他们漫无目的地逛到南城墙,那里也塌了几十丈。

朝廷拿不出修缮的银子,竟任由郑州这个六雄州之一的重要城镇,南北城墙出现大缺口长达二十年之久!许多城砖被百姓捡去,但还零散地剩下一些。

李佑找来一块大青砖,拿出前日杀人的剪刀,抡起板砖就砸,用力锤击铆接处。

李萱蹲在旁边问:“二哥,你在做什么?”

“做武器防身。”李佑回答。“嘣!”锤了半天,铆钉终于断裂,剪刀被砸成两半,李佑累得气喘吁吁。

李佑将一半剪刀接到矛尖上,再用布条反复捆扎牢固,竹矛变成了铁矛!剩下的那一半剪刀,也用布条缠绕把手,成了一把匕首,有布条增加摩擦力,不怕杀人溅血时手滑。匕首藏进怀中,矛尖也用布包好,暂时不露出锋芒。

城内的治安,似乎比城外要好些。在正式南下之前,李佑都不打算出城,甚至想试着找份工作。他们在城东南找到一家小食肆,规模不大。

太高档的酒楼,肯定不会收身份不明的人,估计李佑刚走到门口就会被轰走。或许是兄妹俩不再蓬头垢面,所以即便衣着破烂,店小二也允许他们进去。

“身上有钱吗?你家大人呢?”店伙计询问。

李佑摆出十足的架势,先整理了一下衣襟,接着端正地拱手作揖,信口道:“跟您说,小子祖上是太宗皇帝的第16代玄孙。当年宣宗出征,先祖随驾,不幸在乱军中丧生。”

好家伙,一看这言行就知道不是来自底层,普通百姓哪有这样的家教和见识。

店伙计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好奇地问:“您……这是要吃饭?”

李佑叹了口气胡诌道:“小子家道中落,前来郑州投奔亲戚,可惜亲戚也过得艰难。我有一身宫廷厨艺,想自力更生,不知能否在贵店做厨子?”

为啥李佑首选当厨师谋生?因为他当大学生兵的时候,曾以新兵身份,成功入选军中最强兵种——炊事兵!新兵能进炊事班,那可是非常厉害的,意味着各项军事技能绝对过硬。

“你想留下做厨子?”店伙计打量了李佑一番,摇头说:“这我做不了主,你自己过去找掌柜吧。”

李佑带着妹妹,很快找到掌柜,又把刚才的说辞重复了一遍。

“你祖上真的是皇室宗蕃?”店掌柜不动声色地问。

李佑面不改色,一本正经地说:“千真万确。”

店掌柜想了想说:“若是皇室宗蕃,倒是可以留下来帮厨,等你再长大几岁就能掌勺。”

“多谢!”李佑高兴地说。

店掌柜又补充一句:“你说自己来郑州投亲戚,把你亲戚叫来做保。城外的保人不算,必须是城内的。”李佑瞬间傻眼。

在古代,各行各业都很看重保人。就连童生考秀才,都得有三个老秀才作保,以防考生谎报个人信息。而店铺招工,同样需要保人。

甚至给人做学徒,也得有三个保人出面,而且保人必须是本地清白人家。

一个来历不明的外地流民,冒充皇室宗蕃,想在郑州应聘雇工?做梦吧!

李佑依旧没有放弃,说道:“掌柜的,不如让小子做一道菜,您先尝尝味道如何?”

店掌柜似乎看出了什么,冷笑着挤出一个字:“滚!”

李佑不死心,又说:“掌柜的,我还会说书,要不我现在就说一段。且说东汉末年,洛阳城外有个桃花村……”

店掌柜已经完全把李佑当成骗子,大声喊道:“给我赶出去!”

店伙计立刻过来赶人,李佑只能赶紧溜走。又找了几家店铺,不管李佑怎么吹嘘,不管他想做什么工作,都必须满足一个前提:三个出身清白的本地人联合作保!

做工赚钱,看来是没希望了,只能另寻出路。那就即刻南下吧,赶在秋天到来之前,抵达相对温暖的南方,免得冬天留在郑州被活活冻死。当然,还有一件事情,眼下显得更为紧迫。

李佑来到一家药铺,问道:“掌柜的,你这儿可有外伤药?”

“哪种外伤?”掌柜反问。

李佑沉默片刻,选择实话实说:“肛裂……”

昨日便秘,撑破旧伤,血流如大姨夫串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